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文献 → 正文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近视患者LASIK术后早期单眼调节幅度的变化观察

http://www.cnophol.com 2009-8-12 10:46:55 中华眼科在线

  【摘要】目的:观察近视患者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 LASIK)术后早期单眼调节幅度(amplitude of accommodation, AMP)的变化。

  方法:用LASIK治疗近视患者53例,根据等效球镜度数分为轻度、中度和高度近视组,所有被测者均进行规范的主觉验光,采用移近法在术前、术后1wk;1mo和3mo测量左眼调节幅度,所得结果输入SPSS11.0统计软件包。

  结果:LASIK术后1wk和1mo调节幅度明显低于术前AMP(P<0.05),术后3mo不同近视程度患者调节幅度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

  结论:不同近视程度近患者LASIK术后早期单眼调节幅度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即均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至术后3mo时AMP基本恢复到术前戴镜水平;LASIK手术对近视患者单眼调节幅度无明显不良影响。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近视;单眼调节幅度

  0引言
   
  单眼调节幅度作为调节参数的重要成分之一,是判断眼调节力大小最常用的指标,一直是近视眼研究的重点。随着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矫治近视广泛开展,各调节因素对LASIK术后效果的影响已经引起部分学者的关注,然而目前国内相关文献报道尚不多。本研究采用移近法观察了LASIK术后早期不同屈光度数近视组的单眼调节幅度的变化情况,旨在从调节的角度探讨部分患者选择LASIK手术的可行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我院近视眼准分子激光治疗中心200703/200711接受LASIK手术的近视患者53例,其中男24例,女29例,年龄19~35(平均22.13±5.27)岁,散光度数均<2.00D,排除屈光参差者。根据等效球镜度数分为轻度近视组15例 (<3.00D);中度近视组21例(3.25D~6.00D);高度近视组17例(6.25D~10.00D)。术前均经散瞳验光,术前最佳矫正视力视力≥1.0。常规检查远近视力、电脑验光及主觉验光、明/暗光瞳孔直径、瞳距、眼压、眼轴、角膜厚度检查,行角膜地形图检测,裂隙灯眼前节检查、散瞳眼底检查等。所有患者术前均为长期持续戴镜且双眼近视程度相同,屈光度稳定2a以上,排除其它眼部疾病、手术及外伤史,无全身结缔组织病变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术后全部患者裸眼视力≥1.0,屈光度数≤±0.50D。

  1.2方法

  1.2.1规范的主觉验光步骤  在电脑验光的基础上,用综合验光仪进行规范的主觉验光,其步骤包括:单眼初步最正度数之最佳视力(MPMVA);红绿测试;交叉柱镜确定柱镜的轴向和度数;确定最后球镜度数(再次MPMVA);再次红绿测试;双眼平衡;双眼红绿测试;最后确定终点屈光度。                

  表1不同屈光度组手术前后单眼调节幅度比较(略)

  aP<0.05,bP<0.01 vs 术前

  1.2.2测量单眼调节幅度  遮盖右眼,配戴全矫眼镜,选择比最佳近视力视标大1~2行视标(0.8),不断移近视标,被测者在看到视标模糊时马上报告,记录此时近视标离眼镜平面的距离,再次移近视标后将视标移远,让被测者看到清晰的视标后马上报告,记录此时近视标离眼镜平面的距离,两次距离的平均值即为调节幅度。本研究取调节幅度的屈光度数值,即距离单位为米的倒数。测量3次,取平均值。所有检查均由同一有经验的医师进行。

  1.2.3手术方法  使用美国VISX公司S4型准分子激光仪和法国Moria公司M2旋转式角膜板层刀,常规操作。
   
  统计学处理:所得数据均输入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t检验。

  2结果

  2.1单眼调节幅度的变化  LASIK术后1wk患者单眼调节幅度明显低于术前AMP值(P<0.01),术后1mo单眼调节幅度较术后1wk上升,但仍低于术前AMP(P<0.05),至术后3mo患者单眼调节幅度已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与术前AMP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 05,表1)。

  2.2不同屈光度组间AMP变化  术前高度近视组AMP比低度、中度近视AMP显著降低(P<0.05),术后1wk 三组AMP均有显著降低,以高度近视组AMP降低的幅度最显著,术后1mo 三组AMP较术后1wk有升高趋势,至术后3mo不同屈光度组间比较已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1)。

  3讨论
   
  众所周知,调节是人眼的重要功能之一,是由于晶状体前后屈光力的改变,从而改变眼的总屈光能力。调节幅度是指用尽所有的调节较调节完全放松情况下所增加的屈光力,主要反映睫状肌收缩、晶状体变凸等眼部结构的最大变化程度,表达的是某一特定个体对于不断移近的视标的最大反应,对于特定的视标,视标越靠近人眼,人眼所付出的调节越大,则所残留的调节能力就越少,假设该个体对离焦的代偿能力越大,则对不断移近的视标来说,视标保持清晰的能力也越高,在检测中反映出来的调节幅度也越大。调节幅度与多种因素有关,比如眼的屈光状态、年龄和睫状肌使用情况等。经典的测量方法有移近法、负镜片法测量等。本研究受试者均为长期持续戴镜的年轻患者,采用移近法测量近视患者的单眼(左眼)的调节幅度,观察并分析不同屈光程度近视患者行LASIK手术前后的变化。
   
