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临床医学 → 经验交流 → 正文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视网膜脱离术患者的健康教育与护理

http://www.cnophol.com 2009-11-2 10:42:49 中华眼科在线

  作者:林蓉 叶胜男 程静英

  【摘要】  目的  探讨视网膜脱离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方法  以6例视网膜脱离患者及家属为对象,通过护理人员对入院时、术前、术后3个不同时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系统性的教育,使患者增进健康知识,并使其行为向有利于健康的方向发展。结果  6例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视力恢复均较满意,且治疗期间未发生并发症。结论  健康教育的应用对视网膜脱离患者的康复起到了促进增效作用,提高了患者适应能力和生活质量,保证了手术的成功率,同时密切了护患关系。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健康教育;护理

  视网膜脱离为眼科常见而严重的致盲性疾病之一。其治疗手术复杂,要求精度高,时间相对较长,术后反应较重,并且易再次发生视网膜脱离。治疗的关键是封闭裂孔手术及手术前后的周密护理,对保证手术的成功和提高治愈率十分重要。2004年1~10月我院共收治视网膜脱离手术病人6例。随着医疗护理模式的改变,我们将健康教育的现代理念引入视网膜脱离患者的护理工作中[1],对促进患者术后康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现将其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6例6眼,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50~68岁。时间10~15天。脱离范围及裂孔:1个象限者4眼,裂孔1个,位于颞下方;2个象限者1眼,裂孔2个,位于后极部;3个象限者,裂孔1个位于颞上方。术前视力均<0.04,其中光感1例,眼前手动3例;眼前指数2例。

  1.2  手术方法  用直接检眼镜,联合巩膜压迫法,检查视网膜裂孔,裂孔定位后,经巩膜电凝(或冷凝)裂孔,放出视网膜下液,然后做巩膜外垫压术4眼,巩膜外垫压加环扎术2眼。

  2  健康教育方法

  2.1  入院心理教育  本病发病突然、发展快,由于视力突然下降,活动受到限制,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给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影响,患者常表现为悲哀、恐惧等不稳定情绪。责任护士应针对这些特点,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首先要做到热情接待患者,做好心理疏导,主动关心体贴、安慰和鼓励患者。并根据不同文化层次、不同的社会背景,向患者及家属宣传疾病知识,了解疾病预后,让他们了解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解除思想顾虑,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护理,从而取得满意的疗效。

  2.2  术前健康教育及护理

  2.2.1  术前体位指导  患者卧床休息,除必要检查外应避免活动,特别是眼球的活动,必要时可遮盖双眼,防止视网膜脱离进一步扩大而加重病情。根据裂孔位置,采取不同的体位,原则是使视网膜裂孔处于最低位。如裂孔位于上方者,取头低仰卧位;位于颞侧者取患侧卧位;位于下方者取头高半卧位;鼻侧者取健侧卧位。

  2.2.2  术前眼部检查  所有病人均应散瞳检查眼底,使用直接检眼镜,或用三面镜联合裂隙灯及眼球B超检查,进行裂孔定位,了解眼内情况是手术成功的必要前提。手术前1天做好个人的全身清洁卫生,如床上洗头、擦浴、更换干净衣裤等。手术当天做好手术眼的常规消毒,冲洗泪道、剪睫毛等,然后用无菌纱布遮盖术眼。术前用药:手术前0.5h肌肉注射0.1%苯巴比妥0.1g和0.5%阿托品0.5mg。

  2.3  术后健康教育及护理

  2.3.1  术后体位指导  术后体位以裂孔处于最高位为原则。术后绝对卧床7~10天。双眼加压包扎,除保持头部固定外,四肢可适当活动,以不使头部受震动为原则,尽量照顾患者身体舒适,绝对禁止有震动性的突发动作,如打喷嚏、咳嗽、大声说话。注意术后起床时间,如下方裂孔7天可下床进行轻微活动;上方裂孔10~14天方可下床活动;裂孔较大的上方裂孔或多个裂孔位于不同象限,或玻璃体条索牵引明显以及独眼的病人,卧床时间可适当延长。最初起床的动作和下床活动要轻,先坐起后下地在床周围活动。大小便需陪人协助,以防晕倒。术后不要做剧烈动作,不提重物,防止已经复位的视网膜再度脱离。

