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唐健,曾明葵,张志慧 作者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7)
【关键词】 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眼小梁切除术;病例报告
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iridocorneal endothelial syndrome,ICE综合征),多单眼发病,表现为角膜内皮异常、进行性虹膜基质萎缩、广泛的周边虹膜前粘连、房角关闭及继发青光眼的一组疾病[1]1 933。临床较罕见,笔者在临床上遇见1例,特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43岁,主诉:右眼胀痛,视力下降2月,加重10 d。既往无眼部及全身长期用药史。全身一般情况好,各项化验室检查均正常。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0,左眼1.0。右眼结膜混合充血(++),角膜雾浊,周边前房浅约1/2 CT,瞳孔呈横椭圆形散大,上移,对光反应消失,3~5点虹膜周边部局限性萎缩,晶状体透明,玻璃体无明显混浊。眼底:视乳头边界清,色苍白,C/D≈0.9,血管轻度鼻侧偏位,黄斑中心反光可见。眼压:54 mmHg。角膜内皮计数示:计数低,528个/mm2。房角镜检查:房角全周呈窄Ⅱ≈Ⅲ,10点处虹膜角膜粘连。左眼未查及阳性体征。诊断为“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ICE综合征)”收入住院。给予典必殊眼液点右眼,每天6次,噻吗心胺眼药水点右眼,每日2次,醋氮酰胺0.25 g,口服,每日2次,小苏打0.5 g,口服,每日2次;20%甘露醇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用药1 d后眼压下降至14 mmHg,在局麻下行右眼小梁切除术,术中巩膜瓣下置0.2 g/L丝裂霉素棉片湿敷3 min,大量生理盐水冲洗,术后给予阿托品眼液点右眼,每天3次,典必殊眼液点右眼,每天6次,氨氯西林钠0.3 g,静脉滴注,每日1次。术后第3天查视力:0.05,眼压:7 mmHg,结膜轻度充血,角膜透明,滤过泡Ⅰ度隆起,前房形成,房水清,虹膜较术前无变化。
2 讨论
ICE综合征名称由Eagle和Yanoff首先提出,好发于中青年女性,单眼发病,家族史罕见,白人多见,未发现与其他眼病或全身疾病的联系。ICE综合征是一种以角膜、前房角及虹膜异常为特征的眼病,多为单眼发病,Yanoff(1979)建议将原发性进行性虹膜萎缩、Chandler氏综合征及虹膜色素痣综合征列为同属于一类疾病的3种变异[1]1933。本病病因未完全阐明,此例属于原发性进行性虹膜萎缩。本例患者有虹膜萎缩,且房角粘连,故诊断为“ICE综合征”较为确切。
对ICE综合征的治疗,主要是针对角膜水肿及继发性青光眼,早期可用药物治疗,使眼压维持在较低水平,晚期需手术治疗控制眼压。本症的治疗:主要是针对角膜水肿及继发性青光眼,一般早期病例应用降眼压的药物常可奏效。需定期观察前房角,如果发现房角部分闭塞或早期虹膜前粘连,应尽早行周边虹膜切除术。如已广泛粘连,应及早行滤过性手术.早期手术成功率尚可,但晚期治疗效果欠佳[2]。此患者药物降眼压效果不理想,遂行小梁切除术,术中行抗纤维化处理,术后早期眼压控制良好,无进行性视力损害。
【参考文献】
[1] 李凤鸣.眼科全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 9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