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勇,叶应嘉,唐亮,喻长泰 作者单位:武汉爱尔眼科医院,湖北 武汉 430063
【摘要】 目的 比较亲水性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与硅凝胶IOL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9例(209眼)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A组(93眼)植入亲水性丙烯酸酯Akreos Adapt IOL,B组(116眼)植入SoFlex SE三体型硅凝胶IOL。观察两组IOL的植入性能、术中并发症、术后视力、前房反应和IOL表面色素沉着、IOL位置、后囊混浊程度,随访时间>12个月。结果 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8,P>0.05)。两组前房闪辉均较轻(+~++)。IOL表面沉积物的发生率:A组3眼(占3.26%),B组13眼(占1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并发症:Akreos Adapt组无异常情况,SoFlex SE三体型硅凝胶组发生IOL襻变形2例,襻脱落1例。术后并发症:Akreos adapt组发生1例IOL脱位入玻璃体腔中,该患者术中后囊破裂,IOL植入睫状沟内,于术后第1个月IOL脱入玻璃体腔中,其余植入囊袋内的Akreos Adapt IOL未发生移位,居中性良好。SoFlex SE组发生1例IOL襻移位入前房内,1例IOL光学部移位形成瞳孔区夹持。后囊混浊程度:A组(占9.68%)与B组(占15.52%)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硅凝胶IOL相比, Akreos Adapt IOL植入操作更容易,并发症更少,炎症反应更低,且具有良好的居中性和稳定性,临床应用疗效满意。
【关键词】 晶体,人工;丙烯酸酯;硅凝胶
自从1949年Ridley医生成功植入了世界上第一枚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之后,IOL的材料及制作工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目前已有多种型号、多种材料的IOL用于临床。Akreos Adapt IOL是一款亲水性丙烯酸酯IOL,其稳定的居中性和抗眩光能力为患者提供良好的视觉功能[1]。我院从2004年开始临床应用,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连续收集2005年8月至2007年8月在我院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IOL植入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排除角膜变性、青光眼、葡萄膜炎、内眼手术后的患者。其中随访资料完整且随访时间达半年的患者209例(209眼),年龄为51~92岁,平均为(67.4±9.3)岁。其中93眼植入四襻固定一体型亲水性Akreos Adapt丙烯酸酯IOL(A组),116眼植入SoFlex SE三体型硅凝胶IOL(B组)。A、B组的年龄、核硬度、术前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手术方法 全部患者均行标准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IOL囊袋内植入术,均由同一名术者完成。做3 mm透明角膜切口和辅助切口后,连续环形撕囊,直径为5~6 mm。采用囊袋内原位劈核技术,晶状体核被劈为多个碎片后分块乳化吸出,应用灌注/抽吸将残余晶状体皮质吸除干净,抛光后囊膜,植入IOL。清除黏弹剂后, 向主切口角膜层间注水,检查切口水密后完成手术。
1.3 观察指标 术后随访时间>12个月。术中指标包括两组IOL的植入性能和术中并发症。术后指标包括:术后第1天、第1周、第1个月及第6个月检查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 visual activity,BCVA,采用国际标准对数视力表)、前房反应和IOL表面色素沉着、IOL位置。术后第1年采用数字化裂隙灯采集后囊混浊(posterir capsular opacification,PCO)图像,并按以下标准分析[2]:0级,后囊膜透明无混浊;1级,轻度混浊,可见散在上皮细胞薄片或微皱褶;2级,中度混浊,可见较厚的细胞片或纤维膜,眼底模糊;3级,重度混浊,可见致密的纤维膜或典型的Elschning珍珠样小体,眼底窥不清或已行后囊膜YAG激光。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软件为SPSS 11.5。比较两组术后BCVA采用R×C表的?字2检验,比较两组PCO采用秩和检验。
2 结果
2.1 术中植入性能及并发症 A组无异常情况。B组发生IOL襻变形2例,襻脱落1例。
2.2 术后视力 术后A、B组BCVA≥4.7的眼数见表1,经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8,P>0.05)。
2.3 前房闪辉和IOL表面沉积物 两组前房闪辉均较轻,+~++,通常术后1周内消失。IOL表面沉积物的发生率:A组3眼(3.26%),B组13眼(11.21%),行Pearson ?字2检验,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6,P<0.05)。
