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郑荣领,翟黎东,李淑珍
【关键词】 近视防治
2005年6月1日,《第一届中国青少年近视防治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由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与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学校健康教育分会主办,北京嘉铖视欣近视防治研究中心承办。来自全国各地教育界、公共卫生和中西医眼科学、视光学与近视防治产业界的270多名代表与会。按照中西医结合基本理论分析总结本次论坛文献,中西医结合能够为近视眼防治做出重大贡献。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生近视与视力不良率一直持续升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然而,学生近视与视力不良率一直持续升高。2004年,我国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其中主要为近视)达到:小学32.5%,初中59.4%,高中77.3%,大学80%。视力不良和“近视”的发生有明显的低龄化趋势,在小学低年级,8、9岁检出率均低于7岁,和儿童视觉器官的发育水平相一致,即从学龄前的生理性远视逐步过渡到正视,又因其后相当部分儿童发展为近视而导致检出率上升,10岁开始视力不良检出率全面超过7岁。
2 近视眼是完全能够防治的
学生近视防治经过多年努力,却收效甚微,许多人因此灰心、气馁。“近视眼没好法,要么配眼镜,要么做手术”成为流行观念,是近视防治工作的严重阻碍,这一错误观念必须转变。
根据中医的天人相应观、统一整体观、永恒运动观和动态平衡观等基本学术观点,以及六气异常、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度等中医病因学说,近视眼主要是人类长时间连续视近作业所致,视觉环境不良、用眼习惯不良、营养不良、睡眠不足、体育锻炼不足都是其重要原因,因此是可以防治的。
现代医学研究亦表明:虽然有重要的遗传因素,对于占学生近视眼绝大多数的生理性近视眼来讲,环境与行为是其主要决定因素。即便是遗传因素,归根结底也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近视眼的主要病理机制是眼球巩膜对于传入眼内视网膜的长时间连续视近信息产生的主动重塑,使眼轴过度增长,因此是能够防治的。新的研究表明,作为人眼屈光度的主要决定因素,眼球长度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人眼屈光度的变化则持续终生,祖国传统医学观点得到现代医学的有力支持,近视眼是完全能够防治的。
3 上医医国思想应当得到贯彻
中医强调上医医国。据《国语・晋语八》记载,公元前541年,先秦名医医和指出“上医医国,其次医疾,故医官也”。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其《千金要方》中指出“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 早在周代,我国就有较完善的医事制度和公共卫生管理。新中国建国初期至70年代末,国家在经济、文化、科技都比较落后的困难条件下,正是在预防为主的正确方针指引下,依靠强大的政治组织与计划经济体制优势,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于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医疗卫生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现代医学大卫生观认为,卫生工作必须动员和依靠全社会的力量,政府领导,多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来推进。
学生近视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政府应加强近视防治的宏观导控,制定、落实新的预防近视规划,将其纳入法制轨道;加大对于文教卫生领域的投资力度并加强有效管理,特别是要大力改善广大农村地区的办学条件,加强学校卫生工作,创造安全、健康的学校环境;加强党对文教卫生工作的统一领导,文教卫生有机结合,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有机整合,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加强体育与健康教育,健全学校卫生与社会卫生服务体系,依法建设系统、高效的学校健康促进与视力保护体系;充分发挥全国学生近视防治专家组的指导作用,团结中西医眼科、公共卫生、学校保健专业人员和防近产品研发与生产厂商,共同做好学生近视防治工作,使全体学生,包括广大农村地区的中小学生自幼都能享受到良好的眼科健康教育与视力保护服务。
大力加强青少年儿童视觉发育规律和近视眼的预测、预防与早期干预综合研究,使祖国的下一代每人都能获得理想的屈光,理想的视觉,是我国儿少/学校卫生学的重要任务,更是眼科学的神圣使命,中西医眼科学者应当为提高全民的视觉健康水平做出更大贡献。
4 上医治未病思想必须得到落实
中医非常重视疾病的治疗时机,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中医最早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即明确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唐代“药王”孙思邈指出医生应当善于“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病之前,不追于既逝之后”、“上医治未病之病,中医治欲病之病,下医治已病之病”、“善养性者,治未病之病”。治未病思想是祖国传统医学思想的精髓。
近年的实验研究表明:人眼在9~12岁以前的视觉发育敏感期,视觉发育特别容易受环境影响。随着正视化的发展,人眼轴逐渐增长使屈光力增加,角膜变扁平与晶状体变薄使屈光力减小,使屈光力维持相对稳定。过了人视觉发育的敏感期,随着角膜变扁平与晶状体变薄的潜力已近极限,人眼屈光度很难再减小,近视眼是近乎不可逆的。近年来的循征眼科学研究表明:“现代生物医学不仅不能治愈近视,甚至难以有效抑制其进展”,其主要原因是错过了最佳防治时机。等到视力下降以后再矫治,这时诊疗措施无论如何科学,亦是治已病的“下医”行为了。上医治未病思想对于学生近视防治具有特殊意义。
近年的大量研究表明:幼年直至青春期的动物包括灵长类动物戴凹透镜可以诱导近视;与此相反,戴凸透镜则可抑制近视,其抑制作用远远大于凹透镜的近视诱导作用,为专家组倡导的低度凸透镜防治近视方案提供了有力的实验支持。由于近视后戴凸透镜视远模糊,以凸透镜防治近视的最佳作用时期是在近视发生之前的未病期,为中医治未病理论提供了现代实验依据。
