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结果
2.1 完成情况:受试者共有104例(104眼)参与术后随访,完成研究的共101例(101眼),甲组26例,乙组23例,丙组25例,丁组27例。有3例失访。
2.2 四组眼部症状和体征综合评分情况 :见表1。各组内术后第3、7、15、30天与术后第1天比较,评分降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四组变化趋势一致。四组间差异主要集中在术后第1天、3天和第7天,术后第1天、3天时丁组综合评分均明显低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15、30d时丁组与乙组、丙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表1 四组综合评分变化注:甲、乙、丙分别与丁组比较P<0.05;甲组与乙组比较P<0.05。
0.05);术后各时间乙组和丙组综合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7天时甲组综合评分比其他三组显著高(P<0.05);术后第15天和第30天时四组间综合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
2.3 不同时间眼压变化:见表2。术前、术后第1、3、7、15、30天四组间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内不同时间眼压变化:各组术后1天与术前相比均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7d时这种差异均消失(P>0.05)。表2 不同时间各组眼压变化 注:①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白内障手术对眼内组织造成的机械、热以及化学刺激使组织细胞损伤,炎性介质合成释放增加,血-房水屏障(blood-aqueous barrier, BAB)遭到破坏,引起一系列免疫反应,严重而持久的炎性反应可以引起许多并发症,如虹膜前、后粘连,角膜水肿,玻璃体混浊,青光眼或黄斑囊样水肿等,导致视力下降。
组织细胞损伤时,溶酶体的磷酸酯酶和细胞膜的磷脂相互作用,使局部的花生四烯酸和其他不饱和脂肪酸的浓度增加。花生四烯酸代谢后合成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和白三烯。其中,PG是眼部强烈的致炎物质,是术后炎症反应的重要媒介。糖皮质激素类和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都能通过抑制PG的生成起到控制炎症的作用。糖皮质激素主要通过抑制花生四烯酸级联反应的磷脂酶A2的活性,阻断代谢途径来减少PG和白三烯的生成,发挥抗炎作用,而其不良反应较多,如眼压升高、影响创口愈合、易导致术后继发感染、CME [2]、PCO[3]等。NSAID通过抑制环加氧酶通路减少PG合成减轻炎性反应,其抗炎作用更加特定,而没有糖皮质激素那些不良反应。许多研究显示了NSAID在控制白内障术后炎性的效果上与糖皮质激素相似[4]。0.1%普拉洛芬滴眼液属于丙酸类NSAID,本研究发现联合用药对于减轻炎症早期的症状和体征更为有效。这可能是术后炎症反应除PG引起外,许多炎证介质如白三烯、缓激肽、白细胞介素等也在起着重要作用。糖皮质激素与NSAID作用于拮抗炎证反应的不同环节,两者合用可增强抗炎效果,同时降低糖皮质激素的使用量和使用频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另外,文献报道NSAID对术后炎症的抑制作用非常及时,而糖皮质激素则相对迟缓[5],可能NSAID对于参与炎性早期的炎性介质的抑制作用较强,而糖皮质激素对一些慢反应物质如白三烯等则有较强的作用。本研究对照比较了术前1d和术前3d开始用0.1%普拉洛芬滴眼液做预处理的抗炎效果,结果发现术前3天做预处理能够明显减轻术后早期炎症反应。但是应当注意,过量的使用NSAID能够妨碍血小板聚集,增加出血机会。
【参考文献】
[1] 赵家良,黎晓新,董冬生,等.普南扑灵滴眼剂治疗白内障术后眼炎症和非感染性眼前段炎症的临床评价[J].眼科研究, 2000, 18: 560.
[2] Kensaku Miyake, Kanjiro Masuda, Shiroaki Shirato, et al. Comparison of diclofenac and fluorometholone in preventing cystoid macular edema after small incision cataract surgery: A multicentered prospective trial[J]. Jpn J Ophthalmo, 2000, 44: 58.
[3] Anna Zaczek, Carl-Gustaf Laurell, Charlotta Zetterstr,et al. Posterior capsule opacification after phacoemulsification in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steroidal and nonsteroidal treatment[J]. J Cataract Refract Surg, 2004, 30: 316.
[4]Holzer MP, Solomon KD, Sandoval HP, et al. Comparison of ketorolac tromethamine 0.5% and loteprednol etabonate 0.5% for inflammation after phacoemulsification: Prospective randomized double-masked study[J]. Cataract Refract Surg, 2002, 28: 93.
[5]Hayasaka Y, Hayasaka S, Zhang XY, et al. Effects of topical anti- inflammatory and antiallergic eyedrops on prostaglandin E2- induced aqueous flare elevation in pigmented rabbits[J]. Arch Ophthalmol, 2002, 120(7): 950.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