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结果
治疗后随访3个月,治愈57例(83.8%),显效6例(8.8%),有效2 例(2.9%),无效3例(4.4%),总有效率95.6%,见表1。轻、中度感染的治疗效果好于重度感染。3例无效病例均为重度感染,最后因发生角膜穿孔,并发真菌性眼内炎行眼内容剜除术而丧失眼球。
表1 68例真菌性角膜溃疡疗效结果(略)
3 讨论
生产性角膜外伤,角膜接触镜使用增多,抗生素、皮质激素、抗病毒药物的广泛应用,眼部真菌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真菌在角膜组织的繁殖,霉菌毒素、蛋白溶解酶以及真菌可溶性抗原等的刺激,角膜产生严重的炎症反应,组织坏死,溃疡形成,常伴有前房积脓,重度葡萄膜炎,如不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在短时间内视力严重下降,甚至眼球穿孔[2],大多数抗真菌药毒性较大,在眼部组织的渗透力差,药物治疗效果不确切[3]。在本组病例中,采用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辅助其他综合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目前国内公认的最理想的广谱抗真菌药物是三氮唑类,包括氟康唑和斯皮仁诺等,其作用机理是抑制真菌细胞麦角甾醇的合成,从而导致14-甲基化麦角甾醇的聚集。与细胞色素P-450酶结合的是唑环上未被取代的氮原子,结果导致真菌细胞膜不稳定,细胞生长被抑制,最终导致细胞死亡[3]。斯皮仁诺口服生物利用度高,与血浆蛋白结合率能达到99.8%,在富含角蛋白组织中的浓度则成倍增高,比较集中地分布在易受真菌感染的部位,斯皮仁诺抗真菌感染的高效、广谱、安全性在动物实验和广泛的临床研究、实践中得到证实[4];氟康唑水溶性好,局部应用可透过血—房水屏障,眼内通透性好,目前较广泛应用。实验结果表明,眼5min角膜房水达峰值浓度(1.68~8.2μg/ml),15min房水达峰值浓度(1.6~9.4μg/ml), 清除半衰期15~30min[5]。5% Natacyn滴眼液的有效成分为那他霉素,是从NATALENSI链霉菌中提取的四烯烃类抗生素,在体外具有抗多种酵母菌和丝状真菌(念珠菌、曲霉菌、头孢子菌、镰刀菌和青霉菌)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为通过药物分子与真菌细胞膜中的固醇结合,形成多烯固醇复合物,改变细胞膜的渗透性,使真菌细胞内的基本成分衰竭而达到治疗目的。5%那特真滴眼悬液局部滴用,眼部耐受性好,局部刺激症状不明显,且不会造成全身吸收,无明显毒副作用[6],新型抗真菌药联合应用极大的提高了疗效。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特点是由浅层到深层,早期溃疡为浅表性,溃疡底部为致密的实质浸润,继而形成脓疡,溃疡表面的坏死组织不断溶解脱落,角膜逐渐变薄,后弹力层随之暴露膨出,最终导致穿孔。溃疡常伴有严重的虹膜、睫状体反应和前房积脓[7]。本组病例综合应用角膜病灶刮除可机械清除部分菌苔及病变区坏死组织,生理盐水冲洗后给药有利于抗真菌药物在组织中的渗透;2.5 %碘酊烧灼后,微量酒精挥发碘离子沉着并向基质层渗透,破坏菌丝生长,导致坏死物脱落,胶原纤维增殖修复而使角膜恢复一定透明度和瘢痕化,使病程缩短。本组病例治疗结果表明,对真菌性角膜溃疡,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病灶刮除、2.5%碘酊烧灼、结膜瓣覆盖等方法综合治疗,可收到较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张红,王雨生,惠延年.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治疗观察[J]. 国际眼科杂志,2004,6(4):563~564.
[2] 孙秉基, 徐锦堂. 角膜病的理论基础与临床[M].第1版.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4,380.
[3] 张安年,张晶.眼科抗真菌新药[J].眼科新进展, 1998,18(4):2564~257.
[4]De Rosso JQ,Gupta AK. Oral itraconazole therapy for superficial sub-cutaneous, and systemic infections[J]. Apanoramic view. Postgrad Med,1999,46~52.
[5]康建华,王到毅.19%碘酊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4,12:431
[6]王清秀,康风英.那特真点眼联合局部清创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J].中国实用科杂志,2002,20(11):871~872.
[7]管怀进,龚启荣. 现代基础眼科学[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494~498.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