  2.3.2  术后病情和生命体征的观察  (1)术后应密切观察伤口出血及疼痛情况。若短时间内(1h内)包扎术眼的敷料全部被鲜血染湿(估计出血量在20ml以上),应立即报告医生,详细询问病人有无震动头部的动作,再进行相应的处理。若病人诉伤口疼痛,应估计疼痛的程度,酌情给予安慰,分散其注意力,必要时给予止痛剂,若伤口持续剧烈疼痛,超过术后24h,应考虑有无并发青光眼或眼内炎,并报告医生进行相应处理。(2)术后预防呕吐。出现呕吐时,要查明原因,按医嘱给予止吐剂,以防增高眼压,影响术眼康复。每4h测量一次生命体征并记录。(3)术后饮食。术后进食易消化、纤维素丰富、高营养、少渣、半流质食物,满足机体能量需要。(4)预防便秘。患者卧床时间长,肠蠕动相应减慢,容易引起便秘。指导患者多进食水果及含纤维素高的蔬菜,养成定时排便习惯,每天顺时针按摩腹部。以减少卧床期间的排便次数,保持大便通畅。(5)做好术后换药。注意无菌操作,动作要轻柔。滴眼药水时,注意查对,为避免患者眼球转动,先滴健眼,后滴患眼。且不要离眼球太高滴下,眼药水最好滴在内眼球结膜囊内。术后24h,一般可做第一次简单检查,以不过多干扰眼球为原则。术后7~14天,除去眼垫,先戴上小孔眼镜,使视野缩小,限制眼球活动,使脱离的视网膜贴附更牢固,防止再脱离。

  2.4  预防术后并发症  (1)保持术眼敷料清洁干燥。开放滴眼药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术眼感染。必要时可戴防护眼罩,以防术眼碰撞受伤导致再次视网膜脱离。(2)观察术眼疼痛的时间、性质。如出现持续性眼痛及夜间加重者,要考虑硅胶环扎得是否过紧,并及时处理。疼痛时可按医嘱给予止痛剂,如伴有恶心、呕吐,可加用降压处理,并向病人解释,消除其紧张心理,有条件者可让病人听轻音乐等,以分散其注意力,减轻患者的烦躁,防止再次出现网膜脱离[2]。(3)积极防止呼吸道感染,防止咳嗽、打喷嚏。若出现打喷嚏,教病人用舌尖顶腭部抑制打喷嚏。(4)长时间俯卧位面向下可使患者眼部充血,导致血液循环障碍,眼睑水肿,甚至心慌、胸闷、呼吸困难。定时协助患者改变体位,使患者躯体得以休息,情绪得以放松。但改变体位时动作应缓慢,以免震动头部,再次出现视网膜脱离。(5)如发现角膜水肿、玻璃体积血,应嘱患者取半卧位,以使血液沉积于下方视网膜表面,减少对视力的影响。

  3  出院健康指导

  3.1  指导方法  通过讲解、示范、文字资料、图片、录像等方式,从出院前2~3天开始,由责任护士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指导,同时积极争取家属配合,并在患者离开病区前对指导效果进行评价,必要时重复进行。

  3.2  教育内容  指导对象包括病人及家属,尤其不能忽视对家属的指导。因其在出院后能代替医护人员对病人起协助和监督作用。(1)饮食指导。宜食营养丰富、松软食物。多吃水果蔬菜,以保持大便通畅。少吃辛辣、油炸食物,禁饮酒。(2)用药指导。按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如有两种以上滴眼剂则要交替使用,每次间隔15~20min以上,滴眼剂应放于阴凉避光处。(3)清洁卫生。应从日常生活着手,指导病人不用不洁的手或手帕擦眼,避免烟熏、风沙及强光刺激。勿用手揉搓眼,保护眼睛,避免碰撞。洗头、洗澡勿长时间低头、用力抓挠,以免造成视网膜再次脱离。(4)活动与休息。出院后1个月内应多卧床休息,避免头部震动,避免激烈活动;出院后3个月内,不要过多看书和看电视,以减少视疲劳,不宜参加重体力劳动和激烈运动,以防止眼部受伤,注意珍惜和保护已恢复的视力,确保手术疗效。另外,须注意预防感冒,避免咳嗽。保持心情愉快、情绪稳定,注意劳逸结合。

  3.3  定期复查  出院1周回院复查,以后可以1~2个月复查1次。如果出现下列症状:视力突然下降、视物变形,应及时到医院检查。一只眼手术后,如果另一只眼出现闪辉、黑影、视物变形及视力下降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以排除该眼是否发生视网膜脱离。

  4  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视力恢复均较满意,视力为0.2者3例,为0.4者2例,为0.5者1例,治疗期间未发生并发症。患者均能说出手术前后应了解和注意的事项,并能掌握出院健康教育知识。

  【参考文献】

  1  张燕,黄建美,郭伟如,等.视网膜脱离患者的健康教育.广东医学,2004,25(10):1233-1234.

  作者单位: 325300 浙江温州,浙江省文成县中医院

(来源:互联网)(责编:xhhdm)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下一条信息: 没有了
  • 更多关于(眼睛,中华眼科在线,眼科,视网膜脱离,健康教育,护理)的信息
      热门图文

    秋季 阻击眼部干纹蔓延

    解决眼部问题 爱上清秋

    眼妆窍门改善浮肿金鱼

    秋日明眸护理点睛之术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ad推广
      图话健康
    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中国视力网中国眼网眼镜人久久眼科网华夏健康网健康863阿里医药眼科网首席医学网近视眼治疗寻医问药
    全球医院网保健医生在线眼科中华临床医师杂志平安健康网英智眼科浙江眼科网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