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临床药学 → 临床研究 → 正文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不同浓度丝裂霉素C在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中的应用

http://www.cnophol.com 2009-11-3 10:17:49 中华眼科在线

  2.3  术后不同药物组各时期角膜上皮下混浊发生情况

  角膜上皮下混浊200 mg·L-1 MMC组术后2周未见角膜上皮下混浊形成,1月时0.5级2例;0.2 mg·L-1 MMC组1个月时0.5级3例;0.02 mg·L-1 MMC组角膜上皮下混浊共6例,其中2周时发现0.5级2例,1月时0.5级2例,Ⅰ级2例,3个月时0.5级4例,Ⅰ级2例,6个月时0.5级3例,Ⅰ级2例;对照组角膜上皮下混浊共 7 例,其中2周时0.5级3例,1月时0.5级3例,Ⅰ级3例,3个月时0.5级4例,Ⅰ级3例。未见Ⅱ级以上混浊出现。200 mg·L-1 MMC组角膜上皮下混浊发生情况与0.2 mg·L-1 MMC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低于0.02 mg·L-1 MMC组和对照组(P<0.05);0.2 mg·L-1 MMC组角膜上皮下混浊发生情况低于0.02 mg·L-1 MMC组和对照组(P<0.05);0.02 mg·L-1 MMC组角膜上皮下混浊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2.4  术后不同药物组各时期屈光状态

  随着手术后的恢复,各组屈光状态均表现为近视化改变,200 mg·L-1 MMC组和0.2 mg·L-1 MMC组的近视化进程明显慢于0.02 mg·L-1 MMC组和对照组(P<0.05),到6个月时,0.02 mg·L-1MMC组和对照组已有出现近视者,并且伴随视力下降和明显的上皮下混浊存在。方差分析,术后2周、1月和3月时,4组之间屈光状态均无统计学差异,6月时存在统计学差异。两两比较6个月时200 mg·L-1 MMC组与0.2 mg·L-1 MMC组屈光状态无统计学差异(P>0.05),200 mg·L-1 MMC组与0.02 mg·L-1 MMC组和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0.2 mg·L-1 MMC组与0.02 mg·L-1 MMC组和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05)。见表2。表2  术后各组不同时期的屈光状态 (略)

  2.5  术后不同药物组各时期视力

  术后2周和1月时各组视力恢复无统计学差异(P>0.05),3月和6月时,200 mg·L-1 MMC组和0.2 mg·L-1MMC组的视力低于0.02 mg·L-1 MMC组和对照组(P<0.05),200 mg·L-1 MMC组与0.2 mg·L-1 MMC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0.02 mg·L-1 MMC组和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表3  术后各组不同时期的裸眼视力情况(略)

  3  讨论

  MMC是一种抗代谢药物,能选择性抑制增殖期DNA、细胞RNA和蛋白质合成[2],MMC是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强力抑制剂。组织瘢痕形成主要是由于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细胞外基质生物合成所致,因此MMC可显著减轻瘢痕形成。目前MMC在眼科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主要理论依据正是MMC的抗增殖作用,自从发现MMC可抑制角膜上皮下混浊以来,国内外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用药方法有术中浸泡和术后滴眼,用药量从400 mg·L-1[3]到80 mg·L-1[2],用药时间参差不齐。作者在手术中应用了不同药物浓度进行观察,从结果可见,术中不管是否应用MMC,术后角膜上皮愈合时间一致,并无角膜糜烂、溃疡等并发症出现,说明试验所有药物浓度均未影响角膜上皮安全愈合。有实验证明MMC对角膜内皮细胞存在毒性作用[4]。当前房药物浓度达到20 mg·L-1时,短时间内并不能对内皮细胞造成伤害,但当浓度增加到200 mg·L-1时,内皮细胞迅速出现结构的改变[5]。从表1可见,术后各个时期,内皮细胞数量的绝对值无差别,说明本实验应用的MMC,不管浓度高低均未在前房达到有害浓度,对内皮细胞来说是安全的。虽然同样的实验方法造成大白兔角膜内皮细胞短暂的数量减少,这可能是由于兔子角膜薄、结构简单等生理因素的差别造成的。有实验发现,2 mg·L-1和0.2 mg·L-1药物浓度对体外培养的角膜内皮细胞无影响;200 mg·L-1的MMC用于角巩膜缘5min后前房药物浓度为0.1 mg·L-1[6]。可以判断,本实验在角膜外表面应用的200 mg·L-1的药物浓度渗透到内皮部位浓度已足够低,不足以对角膜内皮细胞造成毒害作用,对内皮细胞来说应为安全浓度。

