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前沿动态 → 研究进展 → 正文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脉络膜新生血管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估

http://www.cnophol.com 2009-4-2 14:12:46 中华眼科在线

  1.2.2脉络膜血管铺片检查

  分别于光凝后7,14,21和28d各取1只大鼠,100g/L水合氯醛麻醉大鼠后,将大鼠仰卧位固定,于胸骨中线左侧2~3mm剖开胸腔,防止过多出血。迅速剪开肋骨,打开横隔膜,暴露心脏。小心将23号头皮针刺入左心室,剪开右心房排液,缓慢但持续经心脏注入含肝素钠生理盐水10mL,此后,改为0.1mol/L PBS (pH7.4)灌注,当多数血液已流出、流出液不见血色(约300mL/kg)后,改成用FITCD乳酸盐林格氏液20mL(内含FITCD 100mg,明胶2g)缓慢灌流固定大鼠。大鼠四肢及尾部出现肌肉颤动,表示灌流成功。灌流结束时,大鼠僵硬。摘除眼球后避光置于冰块冷冻10min,此后避光保存固定于40g/L的多聚甲醛中1h,显微镜下沿赤道部打开眼球,去除眼前节,小心揭除神经视网膜层,获得视网膜色素上皮层(RPE)一脉络膜一巩膜复合体标本,做4~6条放射状切开后将RPE面向上放置在载玻片上。乙醇脱水,二甲苯透明。利用激光共焦荧光显微镜对RPE脉络膜一巩膜复合体进行观察和测量。以488nm激光激发样品,收集530nm荧光信号。计算机采集数字图像(软件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 Fluoview Version 4.3)。

  1.2.3病理学检查

  大鼠于FFA检查后2d过量麻醉处死,立即摘除眼球,置于40g/L多聚甲醛磷酸盐缓冲液固定24h。经梯度乙醇脱水、透明、浸蜡、石蜡包埋,平行于角膜至视盘的矢状位连续4μm切片切至激光斑处。常规HE染色。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采用SP法染色,AEC显色,经苏木素复染后封片。兔抗人Ⅷ因子多克隆抗体的工作浓度为1∶50。着色部位为胞质呈紫红色染色。

  1.2.4 CNV判定

  取造影晚期像(FFA>5min)观察CNV形成渗漏情况。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计算每个时间点CNV的荧光素渗漏积分面积。CNV厚度通过光镜200倍视野下取连续切片中CNV区域内色素上皮层至视网膜内最高点的最大距离,每个时间点取20张切片进行测量,取平均值。
   
  统计学分析:ImagePro Plus 6.0图像分析系统对FFA荧光素渗漏、脉络膜铺片CNV面积和厚度进行测量。所得数据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 SPSS 13.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方差齐性检验后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其均数的两两比较用SNK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意义。

  2结果

  2.1眼底彩照和FFA观察

  氪激光光凝BN大鼠视网膜时,光凝斑中央可见气泡形成,光凝后即刻光凝斑部呈强浓白,外围灰圈,视网膜水肿 (图1A)。有时视网膜内层或视网膜下少量出血。正常BN大鼠FFA,视网膜血管充盈呈放射状,脉络膜血管充盈并融合成弥漫的背景荧光,无荧光素渗漏。光凝后 7d,光凝区FFA早期即出现荧光素渗漏,晚期渗漏呈圆盘状 (图1B)。光凝后 14d,光凝区可见荧光素渗漏增加。光凝后 21d,光凝区可见更多的荧光素渗漏,荧光强度也进一步加强达高峰(图1C)。光凝后28d,荧光素渗漏程度与21d相比略有减少。7d时CNV渗漏面积为38674.8,为最少;21d时为91457.19,达高峰。光凝后7d与14,21和28d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21d时渗漏最多,但14d和28d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表1)。表1  光凝后不同时间荧光素渗漏面积和CNV厚度(略)

  2.2脉络膜血管铺片观察

  激光共焦扫描显微镜下见光凝后7d在光凝斑边缘及光凝斑中心的深部脉络膜血管可见FITC显影(图2A),光凝后21d见光凝斑深部明显CNV来源于深部脉络膜血管,朝向视网膜神经层生长,CNV与周围的脉络膜比较呈网状高荧光斑(图2B)。但CNV的面积因背景荧光明显,故测算不准确。

  2.3 HE染色结果

  正常BN大鼠眼视网膜及脉络膜各层组织结构清晰、完整。实验眼光凝后7d光斑处RPE层和Bruch膜明显破坏,外核层破坏或缺损,内核层排列紊乱,视网膜水肿,增生细胞自脉络膜穿过破损的Bruch膜和RPE层向视网膜内层增生,形成早期的CNV,呈纺锤形,CNV厚度为39μm,其中可见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迁移增生的RPE细胞(图3A)。光凝后14d CNV进一步增生,CNV厚度为53μm,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减少,成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增多,RPE细胞迁移增生包绕新生血管。此后,CNV进一步增生,至21d达到高峰,CNV厚度为55μm,但21d时CNV厚度与14和28d相比无明显变化(图3B,表1)。

  2.4 CNV中Ⅷ因子相关抗原表达

  Ⅷ因子标记用于显示血管内皮细胞的迁移增生和新生血管的形成。正常视网膜内核层微血管及神经纤维层大血管、脉络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可见Ⅷ因子抗原染色呈紫红色,其他部位无阳性表达。光凝后7d光凝区视网膜下间隙散在阳性染色细胞(图4A),光凝后14d光凝区视网膜下阳性染色细胞逐渐增多至21d时,已经可见阳性细胞围成管腔(图4B)。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来源:首席医学网)(责编:zhanghui)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下一条信息: 没有了
  • 更多关于(眼睛,中华眼科在线,氪激光,脉络膜新生血管,动物模型)的信息
      热门图文

    击破黑眼圈和干纹4大法

    魅力眼妆“眼”绎“睛

    扮俏完美双睫 简单刷出

    秘黑线条如何打造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