  本研究结果发现: LASIK术后1wk患者单眼调节幅度明显低于术前AMP值(P<0.01),术后1mo单眼调节幅度较术后1wk上升,但仍低于术前AMP(P<0.05),与Maddock和马小力等[1,2]研究结果一致。LASIK治疗近视的效果相当于把矫正镜片的度数转移到角膜上,后顶点距离发生了改变。术后后顶点距离消失,可消除框架镜片对物像的缩小作用和三棱镜效应,以致近物到角膜处的聚散度不同于戴框架眼镜时的聚散度,LASIK术后尽管矫正的近视度数得以补偿,但对近物的调节需求较术前有所增加[3]。另外,LASIK术后早期远视偏移也增加了看清近物的调节需求。同时,可能由于术后早期角膜损伤后的轻度水肿,角膜前表面对称性和规则性的降低等引起眼像差的变化和对比敏感度的下降[4],使视网膜的成像清晰度发生改变,从而使调节刺激因素降低,调节幅度一过性下降[5]。术后1mo时角膜水肿消退,角膜前表面的对称性与规则性和眼对比敏感度等均有所恢复,远视偏移好转,清晰的视网膜成像对调节的刺激加强,调节幅度有所回升。至术后3mo患者单眼调节幅度已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与术前AMP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的原因,我们分析认为,LASIK术后早期调节需求较术前增加,持续适量的调节需求增加相当于对眼的调节和辐辏系统进行了训练[6],经过3mo的适应及锻练,患者的调节幅度显著增加,调节需求逐渐减小,其屈光状态也由最初的远视偏移基本恢复至正视状态, 调节幅度也逐渐恢复至术前戴镜水平。在研究中我们还发现术后早期不同屈光度组调节幅度均有下降,以高度近视组AMP降低的幅度最显著。先前有关眼调节各因素与屈光不正相关性的研究证明,调节幅度均值与屈光不正负相关,即近视度数越大,其调节幅度就越小[710]。本研究结果印证了该结论。术前高度近视其本身调节幅度小。术中角膜切削越深,术后角膜水肿较中低度近视为重,视网膜成像质量也越差,调节力下降幅度也越大。随着角膜修复愈合、屈光状态恢复及视网膜成像质量好转,调节幅度逐渐回升,至术后3mo已恢复至术前,并与低度、中度近视组比较无差别。我们推测,LASIK治疗近视尤其高度近视对患者的调节幅度不会造成不良影响。
   
  先前的研究已经证实近距离工作的疲劳症状与许多眼动参数均有一定的关系[11,12]。调节幅度越小、调节灵敏度越差、正相对性调节和调节滞后量过小则视近的主觉症状越明显。由于近视眼术前视近不需要过多调节,随着LASIK术后角膜曲率降低,近点由近移远增加了调节需求,在新的调节未完全建立好之前,易于出现近距离工作的疲劳症状。但随着屈光状态恢复至正视状态,调节需求逐渐减小,调节幅度趋于恢复到术前的状态,这种疲劳症状会逐渐减轻。
   
  总之,我们认为对于长期戴镜患者,LASIK手术对于近视患者单眼调节幅度不会造成不良影响。针对调节功能有异常可能的患者,手术前应该重视各项眼动参数尤其是调节幅度的测量,并综合考虑患者的实际工作距离、视远的需求,针对患者调节功能情况对手术量进行相应的设计,使术后患者有较为良好的视觉状态。本研究仅对小样本就LASIK手术前后单眼调节幅度对近视眼的不同屈光度组做了比较,而有关LASIK手术对于眼调节因素的影响研究还需要做大样本的比较分析,除了对单眼调节幅度的比较以外,尚需要对眼动参数的其他部分做进一步的研究。目前对LASIK手术引发的调节适应研究已不断受到近视眼研究者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Maddock RJ, Millodot M, Leat S. Accommodation responses and refractive error.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1981;20(3):387391

  2马小力,刘汉强,马长荣,等.近视眼LASIK术后早期单眼调节幅度的变化.眼视光杂志 2002;4(3):141147

  3 Robertson DM, Oqle KN, Dyer JA. Ogle Influence of contact lenses on accommodation. Am J Ophthalmol1966;64(5):860870

  4 Marcos S, Barbero S, Llore L. Optical response to LASIK surgery for myopia form total and corneal abrration measurement.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2001;42(13):33493356

  5陈世豪,吕帆,王勤美,等. LASIK对近视调节功能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眼视光学杂志 2000;2:2629

  6 Scheiman M, Wick B. Clinical management of binocular vision: Heterophoric, Accommodative, and Eye Movement Disorders.Chapter 1. Lippincott: Raven 1994

  7Fong DS.Is myopia related to amplitude of accommodation. Am J Ophthalmol1997;123(3):416418

  8马可,刘陇黔.青年人近视眼与各调节因素的关系. 眼视光学杂志2006;8(2):8587

  9任茜,汪辉,陈莉,等.近视眼和远视眼LASIK术后单眼调节幅度变化的研究.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4;26(5):464465

  10陈静,韩苏宁,邓金印,等.EpiLASIK对近视眼高阶像差的影响.国际眼科杂志 2008;8(3):535537

  11吴小影,刘双珍.近视患者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调节性集合与调节比值的变化.中华眼科杂志2003;39(3):132135

  12 Wick B, Hall P. Relation among accommodative facility, lag, and amplitude in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Am J Optom Physiol Opt1987;64(8):593598

(来源:互联网)(责编:xhhdm)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下一条信息: 没有了
  • 更多关于(眼睛,中华眼科在线,眼科,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近视,单眼调节幅度)的信息
      热门图文

    一分钟和熊猫眼说拜拜

    林志玲教你拯救"绝望黑

    养出“媚眼”的七种对

    彩虹萤光眼妆缔造闪亮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ad推广
      图话健康
    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中国视力网中国眼网眼镜人久久眼科网华夏健康网健康863保健阿里医药眼科网首席医学网浙江眼科网
    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