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医患暴力冲突事件时有发生,缓解医患矛盾、维护医院正常秩序刻不容缓。对此,在正在此间召开的杭州市“两会”上,该市人大代表杨晓华认为,医患关系屡至冰点与长久积弊的中国医疗体制有重要关联。其中,畸形的“以药养医”体制、不合理的价格体系,都将医生推向“不仁不义”之境地。同时,也有代表建议,中国要不断推进医疗体制改革,剔除医疗体制“弊根”,健全全民医疗保障体系,健全全科医生制度,完善医生培训制度等。
据中国医院协会一项调查显示,中国每所医院平均每年发生暴力伤医事件高达27次,绝大多数医生曾遭受漫骂、威胁。
2013年10月份,浙江温岭杀医血案再次挑动了医患双方和有关部门紧绷的神经,引起关注。
“如今,‘医闹’已成为触痛每位医护人员最敏感的词语。”杭州市人大代表、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杨晓华说,暴力伤医事件逐年递增,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
据介绍,中国目前医疗现状及医务人员境况堪忧:医护人员执业环境恶劣,医院缺乏有效负责的保安系统;医生劳动强度大,工作压力大,尤其面对暴力及恶性伤医事件,只能自寻自保,非常残酷。
“一些难度大、风险高的手术,医生为了自保安全,不敢去冒险研究,医学不能进步。”杨晓华说,中国医疗缺乏人才。除此之外,医患关系屡至冰点,与长久积弊的医疗体制也有重要关联。
“随着新医改的进一步深化,患者数量明显增多。而医疗资源绝对缺乏。”杨晓华说,目前医院药品、特殊检查和耗材品的价格普遍偏高,医疗技术服务价格却严重偏低。如此一来,畸形的“以药养医”体制、不合理的价格体系,都将医生推向“不仁不义”之境地。
杨晓华认为,如今,医患关系正遭遇严重的信任危机。有些患者甚至把医生想象成“白狼”,医护人员也时刻提防患者。“此外,政府的投入不足,也导致部分公立医院为生存过度逐利,加重患者经济负担。”
杭州市人大代表、杭州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张治芬告诉记者,医疗体制的“弊根”不除,医患矛盾就得不到真正解决。目前国内很多的医疗政策还只是治标不治本。
“看病难、看病贵仍是摆在大家面前的难题。人们往往大病、小病都往大医院挤,这就导致一个医生有时需要诊治上百个病人。”张治芬说,由此,医护人员工作质量下降,患者对医生的信心下降。医生的价值得不到体现。
针对上述情况,杨晓华建议:相关部门要对暴力伤医、恶性伤医案件“零容忍”;建立高度负责的安保机制;进一步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建立完善的医疗纠纷处理机制;规范新闻媒体行为,报道客观事实,传递正能量。
杭州市人大代表、杭州雅正齿科医院院长曹志毅也提出建议:要不断推进医疗体制改革,进一步健全全民医疗保障体系,健全全科医生制度,完善医生培训制度。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出台相关政策,通过行业协会管理先行试点,探索出一条民营医院发展之路。
张治芬期盼着:互相理解、彼此尊重、共同对抗疾病的和谐医患关系,能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早日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