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讨论
本研究中的3种视力表原理相同,视标设计合理,视标可读性一致,视标的照度均达到要求,且视力的测量方法及标准一致,由3人分别进行测量,遵循盲法原则,减少了测量误差。
本研究中对于同一患者,在其他因素都尽量保持一致的前提下,背景的照明状况及视标的照度不同,导致视标对比度的不同。对比度定义:在暗室中,白色画面(最亮时)下的亮度除以黑色画面(最暗时)下的亮度。更精准地说,对比度就是将白色信号在100%和0%的饱和度相减,再除以用Lux(光照度,即勒克斯,每平方米的流明值)为计量单位下0%的白色值(0%的白色信号实际上就是黑色)所得到的数值。对比度是最黑与最白亮度单位的相除值。因此白色越亮,黑色越暗,对比度就越高。对比度不同可以引起人眼对比敏感度的差异。对比敏感度就是辨认在平均亮度下两个可见区域差别的能力,使人眼对恰好能识别出的某一空间频率(视标大小,粗细)的黑白相间的光栅或条文的阈值的倒数[3]。视标的对比度越高,人眼的对比敏感度就越好。
老年人的对比敏感度是下降的。把20岁作为对比度的基准1的话,为保持同样的可见度,到60岁时目标和背景区域的对比度可达到2,随着年龄的增加,对比敏感度的衰减速度也加快,80岁时能达到6 [4]。因此,对于目标和背景的区分,老年人需要更加清晰的边界及更大的对比度。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其白内障发病率升高,80岁以上老年人,白内障的患病率为100%[5]。白内障的患者,由于晶状体混浊造成的光线散射,导致视网膜影像的对比度下降,所测对比敏感度也下降[6]。由于老年人的对比敏感度的下降导致老年人对视标对比度的要求变高,也就是说当视标对比度有轻微的改变时,年轻人的视力测量结果可能没有差异,但是老年人的视力测量结果可能会表现出差异。
另外,3次测量时瞳孔大小不同。瞳孔变化对正常眼视力影响是多方面的。瞳孔扩大可以使进入眼内的光线增多,一方面引起光线的乱散射,影响视力;一方面可以使视网膜亮度增加,视力提高。暗室里瞳孔扩大还可以引起暗近视。在背景为暗室的情况下,患有老年性白内障的患者瞳孔散大后视力可能提高。有研究表明:老年人即使在暗处,瞳孔的散大也不如年轻人显著,75岁的老年人只能达到20岁时的12%,80岁瞳孔在白天与夜晚的光反应的灵敏度几乎接近零[2]。而且,本研究中老年组在相同的条件下,裸眼视力测量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矫正视力无显著性差异,因此推测这种差异与白内障患者瞳孔散大后所致视力提高无关,瞳孔变化不是出现测量差别的原因。
矫正视力与对比敏感度的关系:当屈光不正被校正后,视标在视网膜上的成像变得清晰,人眼识别黑白相间光栅或条纹的阈值降低,故其对比敏感度提高,这可能是3种视力表对矫正视力的测量不存在差别的原因。
在老年组中裸眼视力测量结果,综合验光仪好于视力表投影仪和视力表箱[7],这种视力测量的差异可能是不同背景的照明状况及视标的照度下视标的对比度不同所引起。用不同的视力表进行视力测量,对具有正常对比敏感度的眼,结果可能无差别;对于对比敏感度降低的眼,即对外界物体对比度要求高的眼(尤其是>70岁老年人以及患有可以导致视觉对比敏感度下降的眼部疾病的患者),结果可能存在显著性差异。故建议在给对比敏感度降低的眼进行视力检查时最好使用相同的或背景条件一致的视力表。
鉴于以上结果,我们在给老年人或患有其他眼病的患者测量视力的时候,应尽量选择相同的视力表以及相同的背景环境。
【参考文献】
1何志远,马胜生,梁纳.视力表的设计原理.眼科研究,1997;15(2):134-135
2吴淑英,颜华,史秀如.老年人视觉与照明光环境的关系.眼视光学杂志,2004;6(1):56-58
3毕宏生.对比敏感度在眼科的临床应用.中华眼科杂志,2004;40(9):645-647
4刘炜,杨春宇,陈仲苏.老年人住宅照明光环境.照明工程学报,2001;9(5):22-23
5葛坚.眼科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25-126
6袁朝旭.对比敏感度在眼科的应用.眼科研究,1997;15(2):133-135
7唐秀侠,刘苏冰,曾庆广,聂晓丽,张卫霞,买志斌.老视眼医学验光与常规验光的对比研究.国际眼科杂志,2006;6(3):696-697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