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讨论
视网膜血管由于缺乏明显的神经分布,而受非神经机制,即体液机制调节。其中ET1在视网膜血管的管径和局部血流量的调节中起关键作用。缺血性视网膜疾病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视神经视网膜血循环障碍为主要特点的一大类眼底疾病。建立良好的实验动物模型,对于研究缺血性视神经视网膜损伤的病理表现,发病机制及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以往的实验研究中,多采用升高眼压或结扎血管的方式,以此来造成视网膜血供的中断,形成缺血改变。而我们通过向兔眼玻璃体腔注射一定剂量的ET1,引起视网膜血管收缩,缺血,但血流并不完全中断。这更符合临床上视网膜微循环障碍所产生的缺血机制。ET是由血管内皮细胞合成的,用来调节血管紧张性及局部血液循环的缩血管活性肽。根据其分子中氨基酸支链的不同,ET具有4种异构体,即ET1,ET2,ET3和血管活性肠肽(VIP)。其中ET1的缩血管作用最强。ET通过与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ET受体有A,B,C 3种。ETA受体是ET1的特异性受体。当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ET1与视网膜血管周细胞上的ETA受体特异性结合后,主要通过激活磷脂酶C产生1,4,5三磷酸肌醇(IP3),IP3促进细胞内钙库释放,并同时引起细胞膜Ca2+通道开放,使Ca2+内流,血管收缩[2]。最终导致组织缺血,缺氧及自由基产生,引起细胞的凋亡和坏死。近来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血浆中ET1水平升高[3],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患者,血浆ET1水平高于同年龄健康对照组[4]。视网膜静脉阻塞、球后视神经炎等眼底病患者血浆ET1呈现高浓度状态 [5]。说明ET1可能与此类疾病的发病机制有关。视网膜感光细胞、双极细胞以及神经节细胞是传递视觉信息的三级神经元。当视神经视网膜发生缺血后首先会影响到视觉信息的传递,而视觉信息的传递基本上是通过生物电活动,因此视觉电生理在反映视神经视网膜病变中具有特殊的意义。ERG是视网膜总和电反应,其a,b波分别代表了视网膜外层和内层的功能状态。VEP主要反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以上的视觉通路功能,其P波峰值潜伏期时的改变是反映视神经功能状态的最为敏感和可靠的指标。由于ERG与VEP分别反映视网膜不同层次及视路传导的功能,因此将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可清楚的评价视网膜各层次及视神经的功能状态。我们发现川芎嗪可明显的改善ET1所引起的视神经视网膜信息传导功能的下降,表现为ERG的a,b波,VEP的P波振幅的升高,但VEP P波峰值潜伏期时在治疗后并未完全恢复至正常。在临床工作中常遇到视神经损伤的病例,其预后不良。说明严重的视神经损伤是不可逆的,同时也显示出VEP P波峰值潜伏期时在对视神经疾病的早期诊断中具有更大的价值。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又名四甲基吡嗪,是中国自行研制开发的现代中药单体,主要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向兔腹腔注射川芎嗪后,应用反向高效液相法对兔眼视网膜组织中川芎嗪药代动力学进行研究,发现该药能透过血视网膜屏障进入视网膜组织,这一结果为川芎嗪全身用药治疗眼底疾病提供了实验依据[6]。药理学研究证实川芎嗪,可调节各种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对抗交感神经的缩血管作用,扩张微血管,改善微循环,溶解血浆纤维蛋白原,增加红细胞膜脂区流动性,降低血小板的聚集性,抑制血栓形成,降低红细胞压积,从而降低血粘度。由于川芎嗪具有典型的“Ca2+拮抗剂”的特性[7],因此能有效的对抗ET1发挥缩血管途径中的Ca2+内流,使得血管表面积加大,并能有效地清除缺血再灌注后所产生的氧自由基[8,9],使全血粘度降低,视乳头和视网膜血循环明显改善。cAMP 与cGMP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的组织细胞和体液中,是调节机体机能和生化代谢的重要生物活性物质。视网膜生理过程的加强或抑制以及代谢的平衡状态与否均与细胞内的cAMP,cGMP浓度及比值的变化密切相关。川芎嗪治疗后视神经视网膜组织的能量及生化代谢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说明川芎嗪对ET1所致的缺血性视网膜疾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为探索川芎嗪治疗缺血性视网膜疾病的机制提供了有益的实验资料。
【参考文献】 1刘长山,孙丽萍,李兆欣,等.川芎嗪对糖尿病鼠醛糖还原酶活性及视网膜细胞凋亡影响.实用糖尿病杂志 2007;3(5):2022
2 Kiel JW. Endothelin modulation of choroidal blood flow in the rabbit. Exp Eye Res 2000;71(6):543550
3 Yokota T, Ma RC, Park JY, et al. Role of protein kinase C on the expression of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and endothelin1 in the retina of diabetic rats and cultured retinal capillary pericytes. Diabetes 2003;52(3):838845
4 Ikram MK, de Voogd S, Wolfs RC, et al. Retinal Vessel Diameters and Incident OpenAngle Glaucoma and Optic Disc Changes:The Rotterdam Study.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 2005;46(4):1182 1187
5王润生,吕沛霖,王建洲,等.三种不同眼底病血浆内皮素 1水平的临床研究.中华眼底病杂志 2004;20(6):375376
6邓新国,张清炯,贾小芸,等.川芎嗪全身用药在兔眼不同部位的药代动力学结果比较.药物分析杂志 2006;26(6):721725
7姜士军,曹晋宏.川芎嗪离子导入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国际眼科杂志2006;6(4):941942
8宋军.川芎嗪注射剂眼部离子导入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国医药导报 2008;5(11):100101
9祁存芳,刘勇,张建水,等.川芎嗪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17(25):39083909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