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临床医学 >> 论文汇集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

http://www.cnophol.com 2008-8-13 15:33:32 中华眼科在线

  【摘要】 目的 探讨治疗晶体膨胀期伴有房角窄而致眼压高的白内障继发青光眼的方法。方法 采用晶状体超声乳化+折叠型人工晶体植入或小切口晶体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治疗32例40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术前平均眼压40.18mmHg,术后随访最终平均眼压降至13±4.3mmHg。术后随访最终矫正视力范围为4.3~5.0,其中4.7以上者7眼(占17.5%)。术后早期有并发症,角膜水肿11眼(27.5%),术后第2天丁达氏征(++~+++)8眼,人工晶体表面形成纤维膜3眼,经活动瞳孔、激素治疗5~10天缓解。结论 采用晶体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有效、便捷、可重复、并发症少的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手术方式。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中大多数伴有白内障或晶体膨胀,晶体摘除后可以使晶体虹膜隔后移,前房角重新开放,而使术后眼压恢复正常。由于手术中免去了小梁切除术使浅前房等并发症大大减少 [1]  。笔者采用晶体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有白内障患者32例40眼,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近年来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有白内障膨胀期患者32例40眼,其中男13例14眼,女19例26眼;年龄56~72岁,平均62岁,视力:光感~4.7,眼压最高均超过46mmHg。晶体均有不同程度的膨胀、混浊。房角镜检查窄角Ⅱ~Ⅲ型15例18眼,窄角Ⅳ型17例22眼;UBM检查,房角不完全性粘连7例7眼,完全性粘连2例2眼。

    1.2 方法 眼压较高者首先行快速静脉点滴20%甘露醇250ml,口服乙酰唑胺500mmg,以降低眼压,不缩瞳孔。待眼压缓慢降至近正常值24~26mmHg时,即可手术,即小切口晶体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前行常规眼压、房角、A/B超、角膜曲率冲洗泪道等检查。术前0.5h快速静脉滴注20%甘露醇250ml,术前0.5h散瞳,局部爱尔凯因或球后注射2%利多卡因4ml,按摩眼球10min。

    其中23例31眼行常规角膜透明切口超声乳化术:开睑器开睑。免上直肌固定缝线,角巩缘前1mm、11点穿刺,自闭式切口,3点穿刺切口,在透明质酸钠下CCC撕囊,囊孔直径5mm。用超乳头吸净混浊晶体核及周围皮质,用粘弹剂进行前房角环行注射分离,囊袋内注满粘弹剂。将折叠型人工晶体植入囊袋并调正。冲洗前房内粘弹剂,常规缩瞳,闭合切口,术毕结膜囊冲洗庆大霉素及地塞米松,单眼包扎,术后第2天开始局部点抗生素及激素药物。其中9例9眼行4.5mm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采用“反眉弓” [2]  自闭式巩膜隧道切口,弦长4.5mm(内口为5.5mm)外切口两端垂直角膜缘后4.5mm,中心部在其后1.5mm,向前房注入粘弹剂,连续环形撕开前囊膜直径约6mm;水分离,晶体与皮质充分游离,使核浮在前房,用自制镊子碎核,分别娩出晶体碎核,注吸皮质,用粘弹剂在前房角环形注射分离,囊袋内注入粘弹剂,将人工晶体植入囊袋并调正,吸净前房粘弹剂,常规缩瞳,向前房注入强缩瞳剂,术毕结膜囊注入庆大霉素及激素,单眼包扎,术毕后第2天常规局部点抗生素+激素治疗。随访6~9 月,平均7.5个月。

  2 结果

    2.1 术后眼压 眼压术后第3天眼压为15±6.1mmHg;1周眼压为14±5.5mmHg;术后3个月眼 压为13±4.8mmHg。经统计学处理术后眼压各个时期,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2.2 前房与房角 术后11周房角检查宽角~窄角Ⅰ型12例13眼,窄Ⅱ型17例24眼,窄Ⅲ型3例3眼。术后23周房角检查,宽角~窄角Ⅰ型15例16眼,窄Ⅱ型17例24眼,与手术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
    
    2.3 术后视力 术后1周视力4.0~5.0,平均4.7。

  2.4 瞳孔情况 瞳孔圆、对光反射正常27例35眼,瞳孔不规则、对光反向迟钝或消失部分后粘连5例5眼。

    2.5 前房反应 8眼术后第2天丁达氏征(++)或(+++),人工晶状体表面形成纤维膜3只眼,经活动瞳孔,激素治疗3~7天缓解。其中1眼形成机化膜但是中心约4mm光学面透明区。
     
    2.6 术中并发症 2眼术中在分离房角时有少量前房出血,注满粘弹剂自行停止。

    2.7 术后并发症 (1)术后早期(1周内)角膜水肿11眼,均在2~7天内消退,无浅前房出血,伤口渗漏,人工晶体夹持等并发症发生。(2)术后晚期(6周后):后发性白内障8眼(20.0%)。眼底检查发现13眼(32.5%)视盘色淡,杯凹陷扩大。为杯/盘比0.7~0.9,5眼(12.5%)有黄斑变化。

[1] [2] 下一页

(来源:中华现代眼科学杂志)(责编:duzhanhui)

下一条: 没有了
更多关于(眼睛,中华眼科在线,眼科,白内障,青光眼)的信息
  热门图文

最适合看奥运的眼镜时

时尚MM配镜百搭技巧

火辣热烈的奥运加油妆

情人节的浪漫怀旧紫色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