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临床医学 → 经验交流 → 正文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激光扫描检眼镜在眼底检查中的应用

http://www.cnophol.com 2009-7-3 12:55:45 中华眼科在线

  三、未散瞳眼底检查

  40例患者未散瞳进行眼底检查。其中5例未散瞳进行FFA及ICGA检查。3例患者右眼散瞳,左眼不散瞳,分别进行FFA或ICGA检查,均获得较满意的眼底图像(图6)。

  四、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检查

  95例患者用488 nm蓝色氩激光进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检查,神经纤维层清晰(图7)。在青光眼患者可较清楚地发现视神经纤维的缺损。

  五、红外光眼底检查

  1.用红外光检查眼底可大致了解视网膜色素上皮层色素分布的情况。对“中浆”、黄斑裂孔及干性老年黄斑变性患者,用红外光检查,常能较清楚地发现色素脱失的情况,有时还能查出眼底检查时未能发现的病灶,而该处在FFA时常表现为“窗缺”或有荧光渗漏。对于儿童、严重畏光及屈光间质混浊的患者用红外光检查眼底较为方便。

  2.用SLO检查轻度的玻璃体混浊或玻璃体后脱离的患者,可清楚地观察到玻璃体混浊物或玻璃体后脱离的Weiss环在玻璃体内飘动的情况。

  3.对于视网膜的隆起病变,用SLO检查,其立体感强(图8)。

  讨论

  一、Rodenstock 101型SLO是利用弱激光束作为照明或激发光源进行眼底检查。

  在光路设计上采用两个反射镜的检流计马达,将激光束以水平方向50或60Hz、垂直方向15 625 Hz扫描眼底。垂直和水平方向扫描光束合成一扫描光栅。扫描光栅经一系列组合透镜,聚焦于视网膜上,形成一聚焦的扫描光点,而不是将整个检查的视网膜区域均照亮。入射光经过组合透镜后,在瞳孔区的光线直径<1 mm,因而提供了小瞳孔检查眼底的可能性。眼底的反射光经瞳孔和透镜组合汇聚于光电放大器上,再经光电转换形成图像,不需要反射光线在某一点形成光学图像。由于激光束的入射光只需经瞳孔中央极小的区域,其余大的区域则作为反射光路,大大提高了接受反射光的效率,照明光的强度也可大为降低。进行一般眼底检查所用的照明光的强度:氩激光<450 μW/cm2,红外激光<2 mW/cm2。这既可减少激光检查时对视网膜的毒性,使持续实时录像成为可能,又可减少造影时荧光物质的用量,以减轻副作用,使短期内重复造影成为可能。我们在20余例患者中使用20%荧光素1 ml进行荧光血管造影,影像效果无明显降低。由于入射光线细,加大了景深,检查玻璃体混浊、玻璃体后脱离以及视网膜的隆起效果好,立体感强。由于反射光线不需形成光学像,避免了光学像差,更提高了图像质量[3,4]。

  二、Rodenstock 101型SLO提供3种激光束

  不同波长的激光束扫描眼底可得到不同层次的眼底图像。用488 nm波长的氩激光检查眼底,可较清晰地看清视网膜的浅层结构,如神经纤维层和视网膜浅层出血和渗出等。而用氦-氖激光或红外激光检查眼底,则可检查较深层的视网膜或脉络膜结构。用488 nm波长的氩激光进行FFA,由于其不易散射,对有屈光间质混浊的患者可取得较满意的造影效果,且造影过程为实时录相,可动态观察视网膜微循环的情况。780 nm的二极管激光为近红外光,穿透力强,因此检查屈光间质混浊的患者效果较好;由于无可见光束刺激缩瞳,在暗室内不需散瞳即可较满意地检查眼底,对儿童和严重畏光患者尤为适宜。用红外光进行ICGA,为临床开展脉络膜循环研究提供了手段,尤其是对于有玻璃体或晶体混浊及由于视网膜前的出血遮挡、FFA不能取得满意影像时,利用ICGA常能取得较满意的效果,并提供视网膜大血管及其它视网膜病变的信息,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以上3种检查光源在使用中可互相转换,便于进行几种检查的对比,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了解病变的程度及性质。由于SLO检查为实时录相,录相带可反复观察,并能及时给出检查结果,图像资料可立即打印,有利于患者的及时治疗。最近Bischoff等[5]将SLO进行了新的改进,进行FFA和ICGA的同步造影,然后经计算机将二者迭加在一起,在一张图像上可同时观察两种造影的情况,二者互相参照、比较,可得到更多的信息。SLO还可接驳黄斑暗点检查计,用以进行黄斑区微视力及微视野的检查。SLO是一台多用途的眼底检查设备,在使用中可联合应用。

  三、SLO的缺点

  机器和染料价格昂贵;机器的操作灵活性稍差,不能仰拍和俯拍,因此对于上方、下方和周边眼底的拍摄不够理想;对操作技术和保护环境要求较高。以上不足,均有待于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改进、完善。

  参考文献

  1 Webb RH, Hughes GW, Pomerantzeff O. Flying spot TV ophthalmoscope. Appl Ophthalmol, 1980,19:2991-2996.

  2 Mainster MA, Timberlake GT, Webb RH. Scaning laser Ophthalmoscopy: clinical applications.Ophthalmology,1982,89:852-857.

  3 王光霁.激光扫描眼底电视机的原理和临床应用(综述).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1984,8:193-196.

  4 陈有信, 董方田. 吲哚青绿脉络膜血管造影III:技术新进展(综述). 中华眼底病杂志,1995,11:53-55.

  5 Bischoff PM, Niederberger HJ, Torok B, et al. Simultaneous indocyanine green and fluorescein angiography. Retina 1995,15:91-97.

上一页  [1] [2] 

(来源:互联网)(责编:xhhdm)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下一条信息: 没有了
  • 更多关于(眼睛,中华眼科在线,激光,激光扫描检眼镜,眼底检查)的信息
      热门图文

    眼部瑜伽除掉细纹黑眼

    黑眼圈超详细解决方案

    让眼睛抓住青春“不放

    今夏最抢镜的火辣活力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