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文献 → 正文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白内障术后眼内感染的分析及其防治

http://www.cnophol.com 2009-6-8 11:27:47 中华眼科在线

【摘要】  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是严重危害患者术后视力恢复的并发症之一。本文就其发病率﹑危险因素﹑治疗及预防等做一综述,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白内障;眼内炎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endophthalmitis after cataract surgery

    Su Lin1, JinSong Zhang2

    1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the Affiliated Union Hospital of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Fuzhou 350001, Fujian Province, China;2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the Fourth Affiliated Hospital,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Lens Key Laboratory of Liaoning Provincal Colleges, Shengyang 110032, Liaoning Province, China

     AbstractEndophthalmitis after cataract surgery is a serious complication that devastates visual function. It is also the hardest problem for clinicians. We made a review on the incidence, risk factors, clinical features,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etc. of endophthalmitis and provided references for its clinical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KEYWORDS: cataract; infectious endophthalmitis

    Lin S, Zhang J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endophthalmitis after cataract surgery. Int J Ophthalmol(Guoji Yanke Zazhi) 2008;8(11):22882292
0引言

    近年来,随着眼科显微手术的改进和无菌技术的不断完善,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发生率较以往有大幅度的降低,但作为一种内眼手术,术后感染仍是严重危害患者术后视力恢复的并发症之一,亦是临床医生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因此,严格做好术前准备,术中无菌操作及术后感染防治等是至关重要的。一旦发生感染,只有迅速诊断和有效治疗才能最大程度挽救患者视力,尽可能保存眼球。

    1相关流行病学调查

    1.1发病率  过去一个世纪以来白内障的发病率稳步下降。1998年Masket[1,2]开展的一项对美国1300名白内障手术医生的调查显示,这些医生在430000次手术中发生了228例培养阳性的眼内炎,发病率为0.053%。Powe等 [3]对1979/1991年90篇关于白内障摘除术后视力和并发症的文章进行Meta分析,发现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发病率为0.13%。目前,绝大多数统计其发病率为0.05%~0.13%[1,35]。

    1.2致病菌  据报道,约2/3正常人结膜囊中有正常菌群存在,细菌培养阳性率为53%~91%[6]。据文献回顾Meta分析,G+球菌、G杆菌常见,G+杆菌、G球菌少见,偶见真菌。常见菌株有凝固酶阴性的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7]。眼内炎患者眼内容物培养结果发现,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大多数都是由细菌引起,真菌只占约3%[8]。最常见的细菌是凝固酶阴性表皮葡萄球菌(约占70%),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0%),链球菌属(10%),其它G+菌(5%),以及G的棒状杆菌(沙雷氏菌属,变形杆菌属及假单孢菌属)等。实验证明感染性眼内炎的病原体80%来自患者结膜囊内的细菌菌群[9]。Palmer眼科中心分析1990/2001年急性术后眼内炎的细菌培养结果显示,感染性眼内炎致病菌以凝固酶阴性的G+表皮葡萄球菌居首位,其培养阳性率基本不变。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G菌感染率有所上升,而链球菌属感染率有所下降。结膜囊内正常菌群一般不致病或偶有致病菌,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进入非正常寄居部位时,可引起多种感染。这种条件下致病菌的细菌已成为感染性眼内炎的主要致病菌,而G菌属铜绿假单胞菌(即绿脓杆菌)是引起爆发性眼内炎的常见致病菌[10]。

[1] [2] [3] [4] 下一页

(来源:中华眼科在线)(责编:zhanghui)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下一条信息: 没有了
  • 更多关于(眼睛,中华眼科在线,白内障,眼内炎)的信息
      热门图文

    今夏最抢镜的火辣活力

    学化性感眼妆让诱惑电

    决定女人健康的14个部

    祛除鱼尾纹so easy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