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激光诱导脉络膜视网膜静脉吻合(CRVA)术治疗非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非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患者34例(35只眼),在实施一系列并发症预防措施的基础上进行激光诱导CRVA术治疗。治疗前、后常规检测患者视力和眼底情况,并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术后患者随访3-12个月,平均6个月。结果 共有28只眼(80%)CRVA术成功。治疗后l-2个月,视网膜出血基本吸收,水肿改善。其中20只眼(71%)视力提高,无视力下降者。与自然病程相比,患者眼底和视力预后明显改善,未发生严重并发症。7例(7只眼)CRVA术未成功,其中2例(2只眼)发生了严重的新生血管并发症。结论 激光诱导CRVA术是治疗非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有效方法,在对并发症采取适当预防措施的基础上行CRVA术,可显著提高CRVA术的安全性,但并不能完全避免严重新生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脉络膜;视网膜静脉;吻合术,外科;视网膜静脉闭塞;脉络膜新生血管化;视网膜新生血管化;激光手术
近年来,国外陆续报告了有关激光诱导脉络膜视网膜静脉吻合(chorioretinal venous anastamosis,CRVA)术治疗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研究结果[1-3],吻合术成功的患者视网膜水肿和出血均吸收,多数患者视力提高。但由于CRVA术后部分患者发生了一些较严重的并发症[1-6],影响了该手术在临床的普遍开展。为了预防CRVA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笔者制定了一系列的预防措施,并应用于CRVA术的临床研究,以便探讨CRVA术的治疗效果、安全性及预防措施的有效性。
资料和方法
一、临床资料
1.对象选择:经眼科门诊检查初诊为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再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e angiography,FFA)确诊为非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患者。共34例(35只眼),其中男19例(19只眼),女15例(16只眼);年龄20-70岁,平均51岁;病程1-12个月,平均4.5个月。术前患者视力为眼前指数至0.6,其中视力≤0.1者17例(18只眼),视力≥0.2者17例(17只眼)。
2.诊断标准:用50-IA广角眼底照相机(日本Topcon公司产品)拍摄患者眼底后极部及周边部各方向彩色图像,以毛细血管无灌注区≤5个视乳头面积(DA)作为非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患者的诊断标准。
3.术前准备:术前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患者视力,有屈光不正者检查矫正视力。以0.5%复方托吡卡安滴眼液(美多丽)充分散瞳,经患者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后即实施CRVA术。
二、手术方法
选择患者视乳头鼻上、鼻下、颞下或颢上视网膜分支静脉,每只眼治疗2-4个部位。具体治疗方法与McAllister等[3]手术方式基本相似:用90 D全视网膜接触镜,以氩蓝绿激光光凝。光凝部位距视乳头距离>3PD,以免击穿睫状后动脉,引起脉络膜大出血或发生动,静脉吻合。激光波长510nm,输出功率2.0-2.5 W,击射时间0.1 s,光斑直径50 μm。每个治疗部位击射2个点,先击穿静脉旁Bruch膜,再击穿相应部位的视网膜静脉。本研究与其不同之处:部分患者经氩离子激光击射后,再用氪红激光治疗;所有患者在氩离子和氪红激光击射后,再使用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能量3-5mJ)协助击穿视网膜静脉。氩离子激光参数:激光波长510 nm,输出功率2.0-2.5 W,击射时间0.1 s,光斑直径50μm。多数治疗部位击射1个点,少数部位击射2个点。氪红激光参数:激光波长647 nm,输出功率l W,击射时间0.1 s,光斑直径50 μm。
三、随诊方法
治疗后2周复查患者视力和眼底彩色图像。以后每l-2个月复查1次,部分患者复查FFA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所有患者经激光治疗后均不再使用药物治疗。患者治疗后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6个月。
四、手术成功标准
1.眼底检查:患者激光斑处静脉中断,并向深处穿行。
2.FFA检查:患者FFA早期有吻合血管优先充盈或逆向充盈现象。如激光斑处静脉无中断,走行无改变,则被视为手术失败。
五、预防并发症的措施
1.严格选择手术对象:注意选择无视网膜缺血或轻度缺血患者,即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
2.选择合适的治疗部位:患者鼻侧治疗部位距视乳头3个视乳头直径(PD)以远处,颞上或颞下者距黄斑4PD以远。尽量避开水平位,以免击穿睫状长动脉。
3.避免过重的激光损伤:每一治疗部位的氩离子激光击射点最多2个,1次治疗失败后,避免在同一治疗部位或其近旁重复治疗。
4.采用播散性视网膜光凝法:在治疗部位所在的静脉周围及其远端进行播散性视网膜光凝,预防远端静脉闭塞所致的视网膜缺血及新生血管形成等并发症。
六、统计学处理
患者术后视力≥0.1,且视力提高或下降≥2行者称为视力提高或下降。视力<0.1,且视角减小或增加2倍以上者称为视力提高或下降。患者治疗前、后的视力比较,采用成组配对t检验。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