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中医预防医学思想对近视防治的重要意义
3.3.1 上医医国 据《国语・晋语八》记载,公元前541年,先秦名医医和指出“上医医国,其次医疾,故医官也”。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其《千金要方》中指出“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
现代医学大卫生观认为,卫生工作必须动员和依靠全社会的力量,政府领导,多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来推进,这也正是我国卫生方针的要求。只靠“医学技术”,而不靠“政治行动”是很难达到预防和控制疾病的目标的。
新中国建国初期至70年代末,国家在经济、文化、科技都比较落后的条件下,正是在预防为主的正确方针指引下,依靠强大的政治组织与计划经济体制优势,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于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通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实行群防群治,在包括沙眼与近视眼防治的医疗卫生工作中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当年为了培养学生健康成长,认真贯彻教育方针,在教育革命的旗帜下,缩短学制,改革考试制度,切实加强体育、卫生、艺术与劳动实践教育,有效地减轻了学生负担,保障了学生的茁壮成长,取得了极其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认真总结。
3.3.2 上医治未病 祖国医学最早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即明确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上工治未病”。治未病思想是祖国传统医学思想的精髓,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我国预防为主的卫生方针正是上医治未病思想的具体体现。
近年的实验研究表明:为幼年直至青春期的动物包括灵长类动物戴凹透镜可以诱导近视,表明长期以来人们担忧的近视眼镜用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儿童的安全性能并非杞人忧天;与此相反,戴凸透镜则可抑制近视,其抑制作用远远大于凹透镜的近视诱导作用,为教育部全国学生近视防治专家指导组大力倡导的低度凸透镜防治近视方案提供了有力的实验支持。以凸透镜防治近视的最佳作用时期是在近视发生之前的未病期,为中医治未病理论提供了现代实验依据。9~12岁以后,过了人视觉发育的敏感期,近视眼几乎是不可逆的。上医治未病思想对于学生近视防治具有特殊意义。
4 加强学生近视的科学防治
提高全民视觉健康水平是政府的神圣使命。政府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与卫生方针,加强近视防治的宏观导控,制定、落实新的防近规划,将其纳入法制轨道。充分发挥全国学生近视防治专家组的指导作用,团结眼科、公共卫生、学校保健专业人员和防近器具生产厂商,共同做好学生近视防治工作。
4.1 建立健全我国学生近视防治体系 学生近视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与卫生方针,加大对于文教卫生领域的投资力度并加强有效管理,特别是要大力改善广大农村地区的办学条件,加强学校卫生工作,创造安全、健康的学校环境;加强党对文教卫生工作的统一领导,文教卫生有机结合,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有机整合,认真贯彻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加强体育与健康教育,健全学校卫生与社会卫生服务体系,依法建设系统、高效的学校健康促进与视力保护体系,使全体学生,包括广大农村地区的中小学生自幼都能享受到严格的视力与屈光监测、良好的眼科健康教育与视力保护服务。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高学生健康水平,是我国教育与卫生工作的共同目标,也是我国学校卫生工作的根本任务。努力使祖国的下一代每人都能获得理想的屈光、理想的视力与视功能,是我国儿少/学校卫生学的重要任务,更是眼科学的光荣使命,是眼科学者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眼科学者应当为提高全民视觉健康水平做出更大贡献。
我中心认真总结新中国预防医学网络建设经验,在教育部全国学生近视防治专家组专家的指导下,在各地教委中小学卫生保健所与防疫站(疾控中心)学校卫生科的大力支持下,1997年以来,在全国各地陆续建立了2000余个视欣视力服务站与视力保健中心,建立起了6000多人的视力保健队伍,为数10万青少年儿童开展了近视防治服务,在近视眼防治体系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初步成就。
