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临床医学 >> 病例分析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交通伤致眼部创伤31例临床分析

http://www.cnophol.com 2008-12-11 11:08:55 中华眼科在线

   【摘要】目的:探讨交通伤致眼外伤的病例特征。方法:集我院2000/2006年间所有因交通伤致眼外伤住院患者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总计31例(33眼),其中双眼2例,左眼17例,右眼12例;主要包括与摩托车有关7例(8眼),在汽车引起的交通伤中,被飞来碎物击中眼睛的12例(12眼),撞击气囊2例(2眼),撞击挡风玻璃4例(5眼),直接被车撞伤3例(3眼)。对性别、年龄、入院月份、单双眼发病情况进行组间比较发现,都没有明显的组间差异。但患者主要以男性患者为主,占到90%以上。所有患者平均年龄38.5±14.5岁,住院天数11.7±8.8d。入院视力≥0.05者11眼,出院时视力≥0.05者18眼,>0.5者17眼,眼球摘除2眼。结论:随着经济的增长,摩托车、汽车等交通工具越来越常见,由此带来的交通意外也相应增多。交通伤引起的眼部创伤,与致伤的原因、车祸严重程度有关。且不同于其他原因引起的眼部创伤,交通伤比较容易预防。应该加强宣传教育,让大众认识到该病的重点在于预防。

   【关键词】  交通伤 眼创伤

  0引言
   
  严重面部损伤的交通伤是最易导致失明创伤[1]。除了被飞来的碎物击中眼部外,撞击气囊[2]、挡风玻璃,甚至直接被汽车撞击等,都是交通伤导致眼部损伤的原因。不同与其他原因导致的眼外伤,交通伤所致眼外伤有着明显的时代性,尤其是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增长的高速发展时期,摩托车、汽车等交通工具越来越常见,由此带来的交通意外也越来越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有效的临床分析,则可为该病的预防及临床诊治提供依据[3],从而达到有效防治交通伤致眼外伤的目的。

  1对象和方法
   
  收集我院2000/2006年间所有因交通伤致眼外伤住院患者31例33眼资料,并使用SPSS10.0软件,对病因、性别、年龄、入院月份、单双眼发病情况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2结果
   
  其中男28例(29眼)占90.3%,女3例(4眼)占9.7%;双眼2例,左眼17例,右眼12例;主要包括与摩托车有关7例(8眼),在汽车引起的交通伤中,被飞来碎物击中眼睛的13例(12眼),撞击气囊2例(2眼),撞击挡风玻璃4例(5眼),直接被车撞伤3例(3眼)。患者最小8岁,最大71岁,平均年龄38.5±14.5岁;最少住院3d,最多住院35d,住院平均天数11.7±8.8d。入院视力≥0.05者11眼,经过积极治疗,出院时视力≥0.05者18眼,>0.5者17眼,眼球摘除2眼。对病因、性别、年龄、入院月份、单双眼发病情况进行组间比较发现,不同致病因素下,这些病例特征无显著统计学差异。但所有病例主要以男性患者为主,占90%以上。年龄≤18岁,2例;≥19岁且≤50,24例;≥51岁,5例。

  3讨论
   
  眼部创伤是单眼视力受损和致盲的重要原因[4]。交通伤致眼外伤,因具有特殊性[5],创伤程度一般较重,治疗通常困难,预后较差,是眼表疾病主要致盲原因之一,有效的临床分析,有助于该病的预防及临床诊治[5]。交通伤致眼外伤,具有明显的时期特征[6],也有显著的地域特征。重庆是一座依山而建的城市,由于山区特点,人力交通工具极少,大多为机械动力交通工具,如汽车,摩托车等。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些交通工具的数量也在快速增长,因此交通伤致眼外伤的病例较为常见。尽管眼外伤的病因不同,同其他报道一样[7],在我们的研究中同样发现男性患者比重较大。这与男性社会活动较多的现实情况是相符的。而发病年龄,在统计学意义上虽然与眼外伤的发生率关联性不强,但19~50岁者在本组病例中所占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与该年龄段是社会构成的主体,致伤机会较多可能有关[8]。提示了这个年龄段是最需要加以重视的社会群体。而其余年龄段亦不能放松警惕,严重的青少年及儿童眼部创伤后遗症,甚至会其影响其身心健康,丧失视力的老人则会加重家庭及社会的负担。但是交通伤不同于其他外伤,大多数都是可以预防的,关键是要提高人们的认识,以及社会的关注程度,不遵守交通规则,酒后驾车,超速行驶等行为都必须禁止。

   【参考文献】

   1 Ugboko VI, Udoye C,Olateju SO,Amole AOD. Blindness and visual impairment from severe midface trauma in Nigerians. Int J Oral Maxillofac Surg ,2006;35:127131

  2 Tsuda Y,Wakiyama H,Amemiya T. Ocular injury caused by an air bag for a driver wearing eyeglasses. Jpn J Ophthalmol,1999;43:239240

  3贺翔鸽.机械性眼创伤的定义、分类和伤情判别.中华创伤杂志,2001;17:251252

  4 May DR,Kuhn FP,Morris RE,Witherspoon CD,Danis RP,Matthews GP,Mann L. The epidemiology of serious eye injuries from the United States eye injury registry. Graefes Arch Clin Exp Ophthalmol,2000;238:153157

  5张安民,周爱意,左冰.陕西省汉中地区眼外伤临床分析.国际眼科杂志,2006;6(4):959960

  6王正国.道路交通伤研究进展.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2;4:25

  7 Brouzas D,Charakidas A,Papagiannakopoulos D,Koukoulomatis P. Elastic cordinduced ocular injuries. Injury ,2003;34:323326

  8郭青,李晓红.交通伤致严重视力损伤176例救治分析.创伤外科杂志,2005;7:307

(来源:互联网)(责编:duzhanhui)

下一条: 没有了
更多关于(眼睛,中华眼科在线,,眼科,眼外伤)的信息
  热门图文

个性酷女时髦中性眼妆

冬季最动人美丽落叶眼

梦幻魅力洋娃娃烟熏妆

五种果汁帮助你击退黑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