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前沿动态 >> 研究进展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特发性黄斑洞的手术治疗进展

http://www.cnophol.com 2008-9-4 16:01:49 中华眼科在线

特发性黄斑洞的手术治疗进展
眼科新进展 1999年第2期第15卷 文献综述
作者:李光辉 综述 刘业滋 审校
单位:510515 广州市,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眼科
关键词:黄斑洞;手术;治疗

  特发性黄斑洞可以引起严重的视力下降,过去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被视为不治之症。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早期诊断并进行玻璃体手术,有半数以上的患者可以裂孔封闭、视力提高,如果加用TGF-β因子或自家血清可能得到更好的结果。

  1 黄斑洞的发生

  特发性黄斑洞确切的发病机制目前还不清楚,大多认为由于黄斑周围玻璃体皮质皱缩,牵引黄斑部的组织离开脉络膜,当牵引使黄斑部的视网膜与周围的视网膜完全分离时就形成黄斑洞;眼球运动时液体产生涡流加速了黄斑洞的形成;黄斑囊样变性也可引起黄斑洞;黄斑洞还可伴有黄斑前膜,但引起视网膜脱离的比率则较小[1,2]。

  2 黄斑洞的诊断

  早期黄斑洞的诊断并非易事,常发生于50~70a的健康人群,女性多见,多为单眼发病,双眼同时发病约占10%[3,4]。黄斑洞的诊断必须用裂隙灯和接触镜观察眼底。Ⅰ期黄斑洞没有视网膜的缺损,只有黄斑中心细小而局限性隆起,通过裂隙灯黄色的细小病灶,可有视物变形,中心视力轻度改变。

  黄斑周围的玻璃体皮质进一步皱缩,Ⅰ期黄斑洞可发展为Ⅱ期,中心或偏中心100~200mn的全层视网膜缺损,视力下降。Ⅲ期黄斑洞为典型的特发性黄斑洞的改变,可见300~500mn的视网膜缺损,底部有黄白色点状沉积物,周围视网膜形成晕形,视力常常为0.1以下,很少超过0.4,Ⅳ期黄斑洞除了Ⅲ期的表现再加上玻璃体后脱离。如果怀疑黄斑洞、需与以下病症鉴别:由黄斑前膜引起的假性黄斑洞、黄斑囊样水肿、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光损害、老年黄斑变性等。裂隙灯接触镜检查、激光眼底扫描、荧光眼底造影有助于诊断[5]。

  3 手术适应症

  黄斑洞诊断一经确定,应立即考虑进行手术治疗。急性黄斑洞手术越早视力恢复越好,黄斑洞超过1a,视力提高的机率只有10%,黄斑洞是否手术可以考虑以下因素:(1)双眼黄斑洞是手术的首选适应症,因为其自然预后极差,单眼黄斑洞的手术较难确定;(2)Ⅰ期黄斑洞不宜劝病人手术,50%的病人可以自然改善,手术的成功率也并非百分之百,甚至可引起手术源性的黄斑洞,而Ⅱ期黄斑洞的手术成功率可达80%~90%;(3)单眼黄斑洞超过1a不主张手术,因为手术改善视力的可能性很小。

[1] [2] 下一页

(来源:眼科新进展 1999年第2期第15卷 文献综述)(责编:zhanghui)

下一条: 没有了
更多关于(眼睛,中华眼科在线,黄斑洞,特发性黄斑洞)的信息
  热门图文

眼线画法 瞳孔又大又亮

冷艳眼妆让你成为万人

几款派对黑色系妆容

非主流女生的迷人眼妆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