然而,中医治未病思想目前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在现行体制下,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是分离的。在市场经济导向下,许多地方政府对于公共卫生领域的投资严重不足。我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青少年学生没有任何医疗保障。我国亿万近视学生近视前极少接受视力保护服务。因此,要真正将上医治未病思想落到实处,使之化为全体青少年学生自幼都能享受到的视力和屈光监测与健康促进行动,化为每一名有近视趋势的青少年学生都能享受到的视力保护治疗原则,仍然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5 中医医人思想应当成为中医治则
中医与现代医学的研究均表明环境与行为因素是学生近视眼的主要原因。中医学很早就注意到不良情绪与不良行为的致病作用及其防治,尤其注意调动人的积极性,强调积极预防。《易经》中就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注重万事万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强调“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黄帝内经》重视生命发展规律,注重养生保健。将“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与“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以及“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作为养生明目手段。据《晋书》记载,至少早在春秋时期,我国就有古方以“损读书,减思虑;专内视,简外观;旦晚起,夜早眠。”等手段来预防眼病,提高远近视力。隋代巢元方于公元610年成书的《诸病源候论》认为目不能远视亦即近视系“劳伤脏腑,肝气不足”所致。唐代孙思邈在其《千金要方・七窍病》中将“久处烟火,泣泪过多,夜读细书、博弈不休、饮酒不已等不良环境与行为视为重要的眼病病因。近代西方则将学生近视称作学校性近视。
培养学生健康成长,提高其身心健康水平是教育与卫生部门的共同任务。目前学校健康教育尚未受到足够重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很少,兼课教师保健知识有限,大量的学生因为基本的读写与执笔姿势未能得到及时纠正而近视。
新的研究表明,短时间的自由视物如远眺便可避免长时间的限制型视觉活动如读写所致的近视。少小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应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重视近视患者的健康教育与行为矫治。目前,教委中小学卫生保健所与疾控中心近视眼防治专业力量很薄弱。应遵照中医医人原则,发挥中西医眼科医师的医人职能,如通过举办讲座,出版科普读物、创建专业网站等方式,加强爱眼护眼工作。提高广大青少年儿童的爱眼护眼技能是中西医眼科医师的神圣使命。
6 中医治则必须得到遵循
根据中医“治病求本,辨证论治,与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原则,对于学生近视眼的防治,关键是有效减轻学生的视近作业负担,需要教育部门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彻底改革落后的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体系,切实加强体育、卫生、艺术、国防以及劳动和实践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中医药食同源,历史悠久。从神农、岐伯、黄帝到医圣张仲景、药王孙思邈,我国历代名医都非常重视食疗与按摩导引,主张目宜常运。我们根据中医食疗与按摩导引治疗理论,与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要求,研制出的视欣三结合综合近视防治方案,以具有明目功能的中药枸杞子等为主要原料加入能够促进视觉发育的牛磺酸等营养成分生产的保健食品(视欣营养口嚼片)结合以视欣明目穴涂液眼部穴位按摩与导引(视欣明目功能操)以及眼科健康教育与行为和视觉干预中西医结合综合措施防治近视,经过对于数十万青少年学生近视的治疗观察,对于初发轻度近视防治取得较好效果。该方案着重解决在青少年学生当中普遍存在的体育锻炼不足特别是眼球运动不足以及营养不良问题,并针对每人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爱眼护眼方案,初步贯彻了中医治则。深刻的健康教育,不良用眼习惯的有效矫治与爱眼护眼技能的熟练掌握是其疗效得以长期巩固的关键。
作为最为常用的矫治近视的医疗手段,近视配镜亦应当遵循中医治则。近视眼虽然表现为视远不清,其根本原因是长时间连续视近作业,根据中医治则,应当配近用镜减轻患者的视近负担以治本。加强学龄与学龄前儿童的屈光监测,为有明显近视趋势者,及早以教育部全国学生近视眼防治专家指导组倡导的低度凸透镜干预。配戴凸透镜附加基底向内的三棱镜可同时减轻视近时的调节与集合负担,早期应用,能有效减轻视疲劳,防止近视眼的发生与发展,值得深入研究。
调节力低下伴随的集合力减退也是近视眼发生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徐广第教授等根据“双眼合像”原理生产的近视防治仪器视欣舒目镜,通过闪烁的红绿光点引导双眼忽而看远,忽而看近,由集合的散开带动调节放松,可以锻炼提高双眼的调节与集合功能,坚持使用,能够预防近视眼的发生与发展,值得大力研究推广。
近年来,治疗近视眼的准分子激光手术日臻完善。然而,再完善亦仅仅是治标措施,它无助于近视控制,不能减少近视眼的并发症。因此,远非理想的发展方向。
7 小结
对于青少年近视眼的防治,现代生物医学模式遇到了难以逾越的障碍。而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却迟迟未能确立。
弘扬中医“医国、医人、医未病”等光辉医学思想,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大力发展我国公共事业,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的文教卫生事业,积极推进初级眼保健工作;健全学校健康促进、视力保护与近视防治体系,使青少年儿童自幼都能享受到良好的健康教育与视力保护服务,每人都能享有理想的视觉。中西医结合一定能为提高人民的视觉健康水平做出重大贡献。
作者单位:100089北京,北京嘉铖视欣近视防治研究中心 100083 北京,北京大学眼科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