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讨论
DR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在眼部的重要并发症。DR的基本病理改变包括:周细胞选择性丢失、基底膜增厚、微血管瘤的形成、内皮细胞增生和新生血管形成。其中周细胞选择性丢失是最早的病理改变,继而微血管瘤形成、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进一步产生血视网膜屏障破坏、毛细血管闭塞、动静脉改变,乃至新生血管形成及纤维增殖,最终导致视网膜脱离,造成失明[5]。过去人们曾用一般的扩张血管、维生素及其他等药物进行支持疗法,但疗效不确切。
羟苯磺酸钙属于血管保护药,其药理学研究表明,羟苯磺酸钙能纠正血视网膜屏障(视网膜高通透性),防止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改善血液瘀滞、微小梗塞、毛细血管闭塞和组织缺氧,降低红细胞、血小板的凝聚性、增加红细胞的柔韧性,促进纤维蛋白溶解[6,7]。研究认为,羟苯磺酸钙能够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对抗血小板凝聚,抑制血栓形成,改善红细胞脆性,增加微血管壁抵抗力,降低血管通透性,活化淋巴循环,并能够降低患者血中纤维蛋白原的水平,缩短红细胞电泳时间[8-11]。研究表明,羟苯磺酸钙有抗氧化血管保护作用;增加内皮依赖性动脉舒张作用,增强大血管和微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成酶活性和一氧化氮对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等[11-13]。羟苯磺酸钙使眼部微血管瘤减少,渗漏减轻,从而稳定或提高视力[14],但也有部分眼底病变加重,尤其是中期患者,考虑可能与初始血管受损程度有关。
本研究选取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78例(146眼),血糖控制基本稳定,FBG≤7.8 mmol/L,PBG≤11.1 mmol/L,高血压患者在服药期间,血压控制稳定,均未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确诊为单纯2型糖尿病DR的患者,所有对象在研究期间均未应用过影响脂代谢及血液流变学的药物,在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控制血糖的前提下,给予口服羟苯磺酸钙治疗。服用3个月后,早期及中期服用羟苯磺酸钙患者眼底病变得到控制稳定及改善者明显高于未服用者,且早期患者疗效明显高于中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羟苯磺酸钙对非增殖期DR具有一定的改善和稳定作用,早期应用效果优于中期。同时要在血糖、血压控制稳定情况下应用才有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雨,朱晓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国际眼科杂志,2006,4:433435.
2 朱东青,许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药物防治研究现状.中华眼底病杂志,2006,1:6669.
3 郝胜利,徐延山,袁佳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药物治疗.国际眼科纵览,2006,2:5862.
4 王竟,张水,李敏,等.导升明治疗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研究.中华眼底病杂志,1995,11:224228.
5 陈星华.羟苯磺酸钙的临床应用进展.实用医学杂志,2007,4:593595.
6 耿韶辉,刘俊茹,张志红,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铜蓝蛋白水平变化及意义.河北医药,2008,30:11591161.
7 芦斌,赵平.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效果观察.河北医药,2007,5:445446.
8 武玉举,段永军,项玉荣.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30例临床观察.山西医院杂志,2005,34:60.
9 王另芳,段俊国,张富文.导升明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概况.临床眼科杂志,2002,10:188190.
10 杨金奎,袁申元,冯鲁中,等.羟苯磺酸钙对血液流变及血栓形成作用的实验研究.中国微循环,2003,7:2023.
11 Hmnnaert P, Bruiz E. Calicium dobesilate:pharmacology and future approabhes. Gen Pharmacol,1998,31:358360.
12 Brunet J, Farine JC, Garay RP, et al.Angioprotective action of calcium dobesilate against reactive oxygen speciesinduced capillary permeability in the rat. Eur J Pharmacil, 1998,358:213220.
13 Suschek C, Kilb H, Kolbbachofen V. Dobesilate enhances 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acticity in macroand mo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Br J Pharmacol,1997,122 :15021508.
14 董静,张晓倩,梁翠格,等.羟苯磺酸钙与培哚普利治疗Ⅲ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比较.中国全科医学,2008,11:12321233,1236.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