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眼科杂志 1999年第2期第35卷 病例报告
作者:陆上麟 王丽天
单位:200092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眼科
Chediak-Higash综合征为罕见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1940年由Chediak首先描述,属于先天性白细胞颗粒异常综合征,又称异常性白细胞包涵体病。其主要特点为中性粒细胞内含有一种特殊的溶酶体粗大颗粒(包涵体),临床特点为反复感染和局限性皮肤色素缺乏(白化症),暴露部位皮肤过度色素沉着。我们于1996年5月遇到1例,现报告如下。
患儿女,1岁。孕1产1,足月顺产,母乳喂养。出生时皮肤色泽正常,1个月后皮肤暴露部位逐渐变黑,近2个月时明显加深且伴双眼畏光来院就诊。平时易患呼吸道感染和腹泻,父母非血缘联姻。体检:患儿头发干燥,呈亚麻色,面颈部及手背暴露处皮肤色素沉着,与正常皮肤之间边界清楚。前囟门未闭合,乳牙仅出 2颗,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肝右肋下锁骨中线4 cm,脾左肋下4~5 cm,四肢肌张力正常。眼部检
查:双睑裂较正常宽,下巩膜暴露,双眼注视手电筒畏光,眼球水平样震颤。双眼角、结膜正常,虹膜纹理不清,色素明显减退,瞳孔内呈红色反光。眼底视乳头境界模糊,色泽苍白;视网膜血管细,色泽淡白,可透见脉络膜血管(白化病眼底)。血液涂片:红细胞大小不一致,部分细胞中间淡染,染色扩大;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中,可见粗大、弥散的颗粒。骨髓检查:粒细胞系增生较低,中幼粒、晚幼粒、带状核及成熟中性粒细胞胞浆内可见粗大、圆、嗜苯胺蓝色颗粒,约2~3 μm,过氧化酶呈阳性。其颗粒亦见于单核与淋巴细胞中。红细胞中,成熟红细胞形态不等,以中幼红细胞多见。
讨论 本例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表现为糖脂质代谢障碍。也有人认为系先天性免疫缺陷病之一,属吞噬细胞缺陷,或由于缺乏一种酶致全身色素异常。眼部表现为白化病,有羞明且遇光眼球震颤症状,虹膜、脉络膜色素减退,以致眼底呈灰白色。视乳头水肿,视网膜血管狭小且数目减少。个别患者可见双侧上睑下垂,外展神经麻痹,角膜混浊,瞳孔不等大,晶体囊下呈点状混浊等。全身体征可有白化病表现:受光照射的皮肤暴露部分可呈黑褐色或灰色,境界清楚;毛发干燥,肝脏、脾脏及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等,易反复感染。周围血像及骨髓的白细胞内有巨大嗜苯胺蓝色颗粒(包涵体),这种颗粒对其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例眼部及全身体征、实验室周围血像及骨髓涂片,均符合Chediak-Higashi综合征的特征。治疗及预后:本病无特殊治疗方法。可合理选用抗生素积极控制感染,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无益。重症感染可辅助应用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每日口服维生素C 300 mg,能降低中性粒细胞膜的流动性,改善细胞功能缺陷。如肝脏、脾脏肿大,红、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时,可以应用长春新碱及泼尼松治疗。目前有人用同种异体基因骨髓移植,重建正常造血与免疫功能。本病预后差,多数在婴儿期死亡,个别患者可生存10年。
(收稿:1998-08-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