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燕 孙同
上海新视界眼科医院 上海爱尔眼科医院 200336
目的:探讨不同角膜瓣制作方法和不同激光切削模式对LASIK术后波前像差的影响。
方法:行LASIK手术患者109例204眼,分4组:A组:微型角膜刀制瓣、普通激光切削;28例52眼;B组:微型角膜刀制瓣、波前像差引导;27例51眼;C组:飞秒激光制瓣、普通激光切削;26例50眼;D组:飞秒激光制瓣、波前像差引导;28例51眼。
结果:各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术前等效球镜度数、波前像差总RMS值、彗差、三叶草差、球差RMS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4组患者的波前像差总RMS值、彗差和球差的RMS值均有显著性差异。总RMS值比较,具显著性差异者:A组和B组(P=0.001);A组和D组(P=0.008);B组和C组(P=0.000)。术后彗差RMS值比较:A组和B组(P=0.001);B组和C组(P=0.000);C组和D组(P=0.003)。术后球差RMS值比较:B组和C组(P=0.015);C组和D组(P=0.006)。两种制瓣方法比较,术后彗差RMS值具一定差异(P=0.048)。是否应用波前像差引导比较,术后总RMS值、彗差、球差RMS值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0,P=0.000,P=0.004)。
结论:在LASIK术中,应用微型角膜刀或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对术后波前像差影响较小,应用波前像差引导激光切削,可以减少术后高阶像差的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