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艳
作者单位:崇阳县人民医院眼科,湖北 崇阳 437500
【关键词】 青光眼
我科采用小梁切除术治疗各类青光眼患者96例(112眼),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96例112眼,男40例,女56例,平均年龄55.4岁,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86眼,慢性闭角性青光眼6眼,开角型青光眼14眼,继发性青光眼6眼。入院时眼压28.5~82.5mmHg(1mmHg=0.1333kPa),102眼手术前用药将眼压降至21~30mmHg,术前视力手动至0.1共19眼, 0.1~0.5 共69眼,0.6~1.0共24眼。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显微镜下实施手术,手术在球周麻醉及局麻下完成,做以穹窿部为基底的结膜瓣,4mm×3mm(梯形)巩膜瓣,1/2巩膜厚度,分离至角膜缘半透明1~2mm,在巩膜瓣下方,角膜缘后缘之前1mm平行角膜缘垂直切开达前房,切口4mm,缓慢放房水,切除小梁带1mm×4mm,并在此处作虹膜周边切除2mm,恢复虹膜,冲洗切口,用100无损伤缝线在其两角各缝1针,松紧适中,结膜瓣复位缝合。术毕,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2万U及地塞米松2mg,1%阿托品放瞳,单眼绷带包扎,6d拆线。
1.3 术后处理 术后全身应用抗生素及激素3~5d,局部滴用典必殊眼药水1个月,术后第1d起每天观察视力、眼压、滤过泡、前房情况,1周后每3d观察1次,1个月后每周复查1次,3个月后每月观察1次。术后视前房、滤过泡、眼压情况给予相应的处理:眼压过低,前房浅者,局部用复方托品酰胺及1%阿托品放瞳,尽量扩大瞳孔,绷带加压包扎,至前房恢复正常;眼压≥21mmHg,滤过泡形成不明显者,给予眼球按摩,每天4次,大部分患者眼压会下降,滤泡形成较明显隆起。
2 结果 眼压:本组96例112眼,术后随访3~24个月,未经处理眼压正常者90眼,不同时期眼压偏高经处理后正常者15眼,残余性青光眼7眼。 滤过泡:术后滤过泡大而扁平的理想型86眼,显微小囊泡型6眼,瘢痕化型10眼。 视力:出院时视力保持在术前或有所提高98眼,其余眼有不同程度下降。 前房情况:术后24h内前房形成95眼,经治疗后5d内恢复正常者10眼,未恢复者7眼。
3 讨论 小梁切除术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滤过手术,成功率较高。我院收治96例(112眼)青光眼患者,术前用20%甘露醇250ml静滴、1次/d,口服醋氮酰胺0.25g,3次/d,局部滴用降眼压药,使眼压维持在20~30mmHg,尽量避免高眼压下手术。对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加用改善微循环、营养视神经药物,术前3d抗生素眼药水滴眼,冲洗泪道。术前尽量少用缩孔剂。同时多和病人交谈,解除病人的顾虑和恐惧感。在手术中注意:①手术应在良好的球后麻醉及显微镜下完成,术中要求操作轻柔准确,避免不必要的操作。②术中止血要彻底,尽量减少球结膜下出血。③巩膜瓣厚度不少于全层的1/2,因太薄时巩膜瓣会自行收缩,缝合时对合不良,术后易出现浅前房。④小梁带切除大小1mm×4mm,虹膜根部切除不小于2mm,避免术后滤过泡内口堵塞。⑤如术中发现前房渗血时,尽量赶出前房积血。⑥巩膜瓣缝合时松紧要适中,球结膜切口应对合严密缝合,以防漏水,滤过过强。术后对病人要观察仔细及时,术后抗生素及激素的使用,有利于预防手术感染,减轻术后炎症反应,促进功能性滤过泡形成。术后用1%的阿托品放瞳,加压包扎,有利于前房的形成。发现浅前房时,可予纺锤型棉枕加压。浅前房经保守治疗多可治愈,如效果欠佳时,给予手术重建前房。术后2周组织开始愈合,一旦发现眼压过高,采用眼球按摩,使眼压控制在正常水平。我院通过在手术中注意以上几点,减少了并发症的出现,大大提高了青光眼小梁切除手术的成功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