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立威 徐静娴 张帆 张劲松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中国医科大学眼科医院 辽宁省晶状体学重点实验室 110005
目的:对特发性黄斑裂孔进行解剖学形态的三维定量分析,探讨特发性黄斑裂孔患眼的玻璃体视网膜交接部的牵引作用关系。
方法:本文采用Heidelberg Retina Topography(德国,软件版本2.01)对9例特发性黄斑裂孔进行观察,其中男性6人,女性3人,年龄55~80岁,平均67.4岁.Gass分类3级5眼,4级4眼。观察指标包括黄斑裂孔的面积,体积,平均深度,最大深度,上方、下方、颞侧、鼻侧4个方向的裂孔边缘隆起程度,边缘隆起的最大高度及其方位。
结果:特发性黄斑裂孔的平均面积0.318mm2,平均体积0.026mm3,平均深度97.7mm。裂孔边缘在四个方向的平均高度分别为157mm(上方),166 mm(下方),175.2 mm(鼻侧),147 mm(颞侧);9例患者中,裂孔边缘最大隆起位于颞上方5眼(55.6%),下方3眼(33.3%),鼻上方1眼(11%)。
结论:Gass分类3级黄斑裂孔的平均面积0.211mm2,平均深度100.4mm;4级黄斑裂孔的平均面积0.447 mm2,平均深度94mm。从现有病例来看,4级黄斑裂孔较3级黄斑裂孔面积大,考虑与玻璃体后脱离的存在与否有关。黄斑裂孔边缘的不同高度反映了特发性黄斑裂孔患眼的玻璃体视网膜交界部的牵引力不同,特别是前后方向的牵引。因此最强的牵引可能来自颞上方或下方。这对进一步理解特发性黄斑裂孔的形成原因及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可能有一定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