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近视眼与AC/A率关系的研究
眼视光学杂志 2000年第1期第2卷 论著
作者:邸保忠
单位:邸保忠(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医院浙益眼科中心,杭州,310003)
关键词:AC/A率;近视眼;对比研究
摘 要:目的:研究青少年近视眼与AC/A率的关系。方法:用隐斜计测定144名学生的AC/A率。结果:近视眼各组AC/A率的平均值高于非近视组,并且随近视度增加有增高的趋势。结论:高的AC/A率反映了未矫正的近视眼调节与集合的不协调。
分类号:R77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801(2000)01-0038-02
A study on AC/A ratio in juvenile myopes
DI Bao-zhong.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Medical College,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03)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C/A ratio and myopia in juvenile myopes.Methods:The AC/A ratio was measured with a phorometer in 144 pupils aged from 12 to 15.Results:The AC/A ratio is higher in the myopic groups than in the nonmyopic group and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myopic diopter.Conclusion:The high AC/A ratio reflects the incoordination between accommodation and convergence in uncorrected school myopse.
Key words:myopia; AC/A ratio ▲
近视眼调节与集合的关系已有一些报告,但近视眼调节性集合与调节的比率(AC/A ratio)的研究较少。笔者测量了不同近视度青少年学生的AC/A率,并与非近视组相比较,以了解近视眼AC/A率的变化。
1 材料和方法
1.1 对象 本实验对象为中学生,年龄12~15岁,符合下列条件:①全部对象在睫状肌麻痹下检影验光,屈光度在+0.75D~-6.00D之间,散光小于或等于0.50D,屈光参差小于1.00D;②裸眼或矫正视力在1.0以上;③外眼和眼底无异常发现;④近期没有服用影响调节和集合的药物。本组共144例,按屈光度每增加-1.00D分为一组,共分七组,+0.75D组23例,-0.25D组26例,-1.25D组29例,-2.25D组25例,-3.25D组19例,-4.25D组12例,-5.25D组10例。
1.2 方法 ①一般检查和验光:全部对象用1%cyclogyl点眼两次,一小时后检影验光,并检查屈光间质和眼底,1周复验;②AC/A率测定:用美国生产的AO隐斜计按梯度法测定AC/A率,视标为一直径6mm的圆形光斑,中心有一个近视力表1.0的E字,以便检查时稳定调节,视标在隐斜计中央正前方33cm处,受试者右眼前为水平位的Maddox杆,左眼前为旋转三棱镜。首先测定戴矫正镜片时的隐斜度△1,然后镜片架上再加一个-2.00D的球镜片,再测此时的隐斜度△2。按公式AC/A率=计算,此时D为2D,AC/A率的单位是△/D。
1.3 统计学处理方法 各组AC/A率平均值的差异,采用方差分析。组与组之间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
2 结果
2.1 各组AC/A率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见附表。从附表可以看出,AC/A率的平均值随近视度增加有升高的趋势,除-0.25D组外近视各组AC/A率平均值都高于+0.75D组,经方差分析,各组AC/A率平均值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F=13.99,P<0.01)。-3.25D及以上各组与+0.75D组、-0.25D组、-1.25D组之间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9.21,8.88,6.90,8.55,8.22,6.25,7.90,7.57,5.60,P<0.01)。-2.25D组与+0.75D组和-0.25D组之间的差异也有非常显著性(q=5.59,5.26,P<0.01),-2.25D组与-1.25D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q=3.30,P<0.05),其余各组间的差异统计学上无显著性 (P>0.05)。一般认为,AC/A率的正常值范围是3-5△/D,本实验的-3.25D以上各组AC/A率的平均值都大于5△/D。
3 讨论 有关近视眼与AC/A率关系的报告比较少,Manas[1]1955年曾提到近视眼与较高AC/A率的关系。Ogle[1]1957年测定AC/A率的对象中有15人是近视,21人是远视,他分析了这些人的资料后认为,近视和远视程度与AC/A率的大小没有明显相关,但把近视和远视分开统计,高的AC/A率与近视,低的AC/A率与远视的关系是显著的(P<0.01),但是按近视程度分组并与非近视组相比较来研究AC/A率尚未见报告。
本实验结果显示,-6.00D以下近视的青少年,AC/A率随近视度增加有升高的趋势,这与Ogle的结论不相同,其原因可能是对象不同,他的对象是成人,我们的对象是青少年。另外他的样本较小,近视只有15人难以按近视度分组。如何解释本实验结果,我们尚不完全清楚,目前对AC/A率的产生和它的稳定性尚有不一致的看法,主要有三种观点[2],第一种观点认为,调节性集合与调节的关系是灵活可变的,是一种天后形成的条件反射。第二种观点认为,这是一种固定不变的关系,完全是遗传决定的。第三种认为,这种关系既有遗传的作用,也有后天获得的成分;既相对稳定,又有一定的可变性,在儿童时期这种变动尤为活跃,随年龄的增长AC/A率变得比较稳定,但到中年后仍有一定的可变性。本实验结果表明,AC/A率与近视有明显关系,而这些学生原来均没有近视,是后来才发生近视的,所以我们推想AC/A率不是先天就决定了的。但近视眼AC/A率增加的机理还不清楚,Chin[3]在分析睫肌麻痹剂使AC/A率增加的机理时认为,睫状肌麻痹使产生单位调节需要较强的神经冲动,由于调节和集合的交互神经支配导致AC/A率的增加,这可能是中枢性原因产生的结果。Parks[4]分析了内斜和外斜儿童的AC/A率后指出,高的AC/A率在内斜是发病原因,而在外斜是一种代偿,可以帮助减少外斜。他又报告,近视患者首次戴矫正眼镜时有相当程度的内隐斜,但几周后就消失了,他认为这是一种适应现象。因此我们认为,青少年近视患者AC/A率的增加可以看成是一种适应现象。近视的人不戴矫正眼镜看近时,较小或不需要调节,为保持双眼单视必须有足够的集合运动,长期较少的调节与较多的集合同时存在,就会在二者之间产生新的条件反射来适应这种情况,造成AC/A率的增加。本实验的对象基本是不戴眼镜或只是偶尔才戴一下眼镜的学生。因而我们认为,未矫正的青少年近视患者AC/A率的增加是对调节和集合不协凋的一种适应,反过来说,高的AC/A率是未矫正近视眼调节和集合不平衡的一种表现。所以,从调节和集合平衡的角度出发,青少年近视以采用正确的光学矫正为好。
作者简介:邸保忠(1944-),男,河北抚宁人,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副教授,硕士,1995年赴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眼科中心研修,主要从事眼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
参考文献:
[1]Ogle KN,Martens TG.On the accommodative convergence and the proximal convergence[J].Arch Ophthalmol,1957,57(5):702-715.
[2]Christoferson KW,Ogle KN.The effect of homatropine on the accommodation-convergence association[J].Arch Ophthalmol,1956,55(6):779-791.
[3]Chin NB,Breinin GM.Ratio of accommodative convergence to accommodation,accommodative strabismus[J].Arch Ophthalmol,1967,77(6):752-756.
[4]Parks MM,Washington DC.Abnormal accommodative convergence in squint[J].Arch Ophthalmol,1958,59(3):364-3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