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临床医学 → 经验交流 → 正文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继发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虹膜新生血管形成的冷凝治疗

http://www.cnophol.com 2009-8-11 11:17:57 中华眼科在线

  作者:黄金峰,金鑫,姚毅,王志军   

  作者单位:(100853)中国北京市,解放军总医院眼科

  【摘要】目的:评价单纯周边视网膜冷冻治疗继发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mopathy,DR)的虹膜新生血管形成(iris neovscularization,IN)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0301/200712收治的继发于DR的IN15例17眼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1例13眼,女4例4眼;年龄34~72(平均48.6)岁。手术方法为单纯周边视网膜冷冻。观察的内容包括裂隙灯下肉眼所见的虹膜新生血管消退情况,手术前后视力和眼压(IOP)的变化。结果:裂隙灯下虹膜新生血管均消退,17眼基线视力无明显改变,眼压基本稳定。观察期为3mo。结论:周边视网膜冷冻术可有效促使继发于DR的IN的消退,方法简单安全。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虹膜新生血管形成 冷冻治疗

  0引言

  虹膜出现新生血管,谓之虹膜新生血管形成(iris neovscularization, IN),多继发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视网膜中央静脉分支阻塞等眼底病变,约43%的IN与DR有关。IN可能会发展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 NVG),出现眼部疼痛等症状,且严重威胁患者基线视力。因此,一旦发现DR患者出现IN应及时进行处理。我们对在我院住院冷冻治疗的继发于DR的IN结果进行了回顾性总结。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200301/200712共收治继发于DR的IN 15例17眼,2眼为玻璃体晶状体切除手术后2mo内发现,4眼因治疗对侧眼NVG时发现, 11眼为白内障手术前和常规眼科检查时发现。病例中男11例13眼,女4例4眼,年龄34~72(平均48.6)岁。糖尿病病史10~21(平均16.7)a。IN患眼视力0.1~0.4(0.285±0.075),眼压12.8~22.6mmHg,裂隙灯下肉眼可见虹膜细小新生血管,房角镜检查未见或小部分小梁网有新生血管。分级采用Tauber[1]方法:虹膜表面分为3个区域记录,A:瞳孔缘;B:中央虹膜基质;C:虹膜根部及房角;房角镜下有周边虹膜前粘连记为D。用1~4来记录受累象限,如果虹膜或房角无IN或周边前粘连则记为0。具体如下:A1B1C0D0 7眼,A1B0C1D0 1眼,A2B1C0D0 4眼,A3B2C0D0 3眼,A3B3 C2D0 2眼。

  1.2方法

  患者平卧位,7.5g/L布比卡因和20g/L利多卡因(1∶1)4mL眼球后注射麻醉。角膜缘全周球结膜剪开,分离4条直肌并置牵引线。冷冻机温度设置60℃(DCSIII型冷冻机,北京欣明仁医疗器械技术有限公司),视网膜冷凝笔头于赤道前冷凝,每个象限冷凝2排7个点,每点结冰冷凝时间12s。术后给予局部消炎等对症处理。

  2结果

  术后眼压、视力均无明显变化。眼压:IN患者眼压无明显变化;视力:15例17眼视力均无明显变化(0.279±0.077,P>0.05);虹膜新生血管的消退情况:15例17眼虹膜红变眼行周边视网膜冷冻后10d内A1B1C0D0 7眼,A1B0C1D0 1眼,A2B1C0D0 4眼IN完全消退,A3B2C0D0 3眼术后15d内IN完全消退,A3B3C2D0 2眼术后3wk内IN完全消退;出院后随访3mo,17眼虹膜及房角无新生血管。后期治疗: 9眼3mo后行白内障手术,术后1mo根据眼底血管荧光造影结果酌情给予激光治疗。

  3讨论

  IN的发病是由于视网膜缺血缺氧所引起[2],多见于DR和其它视网膜血管性病变如视网膜静脉阻塞等[3]。虽然临床上也偶有裂隙灯下未见IN但眼压高而发现房角新生血管,诊断为NVG的病例,但多数病例为IN进一步发展至房角并覆盖或侵害小梁组织,造成眼压升高而引起典型的NVG表现[4]。一但IN发展成NVG,治疗的难度加大,且会严重威胁患者的基线视力。目前针对NVG和IN的治疗方法有多种,包括手术、激光、冷冻和药物等[57],其治疗机制为房水引流、破坏睫状体减少房水生成、减少和拮抗VEGF等新生血管生长因子等。但对IN的治疗,减少视网膜缺血和缺氧即可达到促使IN消退的目的。激光治疗受到屈光介质混浊的影响较大且对周边视网膜光凝困难,而周边视网膜冷冻治疗可很好避免这两方面的影响。本组经过单纯周边视网膜冷冻治疗17眼,术后10d内有12眼(70.5%)裂隙灯下IN消退,其余5眼均在手术后3wk内消退。观察期内,术后基线视力无变化、眼压稳定。本组临床治疗结果提示,单纯周边视网膜冷冻治疗继发于DR的IN的效果确切,操作简单,费用低,是促使IN消退防止NVG发生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 Tauber J, Lahav M, Erzurum SA. New clinical classification for iris neovascularization. Ophthalmology 1987;94(5):542544

  2戴惟葭,卢艳,郭丽.手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分析.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01;19(7):533

  3 Yamamoto K, Tsujikawa A, Hangai M, et al. Neovascular glaucoma after branch retinal artery occlusion. Jpn J Ophthalmol 2005;49(5):388390

  4孟然,邱辉,史铭宇,等.全周边视网膜及睫状体冷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12例.国际眼科杂志 2005;5(3):566568

  5 Nabili S, Kirkness CM. Transscleral diode laser cyclophotocoagu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neovascular glaucoma. Eye 2004;18(4):352356

  6 Parodi MB, Friberg TR, Pedio M, et al. 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 and photodynamic therapy for anterior segment neovascularization secondary to ischemic centr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 Ophthalmic Surg Lasers Imaging 2007;38(2):9499

  7 Kahook MY, Schuman JS, Noecker RJ. Intravitreal bevacizumab in a patient with neovascular glaucoma. Ophthalmic Surg Lasers Imaging 2006;37(2):144146

(来源:互联网)(责编:xhhdm)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下一条信息: 没有了
  • 更多关于(眼科,中华眼科在线,眼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虹膜新生血管形成,冷冻治疗)的信息
      热门图文

    一分钟和熊猫眼说拜拜

    林志玲教你拯救"绝望黑

    养出“媚眼”的七种对

    彩虹萤光眼妆缔造闪亮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ad推广
      图话健康
    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中国视力网中国眼网眼镜人久久眼科网华夏健康网健康863保健阿里医药眼科网首席医学网浙江眼科网
    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