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前沿动态 → 研究进展 → 正文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兔眼IPE与RPE细胞膜表面K-NPPase酶组织化学的电镜图像分析

http://www.cnophol.com 2009-7-1 10:34:23 中华眼科在线

    作者:王海瑛,刘哲丽

    【摘要】  为了探讨自体虹膜色素上皮细胞(IPE)能否代替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移植到视网膜下腔执行物质转运功能,对兔眼IPE与RPE细胞膜表面的Na+,K+-ATPase采用K-NPPase酶组织化学技术进行定位和分析比较。

    方法:家兔12只,取IPE和RPE组织固定,配制孵育液后进行K-NPPase酶组化孵育,制成电镜标本,采集图像,利用Metamorph/DP10/BX51系统进行分析。随机选取IPE细胞膜以及RPE细胞顶端相邻K-NPPase颗粒两点间的距离进行测量。计算每组样本的均值±标准差(x ±s ),进行成组设计材料的t检验。

    结果:有色素组与无色素组汇总后的IPE细胞膜上K-NPPase颗粒的距离平均值40.16±1.19nm,RPE顶端微绒毛细胞膜上K-NPPase颗粒的距离平均值为41.07±1.78nm,两者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0.5>P >0.2)。

    结论:兔眼IPE细胞膜表面与RPE细胞顶端微绒毛膜表面均有Na+,K+-ATPase分布,采用K-NPPase酶组化电镜观察到的兔眼IPE细胞与RPE细胞可能具有相似的物质转运功能。

    【关键词】  虹膜色素上皮细胞

    0引言

    近年来,随着视网膜玻璃体手术技术和细胞培养技术的成熟,通过自体色素上皮细胞移植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ARMD),提高和挽救ARMD患者的视力成为可能。由于虹膜色素上皮细胞(IPE)与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有相同的组织来源,且取材容易,人们寄希望于通过自体IPE细胞移植来重建视网膜光感受器复合体的结构与功能。大量报道也证明了IPE细胞与RPE细胞具有相似的吞噬功能[1-4]、摄取和贮存维生素A的功能[5]及产生细胞外间质的功能[6],但是关于二者物质转运功能的量化比较研究甚少。我们通过钾依赖性对硝基苯磷酸酶(K-NPPase)组化方法[7]显示IPE与RPE细胞膜表面的钠钾ATP酶(Na+,K+-ATPase),对二者的物质转运功能进行量化分析比较,为进一步阐述IPE代替RPE自体移植的可行性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健康有色素家兔与白色家兔各6只,由中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部提供,质量2.5~3.0kg,平均兔龄6mo,雌雄不限。成组设计为有色素组12眼和无色素组12眼;有色素组和无色素组又分别分为IPE组和RPE组各12例。耳缘静脉注射5.0mL空气处死后,无菌操作下摘取家兔双眼球。用40g/L多聚甲醛和5g/L戊二醛混合液(含60g/L蔗糖)球内灌注及浸泡固定,4℃,45min,将组织切成2mm×4mm的薄块。

    1.2方法  K-NPPase酶组化孵育液配制[7]:于1mol/L甘氨酸—KOH缓冲液(pH=9.0)中加入左旋咪唑6.02mg及对硝基苯磷酸(Mg盐)24mg,充分混匀溶解,慢慢滴入DMSO 2.5mL(a液)将枸橼酸铅溶于50mmol/L的KOH溶液中配成4.0mmol/L浓度的溶液,摇匀使之溶解(b液)。将所配制的枸橼酸铅-KOH溶液(b液)缓慢滴入a液中,最终孵育液呈半透明微绿色。K-NPPase酶组化孵育:将组织薄块浸入孵育液中,置于37℃温箱中,孵育40~50min。将孵育后的组织薄块用100mmol/L二甲砷酸缓冲液洗涤5min;置于10g/L锇酸—100mmol/L二甲砷酸缓冲液中固定30min;用100mmol/L二甲砷酸缓冲液冲洗2次,各5min;依次用梯度乙醇脱水,再用纯丙酮浸30min 2次;环氧树脂(Epon812)浸透、包埋、聚合;切半薄切片后在光镜下定位,修块;超薄切片70nm,醋酸双氧铀电子染色10min,烘干;电镜观察,拍照。采用Metamorph/DP10/BX51系统分析电镜照片。随机选取IPE细胞膜上K-NPPase的阳性颗粒以及RPE细胞顶端和ROS相接的微绒毛上的阳性颗粒相邻两点间的距离进行测量。

    统计学处理:计算每组样本的均值±标准差(x±s,95%可信区间),分别对有色素组和无色素组的IPE组与RPE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最后再对总的IPE组和RPE组进行t检验。

    2结果

    电镜下RPE细胞顶端伸出大量微绒毛包绕ROS,沿绒毛膜处可见K-NPPase颗粒沉积(图1);IPE细胞之间有许多微绒毛互相交叉盘绕,在其表面可以见到大量K-NPPase颗粒沉积,沿细胞膜成行排列位于细胞质侧(图2)。这两种组织与其它未被K-NPPase着染的组织相比,定性观察结果呈明显阳性。有色素组与无色素组汇总后的IPE细胞膜上K-NPPase颗粒的距离平均值40.16±1.19nm,RPE顶端微绒毛细胞膜上K-NPPase颗粒的距离平均值为41.07±1.78nm,两者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0.5>P>0.2,表1)。

    图1 ①视杆细胞外节;②RPE细胞顶端;③微绒毛膜表面的K-NPPase沉积颗粒,醋酸双氧铀染色×35 000

    图2 IPE细胞纵横交错的微绒毛边缘可见成排的K-NPPase沉积颗粒,醋酸双氧铀染色×35 000

    3讨论

    Schraermeyer等[8]应用酶联免疫细胞组织化学观察体外培养的IPE细胞具有Na+,K+-ATPase活性,但这只是定性观察结果。众所周知在RPE细胞顶端微绒毛膜上也存在Na+,K+-ATPase[9],我们希望通过一种量化的方法比较二者的差异。Mayahara等[7]开发的钾依赖性对硝基苯磷酸酶(K-NPPase)组织化学方法,K-NPPase在钾离子存在的情况下,能水解对硝基苯磷酸,这个反应可以被Na+,K+-ATPase的特异性抑制剂奎巴因所抑制,而且在高倍电镜下K-NPPase的反应产物位于细胞膜的细胞质侧,这与Na+,K+-ATPase脱磷酸反应过程中磷酸释放的方向一致,更进一步说明K-NPPase是Na+,K+-ATPase中钾离子依赖性脱磷酸反应部分。K-NPPase在视细胞内节盘膜表面呈清晰排列(图3)代表了Na+,K+-ATPase的分布,是光感受器进行正常光电化学反应的前提与基础[10]。我们通过K-NPPase组织化学方法来显示正常生理状态下IPE与RPE细胞膜表面的Na+,K+-ATPase的活性分布,并创造性的通过Metamorph系统测量电镜图像中K-NPPase沉积颗粒的距离,对其分布密度进行量化评价、分析比较。

[1] [2] 下一页

(来源:互联网)(责编:xhhdm)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下一条信息: 没有了
  • 更多关于(眼睛,中华眼科在线,虹膜色素上皮细胞)的信息
      热门图文

    黑眼圈超详细解决方案

    让眼睛抓住青春“不放

    今夏最抢镜的火辣活力

    学化性感眼妆让诱惑电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