2.4 IOL位置 术后A组发生1例IOL脱位入玻璃体腔中,该患者术中后囊破裂,IOL植入睫状沟内,于术后第1个月IOL脱入玻璃体腔中;其余植入囊袋内的Akreos adapt IOL未发生移位,居中性良好。B组术后第3天,1例术眼被碰撞,术眼浅前房,IOL一侧襻移位入前房内;术后3个月,1例前囊膜收缩机化,IOL光学部移位形成瞳孔区夹持。
2.5 后囊混浊程度(见表2) 在随访期间内,A、B组后囊混浊发生例数分别为9眼(占9.68%)和18眼(占15.52%),两组后囊混浊程度排序后行秩和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37,P>0.05)。在混浊形态上均以后囊皱褶(1级混浊)为主,A组1级混浊为6眼(占6.45%),B组1级混浊为16眼(占13.79%)。
3 讨论
目前临床使用的折叠式IOL的制造材料主要有硅凝胶类、水凝胶类以及新型亲水或疏水性丙烯酸酯类。水凝胶IOL数年后可能发生混浊,透明度降低,目前较少应用[3]。
亲水性丙烯酸酯材料制成的人工晶状体具有以下特性:相对亲水的晶状体表面使得组织相容性极佳,有很好的柔性表面,因此在折叠状态植入过程中,晶状体表面不会改变和损伤,较少发生异体反应,因而细胞沉积率低,尤其适用于炎症或糖尿病并发的白内障[4]。我们的研究也可以看出,亲水性丙烯酸酯组(A组)IOL表面沉积物的发生率显著低于硅凝胶组(B组)。其次,与疏水性丙烯酸酯相比,亲水性丙烯酸酯屈光指数较高,因而眩光、光晕现象较少[5]。
折叠型IOL柔软易折,并具有一定的弹性,可经小切口植入眼内,减少了手术导致的角膜散光,切口愈合快,有利于患者迅速恢复正常生活。但与质硬而不易变形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非折叠型IOL相比,折叠型IOL刚性小、支撑力差而不易固定。在外力作用下,如囊膜纤维增生收缩时,容易在囊袋内发生变形、倾斜、偏离中心、甚至脱出囊袋。因IOL倾斜/或偏心所产生的散光和像差可影响成像质量,导致眩光、散光、视物晕轮等症状,从而影响视功能[6]。本研究中SoFlex SE硅凝胶组术后就有2例IOL移位脱出囊袋内,而所有植入囊袋内的Akreos Adapt IOL术后未发生移位。因为Akreos Adapt IOL的光学部位通过四个襻的形状设计最大限度地充满囊袋内空间以适应囊袋的收缩力,居中性更佳,且晶状体囊袋的直径会随着眼轴长度的增加而增加。Akreos Adapt IOL在不同的屈光范围有不同的直径,10.5~11 mm不等,使IOL适合于不同大小的囊袋。此外,SoFlex SE三体型IOL的襻为PMMA,刚性大,在装入推助器时若安装不到位可致襻变形甚至折断,在我们的临床观察中就有2例襻变形,1例襻折断。而Akreos Adapt IOL为一体型IOL的襻材料和光学部材料均为丙烯酸酯,襻牢固而柔软,展开缓慢,无襻变形、折断等相关并发症,亦可防止襻展开过快引起的囊袋损坏。但需注意Akreos Adapt IOL的襻较短且柔软,只适合在囊袋内植入。我们曾有1例高度近视患者,术中后囊膜局部破裂,IOL植入睫状沟内,术后1个月IOL坠入玻璃体腔内,考虑可能是晶状体襻支撑不稳,从后囊膜的裂孔中坠入玻璃体腔内。
在我们的临床观察中同时看出,后囊混浊程度A组低于B组,排序后秩和检验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考虑是因为我们的随访期为1年过短,有待收集更长期的随访资料。在后囊膜混浊形体上,SoFlex SE组IOL(13.79%)后囊膜皱褶程度高于Akreos Adapt组(6.45%),这与Akreos Adapt IOL四襻的设计使得囊袋受力均匀,优化的后表面和直角边缘设计可以充分与大囊袋接触有关,因而后囊膜皱褶较少。
综上所述,与硅凝胶IOL相比,亲水性丙烯酸酯IOL植入操作更容易,并发症更少,炎症反应更低,且具有良好的居中性和稳定性,临床应用疗效满意。
【参考文献】
[1] Mingels A, Koch J, Lommatzsch A, et al. Comparison of two acrylic intraocular lenses with different haptic designs in patients with combined phacoemulsification and pars plana vitrectomy[J]. Eye,2007,21(11):1379-1381.
[2] 岑洁,王于蓝,章玉群,等. 不同设计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3年后囊膜混浊的研究[J]. 眼视光学杂志,2007,9(1):14-16.
[3] 黄钰森,谢立信,宫华青,等. 水凝胶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远期混浊的研究[J]. 中华眼科杂志,2006,42(6):542-547.
[4] Abela-Formanek C, Amon M, Schauersberger J, et al. Results of hydrophilic acrylic, hydrophobic acrylic, and silicone intraocular lenses in uveitic eyes with cataract: comparison to a control group[J]. J Cataract Refract Surg,2002,28(7):1141-1152.
[5] Radford SW, Carlsson AM, Barrett GD. Comparison of pseudophakic dysphotopsia with Akreos Adapt and SN60-AT intraocular lenses[J]. J Cataract Refract Surg,2007,33(1):88-93.
[6] 王毓林,杨军,王毓琴,等. 应用PENTACAM三维眼前段分析仪对人工晶状体在眼内稳定性的研究[J]. 眼科学报,2006,22(2):119-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