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临床医学 → 论文汇集 → 正文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

http://www.cnophol.com 2009-9-16 10:50:25 中华眼科在线

  3  讨  论  

  根据本文98例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作者认为FFA不良反应,可以概括为造影剂因素和心理性因素所致。

  3.1  造影剂因素: 荧光素钠是一种染料,具有无毒无害,不参与肌体代谢和分解,进入体内后60~80%与血浆蛋白结合,2%溶解在血中,经肝、肾排出。人体对荧光素钠的不良反应,目前尚无定论,从造影前皮肤划痕试验、皮内试验、凝集试验[1]到目前静脉稀释注射试验及口服抗过敏和止吐药等,均不能预知注射后是否有不良反应发生。不良反应大多为轻中度,一过性的反应,但仍有本文的过敏性休克等严重不良反应导致患者死亡的报道[2]。

  3.2  检查者因素: ①沟通技巧:检查者首先要确定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模式,以参与式的沟通方法与患者进行交流,交代病情和检查可能出现的问题时,可采取好—不好—好模式,可最大限度地消除其紧张情绪和恐惧感,由被动转为主动接受检查。②操作技巧:首先要对病人进行模拟训练,使得病人学习掌握在检查过程中的体位配合和心理耐受;其次要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体重个性化调整静脉推注速度由3~5s延长为8~10s,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而不影响检查结果。

  3.3  患者因素:本组出现不良反应的98例患者,73例为50岁以下,占不良反应的74.5%,其中34%没有静脉注射史,48%没有眼科疾病检查史。这可能与患者年龄和就医经验有关。此外性别因素也可影响不良反应的发生,本组男性患者不良反应比率高于女性患者,与翁文庆等[3]报道一致。  综上所述,FFA的不良反应可分为造影剂导致的过敏反应和心理性因素所致的类过敏反应和心理性反应。  

  造影剂因素所致的过敏反应多表现为:①速发型过敏性反应:包括瘙痒、荨麻疹、血管性水肿、支气管痉挛、低血压和晕厥,最常见的是荨麻疹。大部分这类反应是自限性的,并对肾上腺素能和抗组胺药物的反应迅速,但发生致命的可能性不容忽视。②迟发型过敏反应:表现为造影剂注射后1~3d出现的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和荨麻疹[4]。本组FFA检查4298例,过敏试验均为阴性,但在造影过程中31例(0.72%)发生了对荧光素钠的过敏反应,其中26例表现为急性荨麻疹,4例咳嗽、打喷嚏,1例表现为过敏性休克,占不良反应的31.63%。

  心因性反应多表现为:①类过敏性反应,常表现在静脉注射造影剂后1~3min少数在20min以后,出现恶心呕吐和皮肤潮红,可能是迷走神经受到刺激所致;②心因性反应,多表现为面色苍白,大汗,伴有晕厥前的恶心反应,不伴有皮肤瘙痒和发绀,无呼吸困难和心率加快,不需使用拟交感药物,平卧休息后症状可缓解。常见的原因是病人过度紧张,药物推注速度过快,最常见的原因是静脉注射时疼痛刺激后引起的迷走神经反应[5]。本组4298例,在造影过程中67例(1.56%)出现类过敏反应和心因性因素导致的不良反应,表现为一过性恶心呕吐,占不良反应的68.37%。   

  根据文献报道及结合我们的经验,在进行FFA检查时采取下列预防措施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①事先预防方案:包括详细询问病史、药物过敏史、特别是造影剂过敏史。②注意沟通技巧和模拟体位训练。③必须进行荧光素钠过敏试验。④适当的药物注射速度。⑤注意到事先用药只能对类药物过敏反应有用,而不能防止危及生命的过敏性反应[6]。⑥造影室应备有各种抢救药品和氧气[7]。⑦急救措施:主要针对过敏反应,当患者发生头晕、心慌、面色苍白、出冷汗、晕厥、虚脱等情况时,应立即使病人平卧,吸氧,监测血压、血糖和心电图,如属严重的过敏反应可给地塞米松10mg肌注或肾上腺素1mg肌注,建立液路,请内科医师协助诊治。⑧事后方案:留观30min,对有药物过敏史者告之迟发型过敏反应的表现和口服抗过敏反应药物。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M].北京:1995.694.

  [2] 向方,张雷.荧光素钠静脉注射过敏性休克死亡1例[J].中华眼底病杂志,2002,18(3):220.

  [3] 翁文庆,邵碟依.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思考[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00,10(3):169-170.

  [4] 顾瑞金,主译.帕特森变态反应性疾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335-396.

  [5] 魏广川,孙伟.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6, 24(6):636-637.

  [6] Butner R W,Me Pherson A R,Adverse reactions in intraveno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J]. Am Ophthalmol,1983,15:1084-1086.

  [7] 乔志燕,郭淑玲,霍玉香,等.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过敏性休克1例[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4,21(3):260.

上一页  [1] [2] 

(来源:互联网)(责编:xhhdm)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下一条信息: 没有了
  • 更多关于(眼睛,中华眼科在线,眼科,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不良反应,临床观察)的信息
      热门图文

    眼妆窍门改善浮肿金鱼

    秋日明眸护理点睛之术

    阻击生命中第一条皱纹

    几个拯救肉泡眼小窍门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ad推广
      图话健康
    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中国视力网中国眼网眼镜人久久眼科网华夏健康网健康863阿里医药眼科网首席医学网近视眼治疗寻医问药
    全球医院网保健浙江眼科网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