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有医生告诉我,他在给病人看病时,发现患者将手放进衣服口袋按了一个东西的开关。他马上意识到,患者是在开录音机。对患者的这种行为,他十分气愤,但他强忍着完成了诊疗工作。
后来,又有医生告诉我,自己从早上8时看门诊至下午1时,诊室外还有几个病人等着。其中一位病人说:“当医生也真不容易。”另一位病人却说:“什么不容易?你知道他拿多少钱吗?”
还有医生对我说,他在医院过道碰见自己诊疗过的病人,没想到对方拿着处方问他:“医生,这处方你能提多少钱?”
我们知道,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是信任。所谓信任,就是相信并敢于托付。医患之间最重要的也是信任,否则患者凭什么将生命托付给医生?信任要依靠真诚态度、良好表达和一贯行为。不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努力做到了这几点,但依然不能获得患者的信任。或许,目前医患之间的问题已不是个体的信任问题,而是系统的信任问题,即整个行业的信任问题。
1983年,某工作组进入北京某医院,任务是开展医院承包试点。当时农村土地承包取得成功,有人想把这种成功经验推广到医疗行业。尽管这家医院的领导和医生不理解甚至反对,但经两个多月的强力推广,他们终于签订了中国第一份医院承包协议。1985年,北京又开始四家医院承包试点。从此,医院经济承包在全国逐渐展开。院长、科室主任甚至医生都有了经济指标。
政府的拨款在大幅度减少,医院的自主创收在大幅度增加。医院不再是名副其实的公立医院,而是逐渐转变为依靠医生赚钱的“医疗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医患关系不再是单纯的诊疗关系,又加上了“商品交易”关系。医生看病还要考虑自己的经济收入,患者也发现医生看病有时也看钱袋,医患之间的信任由此瓦解。医患矛盾增加,医患纠纷增加,媒体批评增加,社会指责增加。医生的职业尊重减少,职业荣誉减少,职业幸福减少。20多年的积累,医务人员无可奈何,内心纠结。
但是,我们的医生在2003年非典期间和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时,都表现出了高尚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情操,受到了全国人民的高度赞扬。尽管遭遇各种困难、受到多方挤压,但他们的信念没有熄灭,他们依然希望成为人民信任的好医生。
有两句话说得好:“视周围人为天使,你就幸福生活在天堂。视周围人为魔鬼,你就痛苦生活在地狱。”是天堂还是地狱,一切尽在你的把握之中。对此,医患双方都应该细细思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