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守志
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眼科
一、透明晶状体手术
近年来,随着现代显微手术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提高,特别是超声乳化手术技术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技术的成熟,摘除透明晶状体矫治高度近视重又引起人们重视。从已发表的临床总结的结果来看,手术后视力恢复、正视化程度、并发症发生率等几个方面均达到满意效果。大多数专家强调超声乳化手术在摘除透明晶状体以矫治高度近视中的重要作用,谓之有视力恢复快、对角膜曲率影响小、可减少手术源性散光、手术后远期屈光状态稳定等优点。然而,尚有相当一部分人对摘除透明晶状体矫治高度近视持怀疑态度,主要集中在易产生并发症这一点上。在肯定摘除透明晶状体矫治高度近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同时,也必须指出它的不足甚至是潜在的危险因素。目前尚不能将摘除透明晶状体矫治高度近视的方法,作为常规屈光手术加以提倡和推广是有道理的。
二、有晶状体眼屈光性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同透明晶状体摘除术相比,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最大的特点是保留手术眼的正常调节功能。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由于人工晶状体紧贴生理虹膜和晶状体,其主要的临床问题是容易引起瞳孔相对性阻滞和白内障的发生;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明显减少了这些问题的发生,但仍然存在同一般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所面临的所有问题,比如人工晶状体对角膜内皮的损伤和术后眼压升高等。虹膜支持型人工晶状体植入虽然比较好的解决了以上问题,但术后容易脱位也不容忽视。
同目前其他屈光性矫正手术比较,PRI的最大优点是可预测性和手术操作的可逆性。此外,手术操作的复杂性、术后视力恢复、可保留有效的调节等方面都具有一定优势。然而,需要指出的是,PRI的手术并发症、安全性等方面还需要长期的临床观察加以证实,还不提倡将其作为常规手术方法加以推广。目前仅适合于技术非常熟练的术者,对于适应证的选择,要充分考虑患者对双眼视要求的迫切性和社会伦理学的可承受性。
三、可调节人工晶状体植入
可调节人工晶状体的袢可作屈伸,当囊袋完整且睫状肌功能正常,光学部可随袢的屈伸而前后移动。即当看近时,睫状肌收缩,悬韧带松弛,光学部前移远离节点;看远时,睫状肌舒张,悬韧带拉紧,光学部后移接近节点。就是这样通过人工晶状体前后移动,改变光学平面与节点的距离,以发挥调节作用。
可调节人工晶状体手术,弥补了传统人工晶状体不能调节的缺陷。但仅仅依靠有限的前后移动,所发挥的调节幅度是相当有限的。据临床观察结果表明,手术后平均调节为1.61D,显然还达不到满意的程度。此外,这种调节并非通过改变晶状体厚度来实现,属于“拟调节”范畴。探讨通过改变人工晶状体厚度实现调节的研究正在进行当中,相信不远的将来,有真正调节作用的人工晶状体一定会被应用到临床。
保证有调节功能的前提,是必需保留完整的囊袋和人工晶状体的正确位置,因此要求手术更加精细和严谨,以尽可能避免手术干扰因素。术后炎症反应所致的瞳孔粘连、人工晶状体偏心移位等,将明显影响手术效果。手术前如存在晶状体悬韧带断裂、松弛及其它影响因素,则不适于行此手术。
声明:本站独家报道,转载须标明来源“中华眼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