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造影中的配合
2.2.1 造影时嘱患者眼睛睁大,尽量不眨眼,非检查眼注视红色指示灯,经固定眼球,勿讲话,以防唾沫飞溅镜头。
2.2.2 患者头部固定在支架上,自然舒适地保持一定姿势15 min左右。
2.2.3 先用1%荧光素钠做试验,取0.25 ml加0.9% NS 至5 ml做过敏试验,若无反应时快速注入造影剂.原液以4 s左右推注完毕。 2.2.4推药完毕拔针,一手按压针眼,一手按患者脉搏。观察其速率、节律、强弱等情况。
2.2.5拍摄过程中,指导患者按要求转动眼球,使病变部位充分暴露,对畏光或眼睑皮肤松弛者,可帮助其固定上下眼睑。
2.2.6造影完毕后,嘱患者尽可能不要视强光,并告知患者会出现皮肤,结膜,尿发黄,甚至视物有黄色或粉红色等现象,为荧光素的染料特性所致,不要紧张,通常在24 h~48 h后可完全排出体外,不良反应也随之逐渐消失。
2.3不良反应的处理
FFA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荨麻疹、晕厥、休克,甚至心脏骤停,其中以恶心、呕吐最常见。288例中70例在推药后发生恶心,嘱患者深呼吸,放松,喝开水,症状自行缓解,7例推药后10 s发生呕吐,停止拍摄,及时给予对症处理后缓解,1例出现晕厥,立即平卧给氧后缓解,检测生命体征正常,1例患者出现血压升高(185/100)mmHg,立即给予降压药及停止做眼底血管造影检查。288例患者未发生休克等严重不良反应。
3 讨论
3.1 FFA的原理和意义
眼底血管造影剂是将能产生荧光效应的染料快速注入血管,同时应用加有滤色片的眼底镜或眼底照相机进行观察或照相的一种检查法。由于染料随血流运行进可动态地勾画出血管的形态,加上荧光现象,提高了血管的反衬度和可见性,使一些细微的血管变化得以辨认,脉络膜和视网膜的血供途径和血管形态不同,造影时可使这两层组织的病变得到鉴别,脉络膜荧光可衬托出视网膜色素上皮的情况,血管壁,色素上皮和视网膜内界膜等屏障的受损可使染料发生渗漏,这样就可检查到许多单用眼底镜发现不了的情况,而且利用荧光眼底照相机连续拍照,使眼底检查结果更客观、准确和动态,为临床诊断、预后评价、治疗、疗效观察以及探讨发病机理等提供有价值的依据[1]。
3.2荧光素钠不参与人体内的物质代谢过程
一般用量为1 g,毒性极微,但过量有一定程度的毒性。自60年代起,FFA就被应用于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大多数人认为机体对其有较好的耐受性。所以,预防相关性副反应的护理对策十分重要:(1)了解患者的病情及身体机能状态,对患者在造影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出初步估计,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体质等因素,采取最佳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全面提高适应能力,达到减少或减轻躯体性,心理性应激,使机体处于最佳适应状态,避免不良后果发生。(2)严格检查荧光素钠注射液的质量,推注药液时不宜太快,必要时造影前给予抗过敏药等。(3)勿在饥饿、劳累、疲倦等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下进行造影[2]。
【参考文献】
[1]姜丽萍, 刘晓玲.荧光素钠和吲哚青绿混全眼底血管造影副反应的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2001,2(36):95.
[2]张远娇.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相关性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J].实用护理杂志,2003,2(19):44.
[3] 郝秀文. 荧光素钠静脉注射致猝死一例 [J].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4,22,(3):232.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