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郑丽绵, 蔡海云, 林锐珊
【关键词】 角膜炎 疱疹性/中西医结合疗法 黄芪注射液/治疗应用 疏风清热 明目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K)是危害严重的感染性眼病之一,其发病率占角膜病的首位。本病病程较缠绵,常易反复发作,愈后遗留翳障,影响视力。目前尚无有效控制其复发的药物,因而成为世界上重要的致盲原因[1]。2005年6月至2006年6月笔者对90例HSK患者采用中药口服配合黄芪注射液电离子导入为主的综合疗法治疗,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90例均为汕头市中医院眼科门诊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53眼)中,男26例(29眼),女19例(24眼);年龄15~65岁,平均(42.30±2.35)岁;病程3d~2个月,平均(27.47±3.75)d。病变分型:根据病变深浅分3型,点状浸润型11例(13眼),病变局限于上皮层;浅层型25例(31眼),病变呈树枝状、地图状;深层型9例(9眼),病变呈盘状和基质坏死型。对照组45例(51眼)中,男29例(30眼),女16例(21眼);年龄14~64岁,平均(41.50±2.38)岁;病程2d~2个月,平均(27.53±3.38)d。病变分型:点状浸润型11例(12眼),浅层型26例(29眼),深层型8例(10眼)。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病变分型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 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标准
1.2.1 诊断标准 参照《眼科全书》[1]的诊断标准,根据其病史、临床表现及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等的典型表现,如树枝状或地图状角膜溃疡、盘状角膜混浊等。
1.2.2 中医辨证 参考《中医眼科学》[2]分为:风热外袭;肝胆火炽;湿热蕴伏;正虚邪留。
1.2.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在14~65岁者。
1.2.4 排除标准 合并有其他眼疾病者;资料不全影响疗效判定者;依从性差或观察期间使用其他有治疗作用的药物者;不符合诊断标准,年龄小于14岁或大于65岁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用10mg/L无环鸟苷滴眼液滴眼,伴结膜炎者予氧氟沙星滴眼液滴眼;炎症严重者用0.5mL病毒唑球结膜下注射治疗;对有虹膜睫状体炎症反应者配合点10mg/L阿托品眼膏;对盘状角膜炎者加用0.25mg/L地塞米松滴眼液滴眼,每日3次。点状浸润型及浅层型禁用糖皮质激素,以防病变扩散。疗程为20d。
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药煎剂口服及电离子导入治疗。①中药煎剂以决明子、蔓荆子、蝉蜕、钩藤、山栀子、连翘、菊花各12g,川芎6g为基本方,按辨证分型随证加减:风热外袭者加金银花、夏枯草;肝胆火炽者加龙胆草、木通;湿热蕴伏者加藿香、苍术;正虚邪留者加黄芪、白术、升麻。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分2次温服。②眼部中药电离子导入治疗,采用LD1型电离子导入仪。导入药物处方:黄芪注射液,每次4mL。导入方法:眼枕导入法。导入极:正极。导入时间:每日1~2次,每次15min。通电强度: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调整,常用20mA。疗程为20d。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视力的变化及综合疗效、随访结果。
1.5 疗效标准 参考相关文献[3]拟定。治愈:眼部刺激症状消失,角膜浸润全部吸收或形成云翳,角膜后沉着物(KP)阴性,房水闪辉阴性,荧光素染色阴性;好转:自觉症状减轻,充血好转,角膜病损大部分愈合,有少量残留KP,溃疡面缩小变浅;无效:自觉症状、体征及角膜情况无变化。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视力变化情况比较 表1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的视力均较治疗前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P<0.01),且治疗组的改善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视力比较(略)
Table 1 Comparison of eyesight i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统计方法:Ridit分析;①P<0.01,与治疗前比较;②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2.2 两组综合疗效比较 表2结果表明,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
表2 两组综合疗效比较(略)
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rapeutic effect in the two goups
统计方法:Ridit分析;①P<0.01,与对照组比较
2.3 随访结果 经2年随访,治疗组治愈的19眼中,复发3眼,复发率为15.79%;对照组治愈的10眼中,复发6眼,复发率为60.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
3 讨论 HSK主要病理损害机制:其一是单纯疱疹病毒对角膜细胞的直接损害;其二,感染病毒作为外来抗原引起机体自身的免疫反应导致细胞免疫对自身角膜组织的损害,其危害性在于炎症的反复发作和长期不愈造成角膜细胞的严重破坏,最后为瘢痕组织所替代,而大量的新生血管也是影响视力的主要因素[4]。临床上用抗病毒药物全身用药的主要副作用是可能引起骨髓抑制,尤其是中性粒细胞的减少,故本病治疗采用无环鸟苷滴眼液外用而非抗病毒药物口服。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重要特点,也是其优势所在。笔者在治疗HSK时采用辨病和辨证相结合的方法,根据患者的体质、病程长短、病变的深浅及临床表现等进行辨证分型。起病早期多为实证,采用清热疏风、清热泻火、清热化湿、滋阴降火等治则。主方以清热解毒袪风为主,故以山栀子、连翘共为君药,辅以决明子、蔓荆子、钩藤、菊花清肝明目、疏风清热。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疏风之功效,并随证加减。由于HSK的复发主要是全身或局部免疫功能下降而引起,中医中药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效果是肯定的。 另外,中药外治法是中医眼科治疗眼病,特别是外障眼病的主要手段之一。中药药液离子导入治疗原理,是通过电极回流在病灶周围形成局部电流场,产生生理、生化、生物、药效的集中效应,达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组织渗出物的吸收、增加局部药效的目的[5]。离子导入组方以黄芪为主,主要功效是补中益气、利水消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有研究证明[6]:黄芪能有效抑制病毒,又 可改善红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协调机体的自稳机制,提高机体的自我保护能力。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本综合疗法的治疗组患者全部视力明显提高,总有效率达86.79%。特别是降低了2年以上的复发率,随访治愈的19眼中,复发3眼,占15.79%。说明本综合疗法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疗效确切,操作方便,复发率降低,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梁凤鸣.眼科全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379.
[2]王明芳.中医眼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1.
[3]姚镇平.清凉退翳汤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03,4:212.
[4]谢立信.角膜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85.
[5]陈胜.中药内服配合离子导入治疗颈椎病136例[J].中医药导报,2007,7:60.
[6]茅苏萍,程凯灵,周韵芬.黄芪对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患者TH1/TH2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4: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