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临床医学 → 经验交流 → 正文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玻璃体切除术手术配合

http://www.cnophol.com 2009-12-28 10:38:02 中华眼科在线

  刘鲁霞

  玻璃体手术是70年代初兴起的眼科显微手术。由于玻璃体手术所用器械复杂、精密、自动化程度高、操作难度大,除操作者具有精湛技术外,对手术室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了解手术步骤,掌握各种器械性能、使用方法及清洁消毒保养等知识与技能,确保手术顺利完成。我院于1997年10月至1998年8月施行玻璃体切除31例,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1例(32眼),男25例,女6例。右眼13例,左眼17例,双眼1例。年龄11~72岁,平均40.2岁。其中玻璃体积血4眼,视网膜脱离15眼,眼球穿通伤及球内异物9眼,玻璃体混浊3眼,黄斑裂孔1眼。
 
  手术分三级[1]。本组7眼施行一级手术(玻璃体置换,玻璃体及晶体切除和眼前节重建术等);14眼施行二级手术(视网膜及玻璃体手术);11眼施行三级手术(即复杂的视网膜玻璃体手术)。

  2 术前准备

  备美国Stroz公司生产的玻璃体切除仪,具有灌注、吸引、切除、照明4个系统和眼内电凝、激光、气液交换、超声乳化白内障等装置。另备玻璃体切除手术器械1套,如巩膜穿刺刀、巩膜塞、玻璃体剪等,以及内眼手术显微器械及用物。

  病人术前日晚用1%阿托品眼膏散瞳,术前1 h用5%新福林及前列腺素拮抗剂Ocafen点眼或结膜下注射散瞳合剂。

  3 术中配合

  3.1 病人取仰卧位,常规球周浸润麻醉,手法压迫软化眼球。此时密切观察心率变化,以防眼心反射的发生。

  3.2 调节显微镜灯亮度,接氮气装置及CO2冷凝装置,安装集液盒,开电源,接光导纤维、电凝器、气液交换管、玻璃体切除器、激光导管,连接灌注液。金属器械术前用器械液浸泡消毒30 min,导管在40%福尔马林薰箱内薰蒸消毒12 h方可使用。

  3.3 玻璃体切除术中,巡回护士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特别是年老体弱及心血管疾患病人予心电监测,氧气吸入,必要时可含服心痛定10 mg或消心痛。经上述处置,本组病例无1例发生意外。
 
  3.4 器械护士根据手术需要迅速准确的调整切除仪上各数值,并快速递送手术器械及物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医源性感染。

  4 术后管理

  术毕平车送病人回病房,嘱其取俯卧位,或坐姿头低位,以利于气体对视网膜起支撑作用。因术中用比重轻的SF6(氟化硫)及C3F8(氟化烷)作眼内充填物,以暂时分隔液化的玻璃体和视网膜下间隙,借其表面张力闭塞视网膜裂孔,阻断液流,使视网膜色素上皮-脉络膜毛细血管泵能排除视网膜下液,牢固粘连视网膜脉络膜。术后认真清点器械,立即用蒸馏水彻底清洗器械及导管,导管外用75%酒精纱布擦净血渍。角膜接触镜用蒸馏水冲洗干净,凉干后用擦镜纸轻轻擦拭,放于干燥通风处备用,避免与粗糙物接触。精密、锐利玻璃体切除器套保护套,专人、专柜保存。
 
  作者单位: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昆明 650032

  参考文献

  1 王立群,周纪林.玻璃体手术研究进展.山东医药,1996,36(10):37

(来源:互联网)(责编:xhhdm)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下一条信息: 没有了
  • 更多关于(眼睛,眼科,中华眼科在线,玻璃体切除术手术)的信息
      热门图文

    按摩紧肤消肿去黑眼圈

    九个日常动作让黑眼圈

    小诀窍 让眼膜功效发挥

    打造国际化彩妆tips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ad推广
      图话健康
    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中国眼网眼镜人久久眼科网华夏健康网健康863阿里医药眼科网首席医学网近视眼治疗寻医问药全球医院网保健
    医生在线眼科中华临床医师杂志平安健康网卫生法制网英智眼科浙江眼科网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