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两组均无碎瓣、纽扣瓣及游离瓣,术后无Haze发生。
2.5 术前后屈光度
2.5.1 术前 治疗组球镜:(-5.75±3.1)D,柱镜(-0.84±0.34)D,对照组球镜:(-4.36±2.1)D,柱镜(-0.85±0.37)D。两组球镜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柱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5.2 术后 治疗组球镜:(+0.37±0.08)D,柱镜(-0.49±0.19)D,对照组球镜:(-0.25±0.11)D,柱镜(-0.51±0.20)D。两组球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柱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6 术前角膜厚度 治疗组(512±27)μm,对照组(538±35)μ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7 角膜瓣厚度 治疗组(92.5±4.9)μm,对照组(138±15)μ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8 保留的角膜基质床厚度 治疗组(328±15)μm,对照组(291±17)μ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9 术后预期视力 术后裸眼视力与术前预测最佳视力对比,相同计为0,以国际标准视力表为准,下降一行为-1、两行为-2,上升一行为+1、两行为+2 ,以此类推,两组数据采取秩和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 讨论
LASIK是近视矫正手术中的主要方法[1]。LASIK保留了相对完整的角膜上皮和前弹力层,手术操作简便,预测性好,术后无明显疼痛,无角膜混浊,术后用药时间短,对高度近视治疗效果令人满意[2]。但由于角膜瓣有一定的厚度,所能矫正的屈光度受角膜厚度的限制。正常角膜上皮层加前弹力层的厚度约60 μm[3],目前普遍认为LASIK 术后角膜基质床厚度至少保留250 μm以上,也有学者主张保留280 μm以上,否则术后有发生角膜扩张和医源性圆锥角膜的危险[4,5]。常规LASIK使用标称为130 μm的重复性刀头,做出来的角膜瓣130~160 μm。使用90 μm一次性刀头,做出来的角膜瓣90~100 μm,可以节省40~60 μm,相当于可以多矫正3~5 D。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