  手术中是否应用MMC对术后角膜上皮下混浊形成有明显的影响。200 g·L-1 MMC组和0.2 mg·L-1 MMC组术后上皮下混浊明显减轻,0.02 mg·L-1 MMC组和对照组术后上皮下混浊多于200 mg·L-1 MMC组和0.2 mg·L-1 MMC组,证实MMC具有抑制LASEK术后角膜上皮下混浊形成的作用,0.2 mg·L-1仍然有效。这一发现比以往的实验报告浓度都低的多[7]。但是以往的研究只能肯定一种药物浓度有效,并没有就几个浓度进行比较来发现最低有效浓度。Sadeghi等[8]实验发现作用时间为5 min时,MMC对培养的角膜细胞半数致死量浓度为38 mg·L-1,作用时间为1 h时,半数致死量浓度为4.8 mg·L-1,说明微量的药物即能对细胞造成严重的影响,本实验的目的是利用MMC选择性抑制细胞的DNA、RNA和蛋白质的过度合成,减少成纤维细胞增殖和产生过量胶原物质,防止瘢痕形成,并不希望细胞在药物的作用下出现水肿和坏死。可以理解,只须微量药物即可达到抑制术后角膜上皮下混浊形成的目的,随着药物浓度的增高,血液和组织内药物浓度增加,对组织的毒性作用将加大[9]。
  
  【参考文献】

  [1]Fantes FE,Hanna KD,Waring CD,et al.Wound healing after exicmer laser keratiomileusis (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 in monkeys[J].Arch Ophthalmol,1990,108(6):655657.

  [2]赵愈敏,袁南荣,袁志兰,等.丝裂霉素C治疗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的实验研究[J].徐州医学院学报,2001,21(4):335338.

  [3]张光明,张明昌,胡烕华,等.丝裂霉素抑制PRK后haze形成及屈光回退的研究[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5,23(11):12341237.

  [4]Fukuchi T,Hayakaua Y,Hara L,et al.Corneal endothelial damage after trabeculeCtomx with mitomycin C in two patients with glaucoma with cornea guttata[J].Cornea,2002,21(4):300304.

  [5]Sihota R,Sharma T,Agarcual HC.IntraoperaTive mitomycin C and the corneal endothelium[J].Acta Ophthadmol Scand,1998,76(3):8082.

  [6]王爱莲,刘瑶,邓红.丝裂霉素对体外培养兔角膜内皮细胞的毒性影响[J].眼科新进展,2006,26(1):2931.

  [7]Camellin M.laser 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 with mitomy C indications and limits[J].J Refract Surg,2004,209(10):s693s698.

  [8]Sadeghi HM,Seitz B,Hayashi S,et al.In vitro effects of mitomycinC on human keratocytes[J].J Refract Surg,1998,14(5):534540.

上一页  [1] [2] 

(来源:互联网)(责编:xhhdm)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下一条信息: 没有了
  • 更多关于(眼睛,中华眼科在线,眼科,丝裂霉素C,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角膜上皮下混浊,近视)的信息
      热门图文

    秋季 阻击眼部干纹蔓延

    解决眼部问题 爱上清秋

    眼妆窍门改善浮肿金鱼

    秋日明眸护理点睛之术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ad推广
      图话健康
    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中国视力网中国眼网眼镜人久久眼科网华夏健康网健康863阿里医药眼科网首席医学网近视眼治疗寻医问药
    全球医院网保健医生在线眼科中华临床医师杂志平安健康网英智眼科浙江眼科网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