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真菌;结膜炎;治疗
真菌性结膜炎是真菌所致的眼科较少见的疾病。由于该病在诊断上有一定难度,故发病早期容易误诊误治,我科2004年4月~2007年12月门诊共诊治15例真菌性结膜炎。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5例患者中女12例,男3例,单眼3例(20%),双眼12例(80%)。发病就诊时间:最短1周,最长3年。结膜刮片及结膜囊微生物培养结果:15例患者中均检出真菌菌丝或孢子,其中合并有G杆菌5例,G+杆菌8例,其他2例。
1.2 材料与方法
1.2.1 材料 酒精灯、无菌试管、15号刀片、玻片、0.5%爱尔凯因滴眼液。
1.2.2 方法 结膜囊表面麻醉,翻转上睑,拨开下睑,用右手持无菌棉签在上下睑结膜部旋转1周,插入无菌试管,取放棉签时试管口均用酒精灯烧灼灭菌。玻片在酒精火焰上过3次,用15号刀片轻刮睑结膜,刮取物均匀涂在玻片上,固定后送细菌室镜检。
1.3 结果判定 刮片镜检找到真菌菌丝或孢子即可确诊,或者结膜囊分泌物培养5~7天有菌丝或孢子生长也可确诊。
1.4 药物治疗方法 斯皮仁诺200 mg顿服,餐间服用,连用1周,0.2%氟康唑眼水点眼每小时1次,连用3~4周。对有G+球菌混合感染的眼局部0.3%左氧氟沙星眼水6次点眼,有G杆菌混合感染的眼局部0.3%妥布霉素眼水6次点眼。2例急性病例均为细菌、真菌、病毒混合感染,此2例患者除如上应用外,给予0.1%无环鸟苷滴眼液交替点眼2 h 1次,并根据细菌感染类型选择敏感药物频繁点眼,直到症状消失,微生物培养阴性止,继续用药1周。
1.5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临床刺激症状及局部体征完全消失、微生物培养阴性。未愈或复发:症状、体征再度出现,微生物培养阳性。
2 结果
确诊的15例均治愈,随访观察3个月,1例复发,3例未配合随访。1例复发病人追问病因,系因用药2周后局部体征未完全消失即自行停药,嘱患者继续用药4周后微生物培养及镜检为阴性治愈。
3 讨论
真菌性结膜炎以往未见此类报道,亦无真菌性结膜炎之说,我们依据正常结膜囊无真菌存在,结膜刮片阳性,结膜囊微生物培养阳性且眼痒,异物感,干涩,分泌物存在为依据做此诊断的。15例病例中无一例分泌物为豆腐渣样,其中12例均为多次就诊,有的到过武汉、广州就诊,均诊断为慢性结膜炎,给予抗生素眼药水治疗效果均不理想,经我们确诊后给予斯皮仁诺口服,选择0.2%氟康唑眼药水点眼,临床刺激症状及局部体征完全消失,治疗有效。
斯皮仁诺及氟康唑是三唑类广谱抗真菌药,其作用机制是抑制真菌细胞膜必要成分麦角甾醇合成酶,使麦角甾醇合成受阻,破坏真菌细胞壁的完整性,抑制其生长繁殖,从而发挥抗真菌的效应。但斯皮仁诺长期全身应用不良反应大,故应减少用药时间,以局部用药为主。
单纯真菌性结膜炎比较少见,临床所见多是伴有其他致病菌的混合感染,因患者早期确诊困难,多病程长,用药相对混乱,且因患者长期眼痒、刺痛不适、分泌物多、频繁揉眼擦眼更易将其他致病菌带入眼内,形成混合感染,故对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结膜炎患者,行早期的结膜囊分泌物涂片镜检和分泌物培养对明确诊断,获得合理治疗非常有帮助。近年来抗生素、激素大量应用,导致身体各部的真菌感染愈来愈多见,应引起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