4.2 加强学生近视防治科学研究 近年来,国内外近视眼防治实验研究取得重大成就,然而,临床研究多年来进展缓慢。特别是学校卫生与眼科临床医学分离、文教与卫生分离的状况严重制约了学生近视防治科研的开展。许多实验研究成果得不到推广,造成很大浪费。如近年来眼科学与儿少/学校卫生学的大量研究均表明环境与行为因素是学生近视的主要原因。近年来世界许多著名眼科机构与我国卫生部眼科学重点实验室所在的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卫生部近视眼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所在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与世界卫生组织防盲合作中心所在的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同仁眼科中心,以及中国医学科学院眼科研究中心与北京大学儿童视觉研究中心等国内著名眼科机构的研究均表明,对于处于生长发育敏感期的青少年儿童,其视觉发育特别容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以凹透镜矫正近视有促进近视眼的发生与发展的危险,但若能加强屈光监测与近视预测,对于有明显近视趋势者,有望以低度凸透镜预防,这是近视眼防治实验研究的重要进展。
学生近视防治研究要以提高全体学生的视力健康水平为宗旨,坚持正确的研究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与卫生方针,加大文教卫生领域的投入,重点保障广大农村地区的教育与卫生经费需求,尽快实施真正的免费义务教育,为全体学生提供免费营养餐,保障学生的营养需求。文教卫生共同努力,加强学生的视力与屈光监测,重点研究如何早期预测、预防近视以及通过有效的眼科健康教育、健康促进与视力保护服务提高学生的视力健康水平。
近年的大量研究表明:长时间近距离作业造成的调节力低下与集合力减退是学生近视眼的重要原因。根据“双眼合像”原理生产的视欣舒目镜,可以提高人的调节与集合功能,防止近视眼的发生与发展,值得认真研究推广。
4.3 科学配戴眼镜,防止近视发生与发展 配戴眼镜是目前最为常用的近视矫正措施。根据中医辨证论治、治病求本的原则,近视眼虽然主要病证为视远不清,但其根本原因是长时间近距离作业引起视疲劳,导致成像落到视网膜后面,使眼球相对远视造成的,因此,治疗应当戴近用镜减轻患者的视近作业负担,而不能仅仅以配镜矫正远视力作为治疗手段。处于发育期的青少年儿童戴远用的近视镜视近时更容易产生视疲劳,使近视进展加快。根据中医上医治未病理论,等到视力下降以后再进行矫治,已错过防治近视眼的最佳时机,这时诊疗措施无论如何先进、科学,亦是治已病的“下医”行为了。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凸透镜可抑制近视眼的发生与发展,是目前已知最有希望的近视早期干预器具,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应在坚持每年2次定期视力监测的基础上,加强学龄与学龄前儿童的屈光监测,对于有近视趋势者,及早以全国学生近视防治专家指导组倡导的低度凸透镜干预。
李书印博士等研究认为,配戴凸透镜附加基底向内的三棱镜可同时减轻视近时的调节与集合负担,有效减轻视疲劳,有助于近视控制,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续美茹教授与解放军总医院全军眼科中心黄一飞教授等研究显示渐进镜对于12~14岁的中学生近视有显著抑制作用。国外近年的报道表明渐进镜对于伴有近点内隐斜的初发轻度近视进展有一定抑制作用。
谢培英教授与天津眼科医院隐形眼镜中心张缨博士的研究表明角膜矫形镜有显著的近视控制作用。近年来国内外角膜矫形镜控制近视的研究逐渐增多,但结果报道不一,较高的设备与技术要求亦限制了其大规模推广。
4.4 阿托品与哌仑西平滴眼剂仍须慎用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0.5%~1%的毒蕈碱样(M)受体阻滞剂阿托品眼药水点眼有较好的近视控制作用,但其机制尚不清楚,可使瞳孔散大,引起视物模糊等毒副作用限制了其临床推广。选择性较强的M1受体阻滞剂哌仑西平较阿托品毒副作用明显减少,然而其治疗作用亦显著下降。
4.5 中西医结合综合措施能有效防治近视 中医药食同源,历史悠久。我国历代名医都非常重视食疗与按摩导引。我国历代医家均主张目宜常运。根据中医穴位按摩理论推出的眼保健操为我国学生的近视防治做出了重要贡献。我中心根据中医食疗与按摩导引治疗理论,与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要求,研制出的视欣三结合综合近视防治措施,以具有明目功能的中药枸杞子等为主加入能够促进视觉发育的牛磺酸等成分生产的保健食品(视欣营养口嚼片)结合眼部穴位按摩(视欣明目穴涂液)与导引(视欣明目功能操)以及眼科健康教育与行为和视觉干预中西医结合综合措施防治近视。8年来,经过对于数10万青少年学生近视的治疗观察,对于青少年学生初发轻度近视防治取得较好效果。深刻的眼科健康教育,不良用眼卫生习惯的有效矫治与眼保健操和视欣明目功能操等护眼技能的熟练掌握是疗效得以长期巩固的有效保障。
作者单位:1 100089 北京,北京嘉铖视欣近视防治研究中心
2 100083 北京,北京大学眼科中心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