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青年近视患者角膜厚度分布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青年近视患者200例(400眼),按屈光度不同分为4组,应用OrbscanⅡ眼前节分析系统对患者的角膜中央点﹑最薄点﹑后表面平均屈光度最大点,以及距中心1.5,2.5mm上方﹑下方、颞上﹑颞下、鼻上﹑鼻下﹑颞侧、鼻侧部位的角膜厚度及相应的前房深度、后表面高度、后表面曲率、前表面曲率进行测量。结果:角膜厚度呈中心薄周边厚分布,最薄点位于距中心2.5mm范围内(86%),角膜颞下部位(50%)。后表面平均屈光度最大点、最薄点、中央点三个点的角膜厚度在不同近视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部位的角膜厚度与其他因素相关分析。结果:中央点:角膜厚度与前房深度、前表面曲率负相关(r=0.181,0.103,P=0.000,0.039)。最薄点:角膜厚度与相应的前房深度、后表面高度、后表面曲率绝对值、前表面曲率呈负相关(r=0.167,0.113,0.104,0.109;P=0.001,0.024,0.038,0.03)。后表面屈光度最大点:角膜厚度与相应的前房深度、后表面高度、后表面曲率绝对值、前表面曲率呈负相关(r=0.342,0.138,0.189,0.159;P=0.000,0.000,0.000,0.001)。结论:角膜厚度最薄点多位于旁中心2.5mm颞下部位;角膜厚度与近视程度无关;角膜厚度与相应的前房深度、后表面高度、后表面曲率绝对值、前表面曲率为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 角膜厚度 OrbscanⅡ眼前节分析系统 近视眼
0引言
角膜屈光手术是通过准分子激光切削角膜改变角膜屈光度而达到矫正视力目的。所以角膜厚度的测量对于手术设计和术前筛选、确保手术安全具有非常重要意义。Orbscan Ⅱ角膜地形图系统是采用裂隙扫描技术与先进的 Placido Disc系统相结合,采用非接触方法,全面了解角膜厚度分布。本研究主要为了了解角膜厚度分布特点及相关因素,为角膜屈光手术提供参考。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200604/09至北京同仁医院屈光矫治中心就诊青年近视患者200例(400眼),其中男100例,女100例,年龄18~40(平均23.0±5.8)岁,等效球镜度数0.75~15.00D。按屈光度分四组:低度数组(0.50~ 3.00D)100眼,中度数组(3.25~ 6.00D)100眼,高度数组(6.25~ 9.00D)100眼,超高度数组(9.25~ 15.00D)100眼。所有被检眼常规眼部检查,确认无器质性病变,最佳矫正视力≥1.0,停戴软性角膜接触镜2wk以上。
1.2方法
本研究采用美国Bausch&Lomb公司生产的Orbscan Ⅱ眼前节分析诊断系统,版本3.00E,其中A=0.93,测量2~3次,取最佳图像进行分析。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1.5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