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应用IOLMaster对国人正常眼轴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进行眼生物测量,比较SRK Ⅱ公式、SRK/ T公式、Holladay 1公式、Hoffer Q公式和Haigis公式对手术前人工晶状体预期屈光度计算的准确性,从而指导各公式临床应用。方法:选择门诊及住院正常眼轴(22.0~24.5mm)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72例(72眼),使用德国Zeiss IOLMaster进行眼生物测量。由同一术者完成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后房型三片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人工晶状体植入囊袋内,无手术并发症。手术后3mo由同一检查者进行裂隙灯及检眼镜检查、电脑联合散瞳检影验光,确定术后实际屈光度。比较SRKⅡ公式、SRK/ T公式、Holladay 1公式、Hoffer Q公式和Haigis公式在正常眼轴长度组中的屈光度预测值与术后实际屈光度差别。结果:Haigis公式与其他各公式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公式间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各公式预测误差<0.50D的例数比较SRK/ T公式与SRKⅡ公式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除Haigis公式外其他4种人工晶状体屈光度计算公式对正常眼轴老年白内障患者术后屈光度预测的影响无明显差异,其中SRK/T公式预测误差较小的几率大于SRKⅡ公式。
【关键词】 白内障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人工晶状体 IOLMaster
0引言 白内障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 IOL)植入术发展至今,随着手术技巧的不断完善和IOL的不断推陈出新,目前逐渐向屈光修饰性手术方向发展[1],这要求术前更准确的IOL屈光度的计算,从而在术后达到术前预想的屈光状态。IOL屈光度预测依赖于准确的眼生物测量、角膜屈光度测量、人工晶状体位置以及选择适当的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2,3]。自从上世纪六十年代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开始应用于临床,并不断推陈出新,各国学者多年来都在进行对其准确性的研究,对各个公式的适用条件及准确性比较,目前尚无明确定论。现代白内障手术已要求较好的术后裸眼视力,这需要人工晶状体屈光度计算的高度准确性。近年来,Zeiss IOLMaster应用于临床,其采用“部分相干干涉测量法(PCI)”和非接触方式[4],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及准确性,优于传统A型超声测量仪,提高了眼生物测量的准确性[47],应用IOLMaster对国人进行眼生物测量,比较各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的准确性研究目前仍少见报道。我们术前使用IOLMaster替代传统A型超声测量仪对国人正常眼轴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进行眼生物测量,比较SRK II公式、SRK/T公式、Holladay 1公式、Hoffer Q公式和Haigis公式的准确性,最大限度地避免了由于测量误差所导致的屈光度误差,更接近各公式准确性比较的真实性。
表1 五种公式的屈光度误差值(略)
表2 五种公式的屈光度误差值比较(略)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2007/2008年在我院眼科就诊并行常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IOL植入的患者72例(72眼)。年龄55~80岁;经散瞳裂隙灯检查晶状体混浊确诊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不伴有角膜疾病、高眼压、色素膜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等;术前使用Zeiss IOLMaster进行眼生物测量,且测量信噪比(SNR)≥2.0;术前眼轴长度(AXL)≥22.0mm,并且AXL≤24.5mm;角膜曲率为43.00~47.00D,术前散光≤2.00D;由同一术者完成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后房型三片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人工晶状体植入囊袋内;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无角膜水肿、黄斑水肿及眼底出血等情况发生;术后视力(裸眼)>0.3。病例排除标准:屈光性手术后者;手术前IOLMaster测量信噪比(SNR)<2.0者;植入多焦点与可调节人工晶状体者;手术前后手术源性散光变化>1.25D。
1.2方法 手术前常规行裂隙灯及检眼镜、眼压及眼B 超检查,使用IOLMaster进行眼生物测量,测定术前眼轴长度、角膜屈光度、前房深度,选择可靠值。术后3mo由同一检查者进行常规行裂隙灯及检眼镜、眼压及眼B超检查,进行电脑联合散瞳检影验光 (术后电脑验光选择人工晶状体眼模式),确定术后屈光度(以球镜当量记录,SE),并与预期屈光度进行比较,其差值即屈光度计算误差。手术于表面麻醉下进行,在患者右上方做透明角膜缘切口,连续环形撕囊,直径5~6mm,水分离,根据核硬度不同,分别采用divided and conquer, phaco chop或stop and chop方法行晶状体核乳化,注吸抽出残余皮质,植入囊袋中软性后房型三片式人工晶状体,伤口不缝线自行闭合。术后给予典必殊眼药水滴眼4~6次/d,隔日晚用复方托吡卡胺眼药水散瞳l次,持续1mo。 统计学分析:将各例IOL 植入眼的术前眼轴长度、角膜屈光度、前房深度及植入的IOL常数(A 常数)和屈光度数输入IOLMaster,通过仪器内存的SRKⅡ公式、SRK/ T公式、Holladay 1公式、Hoffer Q公式和Haigis公式软件可自动计算出相应的预期术后屈光度,预期术后屈光度与术后实际测得的屈光度之差,即屈光度计算误差值。应用SPSS1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应用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并进行两两比较,以P<0.05作为有统计学意义检验标准。分别对各公式预测误差<0.50D,<1.00D及预测误差1.00~2.00D之间的例数进行行×列表χ2检验,以P<0.05作为有统计学意义检验标准。对各公式预测误差<0.50D的例数进行多个样本率间的多重比较。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