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结果
分析患者在治疗开始时和用西药治疗6mo后及加用血栓通6mo后ERG的b波振幅同体比较,全部患者在加用血栓通6mo后明显优于治疗开始时,经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b波振幅>100μV患者在加用血栓通6mo后亦明显优于治疗开始时,经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表1)。
3讨论
西医认为RP的主要病因是基因异常,基因异常广泛地影响到细胞内物质的转运、光感受器细胞和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之间的分子运转以及光的传导,最后导致视功能的损害。根据RP患者视网膜病变过程[2],最早的病理改变出现于视杆细胞,表现为视杆细胞的外节缩短,合成视紫红质和其他外节蛋白质的过程出现异常,蛋白质在视杆细胞内大量地积聚,最终导致视杆细胞死亡。视杆细胞的死亡常伴随着相邻视锥细胞的改变,表现为视锥细胞外节缩短、细胞质浓缩、轴突延长,最终视锥细胞死亡。上述病变过程在ERG的反映即是b波振幅降低,因为b波代表视网膜内核层的电活动,是内核层的传出信号,其振幅的高低取决于视网膜内信号(包括光感受器信号)传递的完整性,是评价RP病情严重性的一个有效指标。而患者视网膜血管的缩窄主要是由于光感受器细胞变性后神经节细胞新陈代谢减弱所致,次要的原因是迁移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在血管周围形成细胞外基质沉淀对血管形成压迫。本研究使用复方血栓通胶囊以后,病情较轻患者ERG的b波振幅有所提高,作用机制值得探讨。复方血栓通胶囊的主要成分为三七、黄芪、丹参和玄参,其中三七为君丹参为臣都可活血化瘀、黄芪为佐补气、玄参为使滋养肝肾,因此复方血栓通胶囊的主要作用是活血化瘀,益气养阴。中医所讲的瘀是指血管中的血栓或漏到血管外的血液和渗出物等,化瘀即是使这些血栓、血液或渗出物消失。在RP病变过程中,迁徙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和薄壁小静脉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之间形成富含脂质和钙质的细胞外基质沉淀层,对血管形成压迫;另外邻近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血管内皮细胞之间出现窗孔,血浆蛋白漏到血管周围[3]。血管的受压和血浆蛋白的渗漏都减少了视网膜组织的营养特别是氧的供应,使光感受器细胞更容易受到病患的损害。这些脂质、钙质和漏出的血浆蛋白是否属于“瘀”的范畴、本研究使用复方血栓通胶囊后病情较轻患者ERG的b波振幅有所提高是否与这种“瘀”的消解从而使光感受器细胞受损减轻有关,值得进一步探讨。另外,复方血栓通胶囊增加血流灌注、提高组织对缺氧的耐受力、清除自由基、抑制细胞凋亡等药理作用也有利于减轻光感受器细胞的病变[4]。总之,复方血栓通胶囊有利于轻度RP病情的改善,推测其作用不是通过扩张血管,而主要是通过消除血管周围的沉淀物和渗出物,从而增加血流灌注,提高光感受器细胞对抗病害的能力。
对于开始治疗时病情较重的患者(b波振幅≤100μV)和病情较轻的患者(b波振幅>100μV),用药后的效果是不同的。虽然两组患者用药后b波振幅都有所提高,但在病情较重的患者没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而在病情较轻的患者只在用药1a后才出现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别。这种显著差别是因为用西药1a的原因还是因为加用了复方血栓通胶囊的原因,不好明确。但从b波振幅的数值来看,在b波振幅>100μV患者组,服用西药6mo后b波振幅平均提高了1.77μV,而再服用西药加复方血栓通胶囊6mo后b波振幅平均提高了4.62μV,后6mo提高的数值是前6mo提高数值的2倍多,这多出来的数值有可能是复方血栓通胶囊的作用所致。因此可以认为,在病情较轻的偶发型RP患者加用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是有好处的。RP具有高度的遗传异质性,遗传方式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连锁遗传,无家族史的患者则被归入偶发型。偶发型RP约占RP总数的40%~50%,该类患者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由于一些未知原因引起的,往往不具遗传性,预后较好;另一种是由基因突变而引起,以该基因突变患者作为初始进行遗传,预后较差[5,6]。我们在设计时考虑到不同预后患者之间测值的误差,且ERG的b波振幅受到年龄和性别的影响[7],因此未用不同患者的测值进行成组比较,而是以患者本人在不同用药期间的测值进行同体比较。
视网膜电图检测的客观性很强,其结果不因医生或患者的意志而改变,因此我们未进行“随机”和“双盲”设计,而是用连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在典型RP的早期,ERG表现为a、b波振幅降低,b波潜伏期延迟,而在晚期,ERG呈熄灭型,因此我们将ERG呈熄灭型的RP患者排除在外。
【参考文献】 1叶辉,夏小平,宋国祥,等.眼底荧光影像对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病情严重性的评估作用.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9;25(1):191193
2蔡军勇,夏小平,邓娟,等.家兔自体雪旺细胞巩膜深层移植病理观察.中华眼科杂志2006;42(6):540542
3夏小平.视网膜色素变性.第1版.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8588
4余洪华.中药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国际眼科杂志 2009;9(2):311312
5夏小平,宋国祥,唐香成.偶发型视网膜色素变性暗视和明视ERG的b波振幅比值研究.广东医学 2007;28(12):19911992
6李娜,盛迅伦.基因内含子突变与视网膜色素变性的研究进展.国际眼科杂志2007;7(1):147150
7吴乐正,吴德正.临床视觉电生理学.第1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4752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