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结果
2.1矫正视力 96只IMEM患眼的最佳矫正视力为0.15~1.2,46只非IMEM眼为0.25~1.5。采用最小角度对数视力统计IMEM患眼的平均LogMAR视力为(0.15±0.21)较非IMEM眼的平均LogMAR视力(0.03±0.09)低,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63,P=0.000)。
表1患眼与健眼各频区对比敏感度均值(略)
表2不同视力分组的对比敏感度平均值(略)
2.2对比敏感度 患眼在各频区的对比度值均较对侧眼低下,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1)。将IMEM患眼按照视力分为≥1.0组,0.9~0.5组和≤0.4组3个组,结果显示视力的高低与对比敏感度值的高低有明显关系,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0)。即使视力≥1.0组的IMEM患眼,其高频区对比敏感度值亦低于非IMEM患眼(表2)。
3讨论 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是由于某种原因引起的眼内某些细胞沿着视网膜内表面生长形成的纤维增生膜。该膜的收缩可引起视网膜的皱褶、水肿,以及黄斑假孔和板层裂孔形成等一系列病理过程。多发生于老年人,原因不明。往往起病隐匿,进展缓慢,大多数患者无自觉症状,部分患者于体检时偶然发现。当纤维膜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可影响视功能,表现视力下降、视物变形或中心暗点、对比度下降以及色觉减退,并进而破坏患者的立体视觉等[1,2]。以往报道显示2/3的患者视力在0.6和0.7以上,仅0.5%的人视力低于0.1。本组96只IMEM患眼视力在0.15~1.2之间,其平均LogMAR视力较非IMEM眼低下。但是其中仍有60只(62.5%)IMEM患眼的最佳矫正视力≥0.8,并且患眼视力≥0.6的有75眼(78.1%)。有报道显示,即便当患者视力下降至低于0.1~0.3时,行玻璃体切除术仍可使60%~87%的人视力回复较满意[3]。据此认为在各种黄斑病变中,IMEM的病损程度以及对视力的影响尚属较轻,其预后相对较好[4]。 对比敏感度检查是在视角和对比度结合的基础上测定不同空间明亮对比状态下分辨物像的能力。它的低频区反映视觉对比情况,高频区反映视敏度,中频区则反映了视觉对比和敏感度的综合情况。许多眼病早期在其他视功能尚未出现改变之前即可表现对比敏感度异常;也有的眼病恢复后视力已达到正常,然而对比敏感度值仍低于对侧眼。因此认为它是比视力更敏感的指标[5,6]。本组的检测结果显示:(1)IMEM患眼在各频区的对比敏感度均值较对侧非IMEM眼低下;(2)视力的良莠直接影响到对比度值的高低;(3)部分IMEM患眼的视力与非IMEM眼相等,但其对比敏感度值却已显示出了患眼较非IMEM眼的下降有统计学意义差异;甚至有的IMEM患眼视力≥1.0,然而高频区的对比敏感度值已表现出较非IMEM眼的下降。随着视力受损严重,全频区对比敏感度值均下降。这些都证实了在视力损害之前即已出现形觉功能的损害,其中对比敏感度检查是较视力检查更敏感的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对待眼底黄斑病变除了视力的检测观察,还应重视长期、全面的视功能检查并综合评估,特别是对比敏感度检查是敏感指标之一。刘杏等[7]进行的IMEM光相干断层扫描(OCT)临床研究发现,IMEM的OCT表现主要有ERMs伴黄斑水肿、增生、假孔及板层裂孔等改变,患者黄斑中心凹厚度越厚其视力越差。对本组患者我们仅对总体样本进行统计分析,而对于OCT显示的不同形态的IMEM其各项视功能状况及差异性,以及病情进展对视功能的影响,尚有待于进一步观察分析探讨和长期随访。
【参考文献】
1张承芬.眼底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319321
2夏群,卢颖毅,龙力,等.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的视功能.中华眼底病杂志 2007;23(1):5859
3长谷川琢也,惠美和幸,池田俊英,等.特发性黄斑前膜にぉけゐ内境界膜剥离术后の长期成绩.日眼会志2004;108:150156
4魏文斌.当代临床眼科进展.安徽: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295300
5孙葆忱,张也泰,严肃,等.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对比敏感度改变.实用眼科杂志1989;14:5354
6赵云娥,毛崇溶,王勤美,等.早期白内障患者对比敏感度测定及手术时机研究.眼视光学杂志2002;4:132133
7刘杏,凌运兰,郑小平.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中华眼底病杂志 2001;17(2):115118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