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临床医学 → 经验交流 → 正文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对驻守海拔4 300 m 不同时间移居者心理生理能力的初步探讨

http://www.cnophol.com 2009-12-21 13:34:11 中华眼科在线

  2  结果

  2.1  甲、乙两组心理生理能力,数字广度(顺背数)测验结果比较

  DDX200型电脑多功能心理生理能力测试仪数字广度(顺背数)测验操作:输入该项目代码后,按开始键提示后开始进入测试,数码表随机顺序显示3个一位数字,每数字显示1 s,显示后有短声提示,被试者应立即在数字键盘上将3个数字按顺序默背按出来,如按对,数码表继续显示另一组3位数字,被试者应在显示后再把这3位数字按顺序默背按出,如按对,数码表即继续显示另一组4个数字,依此类推,直至12个数字。如在其中某次默背不出时,数码表会按刚才显示的个数再出现一组数字,如两次按对继续升位进行下去,如3次都按不对,即停止此项测验,电脑打印机打印出得分情况。表1显示,甲组得分显著大于乙组(P<0.01)。表1  海拔4 300 m 高原不同驻守时间移居者数字广度(顺背数)测验比较(略)

  2.2  甲、乙两组心理生理能力,左、右手交叉敲击动作频率测验结果比较

  DDX200型电脑多功能心理生理能力测试仪左、右手敲击动作频率测验操作:输入该项目代码后,规定时间均为10 s,按开始键提示测验开始,被试应立即用左、右分别交叉按动左手键和右手键,数码表显示规定的时间并递减,当时间到达后电脑打印机即打印出总次数,正确次数、错误次数。表2显示,甲组总次数、正确次数得分显著高于乙组(P<0.05或P<0.01)。表2  海拔4 300 m 高原不同驻守时间移居者左、右手交叉敲击动作频率测验结果比较(略)

  2.3  甲、乙组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测验结果比较  甲组SaO2(91.2±6.4)%,而乙组为(87.4±5.1)%,两组相比,甲组明显高于乙组(P<0.05)。

  2.4  甲、乙两组视网膜动态比较

  表3显示甲组视网膜缺氧性改变人数(n)、改变(-、±、+、++)及百分比(%)明显少于或轻于乙组。表3  海拔4 300 m 高原不同驻守时间移居者视网膜检测结果比较(略)

  3  讨论

  在海拔为0时,大气压为101.3 kPa(760 mmHg),称为1个大气压,肺泡氧分压为13.9 kPa(104 mmHg),在海拔4 300 m 时,大气压为57 kpa(426 mmHg),而肺泡氧分压为 5.8 kPa(44 mmHg)。相当于海平面肺泡氧分压的1/2。肺泡氧分压的降低导致血氧含量的下降,引起人体组织脏器氧供不足,造成人体心理生理功能的降低。低氧环境下暴露的时间越长,缺氧的程度就越严重,甚至可导致急慢性高原病的发生。功效是评定脑功能状态与反应效率的总称,是研究急慢性缺氧条件下脑功能改变与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人体的记忆、判断能力、意识、思维、情感、反应及操作行为与脑、眼、肢体活动的统一,协调是不可分割的,其中大脑功能占主导地位。高原低氧环境对大脑功能的损害已得到证实[3]。缺氧可导致大脑能量代谢发生障碍,ATP生成减少,高PCO2分压导致脑血管扩张,颅内压不同程度   的升高,脑组织受压,脑血液循环受阻等综合因素加重能量代谢障碍,造成脑功能水平下降。有关动物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急性重复缺氧对脑细胞损伤程度低于持续性低氧的损害程度,原因是急性重复缺氧使动物产生了间歇性低氧适应,一次急性缺氧时脑组织和血液中GSHP(谷胱甘肽过氧化物)活性明显下降,而在急性重复缺氧时被激活,脑组织抗氧化能力增强[4]。急性缺氧以肺通气和心脏活动的增强立即发生为主,这些代偿功能活动本身消耗能量和氧气。而慢性缺氧,主要依靠组织利用氧的能力和血液运送氧的能力适应慢性缺氧[5],但人脑体功效及各器官生理能力仍然处于较低下的水平。本研究功效学测验表明,本次暴露在高原环境时间越长,脑体生理功效能力就越低。高原缺氧与脑功能的研究表明,驻守在海拔5 400 m 1年的健康青年,返回平原后跟踪测验,8个月时脑功能损害基本恢复到上高原前水平,要达到完全恢复可能需要1年以上的时间[6]。本研究提示,海拔4 300 m,甲组,上高原累积时间为4~16年,平均(8.5±3.4)年,本次上高原时间为3~6个月,平均(3.8±0.6)个月。乙组,上高原累积时间为3~12年,平均(4.5±2.6)年,本次上高原时间为7~48个月,平均(19.9±10.3)个月。甲组上高原累积时间较乙组长,而本次上高原时间较乙组短,本研究心理生理能力测验结果及SaO2、视网膜检测结果比较显著优于乙组(P<0.05或0.01),而上高原累积时间与检测结果对比未显示明显的关系,这与甲组本次上高原时间较乙组短有密切的内在关系。根据本研究对象本次上高原时间与心理生理功能的损伤程度和SaO2及视网膜血管动态的改变情况,在进入海拔4 300 m 高原9~12个月后,除口服抗低氧药物[7]和高原富氧室[8]补充氧外,最长时间不超过12个月就应定期返回平原进行休整,以达到恢复体能和修复缺氧造成机体损伤的目的。返回平原后的移居者需要进行必要的身体健康检查。建议返回平原停留恢复时间应在6个月左右为宜,使移居者重返高原时达到一定的健康水平,从而能在下一次返回平原休整前的时间内更好地发挥脑体功效能力和较为正常的生理功能。这对高原移居者能更好地在高原低氧环境条件下工作、学习、生活及进行军事作业,或参与社会各项经济建设活动,就健康状态而言是非常有益的。

  【参考文献】

  [1] 施殿雄,林利人.眼科检查与诊断[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3:69-87.

  [2] 钟国隆.生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32.

  [3] 马 勇,张西洲,周忠江,等.居住海拔不同高度健康青年智力与记忆功能的变化[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4,8(5):199.

  [4] 潘 颖,杨典洱,于培兰.急性重复缺氧与动物脑组织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998,14(1):47-49.

  [5] 金惠铭.病理生理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84-89.

  [6] 马 勇,张西洲,王 伟,等.高原缺氧与智力和记忆功能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7.11(4):238-239.

  [7] 马 勇,张西洲,王 伟,等.复方党参改善高原人脑功能的对比研究[J].高原医学杂志,1997,7(4):11-13.

上一页  [1] [2] 

(来源:互联网)(责编:xhhdm)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下一条信息: 没有了
  • 更多关于(眼睛,中华眼科在线,眼科,高海拔,低氧,心理生理能力,视网膜,动脉血氧饱和度)的信息
      热门图文

    九个日常动作让黑眼圈

    小诀窍 让眼膜功效发挥

    打造国际化彩妆tips

    如何做双眼皮手术更自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ad推广
      图话健康
    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中国眼网眼镜人久久眼科网华夏健康网健康863阿里医药眼科网首席医学网近视眼治疗寻医问药全球医院网保健
    医生在线眼科中华临床医师杂志平安健康网卫生法制网英智眼科浙江眼科网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