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是常见婴儿眼部疾病,我科多年采用泪道冲洗,探通术治疗,但仍有少数患儿行多次泪道探通术后复发未愈,而反复冲洗探通泪道带给患儿及家长巨大的身心痛苦,我科在200408/200610采用一次性硬膜外导管插管术治疗阻塞,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200408/200610西安市儿童医院就诊患儿20例20眼,均为反复泪道冲洗,探通术后泪道再阻塞患儿,年龄10mo~1岁2例,1~2岁4例,2~3岁5例,3~4岁6例,4~5岁3例。患儿仰卧位,头部抬高约45°, 需要两人配合固定,一人固定患儿四肢,另一人固定头部,避免头部上下左右摆动,操作者立于患儿的头部,5g/L地卡因眼液棉片夹附于患儿内眦部泪小点处5~10min,表麻后常规消毒,用泪小点扩张器充分扩张下泪小点后,先常规冲洗泪囊,冲出泪囊内粘液性或脓性分泌物,再用6号或7号空心泪道探针按常规泪道探通手法操作,探通泪道后退出探针。右手持一次性硬膜外导管(内带消毒后口腔矫形用0.4mm不锈钢丝芯),开始从下泪小点垂直插入约1.5mm,向鼻侧旋转90°,水平进入泪小管触及鼻骨壁时向下旋转90°,进入泪囊及鼻泪管,有落空感即可。此时将钢丝取出.将空芯导管留置在泪道中,随后用吸有托百士眼药水(爱尔康制药)+生理盐水混合液约2mL,用6号针头的空针接在导管的尾部,缓缓注入药液约1.5mL,药液自鼻腔留出或患儿出现吞咽动作,泪小点处无液体溢出,证明泪道探通植入导管术成功,抗过敏胶布固定导管尾部于同侧鼻根部,术毕.术后每日用生理盐水加入少许抗生素眼水冲洗导管1次,嘱家长用抗生素眼药水局部用药3次/d,留管时间7~10d,较重的15~20d,拔除植入导管。拔管方法:眼部点5g/L地卡因液表麻3~5min后用镊子夹住导管向外牵拉,拔除导管同时注入生理盐水加入抗生素眼水,缓慢拔管,边拔边注,拔管后泪道冲洗3d,眼部点抗生素眼药水3次/d,以后根据情况间断冲洗。治愈标准为拔管后无溢泪、溢脓、泪道冲洗通畅;流泪减少无分泌物,泪道冲洗有阻力者为好转;流泪症状无改善,冲洗不通为无效。 全部病例1次手术成功,拔出硬膜外导管行泪道冲洗无反流,下泪小点轻度扩张,无泪小管撕裂。术后随访2mo~1a,随访期所有病例无溢泪,泪小管冲洗通畅。
2讨论 鼻泪管阻塞可发生于泪囊与鼻泪管下口(Hasner瓣)之间的任何部位,这是鼻泪管形成过程中泪道原基上皮柱分段管化时未能完全开通之故[1]。有些患儿泪道存在多处先天性的泪道粘连和狭窄,有些患儿因瓣膜较厚,探针通过时只将其穿破,但未造成瓣膜脱落或缺损,当探针拔出时,由于瓣膜组织张力作用使破裂的膜瓣复位,管腔重新膜闭所致,反复的泪道阻塞,泪道流脓,造成泪管的纤维化粘连。通过一次性硬膜外导管的留置,防止泪道瓣膜创面粘连,同时置入泪道支撑内管,起到扩张泪道促进创面愈合、防止再粘连的作用,还可作为泪道上皮爬行的支撑物[2-4],为促进上皮修复提供时间及空间,使泪道保持通畅,恢复正常导泪功能。本法优点:(1)不切开皮肤、泪囊,不留瘢痕,手术时间短,出血极少,减轻患儿痛苦。(2)操作简单,不住院,经济方便。(3)提高治愈率,泪道内硬膜外麻醉导管插管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儿童泪道阻塞的方法。缺点:因置管尾部固定患儿鼻根部,患儿哭闹时易抓置管,需要家长密切观察患儿,精心护理患儿。 注意事项:术中注意小儿眼睛的保护,患儿头部固定非常重要。探通前30min禁止进食,操作前检查患儿口腔内有无食物,整个操作过程动作要轻柔、缓慢,忌粗暴,避免损伤泪小点和泪小管。探通时动作要轻巧,在操作过程中若阻力较大,不可强行,以防造成新的创伤或形成假道。注药速度易缓慢,避免误吸或呛咳,固定好导管,防止脱出。
【参考文献】
1阎洪禄,高建鲁.小儿眼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106
2张欣,梁春玲,徐彦.激光联合泪道插管治疗泪道阻塞106例.国际眼科杂志,2005;5(2):387389
3吕学锋.软泪道探针探通治疗新生儿泪囊炎.国际眼科杂志,2006;6(3):617
4孟秀文.KTP激光治疗泪道阻塞99眼疗效观察.国际眼科杂志,2006;6(3):7187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