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讨论
本次调查发现,在我院就诊的拟行准分子激光手术的近视人群中原发开角型青光眼的患病率高达1.3%,比赵家良等[5]在北京市顺义县50岁以上人群中调查POAG患病率0.29%显著为高,比王蓉芳等[6]调查的非近视人群POAG0.12%更高(P<0.05),说明本组近视人群中POAG的患病率显著高于非近视人群,且本组患者中还有19例未能除外青光眼者,更说明在近视人群中POAG的发病是相当高的。由此可见,近视与原发开角型青光眼的相关性问题不可忽视。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是由于眼压升高而引起视乳头凹陷和视野缺损,最后导致失明的一种眼病,其发病隐匿,早期常无自觉症状,待影响中心视力,多已到中晚期,视神经损害及视野缺损已无法逆转。近视的眼底改变主要表现为视轴变长、视乳头变形、视网膜变薄和萎缩等,随着近视度数的加深,病变呈进行性恶化趋势。有研究表明:眼压随眼轴长度和屈光度数增加而升高,而由于眼压的升高,眼球壁抵抗力减弱,致眼轴增长致近视进一步加深[78]。因此不少学者认为近视是青光眼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甚至Stilling与Elsching认为,高度近视本质上是一种慢性潜在性青光眼;可能是一种疾病在同一体上的不同表现,即一对基因的作用出现不同的表现。尤其当近视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并存时,病情变化尤其复杂,许多在开角型青光眼诊断中比较敏感的指标如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异常、视野改变等会因近视的特殊的眼底改变而不容易被发现,同时因受巩膜硬度的影响,眼压检查也容易出现偏差,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青光眼的早期诊断。
我们认为:由于青光眼本质的复杂性,目前任何单一的检查方法对早期青光眼检测均不能达到敏感性与特异性的平衡,所以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应结合多种检查,如传统的视神经、视野检查、24h眼压曲线、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照相等,才能降低青光眼诊断的假阳性率。现代青光眼的防治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及个性化治疗,目前对青光眼的筛查模式、诊断标准、损害监测等仍存在争议,但是多方面的临床检测手段结合长期的临床追踪观察,将有助于青光眼的诊断及对视功能的保护性治疗。大多数人认为,早期诊断青光眼为防治青光眼盲提供了最佳机会,早期治疗者预后最佳,能防止病情进展,降低了致盲的可能,从而降低了青光眼患者的直接或间接花费。
我们再认为:近视患者尤其是高度近视患者就诊时医生应具有高警惕性,对进行性近视患者要定期随诊,以及应重视眼底检查、视乳头及视杯的异常改变;对眼压及视野进行动态观察,对眼压的测量要排除巩膜硬度及角膜厚度的影响,尽可能避免近视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延误诊。另外,我们还认为:张德秀等[9]报道的“高度近视伴POAG具有的临床特点:(1)近视度数增加较快或视力呈进行性下降,配镜后视力往往不能矫正到原有的视力;(2)视功能损害比较严重;(3)自觉症状不明显;(4)视盘凹陷较浅,不典型;(5)视神经萎缩不明显;(6)由于巩膜、脉络膜组织在鼻侧过度牵引,导致颞侧视网膜血管变直,因此血管的屈膝和移位可以不发生;(7)由于高度近视眼眼球壁硬度常常较低,故用压陷式眼压计(如Schiotz眼压计)测量,眼压常常偏低;(8)由于高度近视眼眼底乳头周围常有明显的异常(如伴有脉络膜萎缩的大面积的弧形斑),常使眼底和视野检查难以估价;(9)饮水激发试验对高度近视伴POAG可疑者不具特异性。”这9个方面对眼科工作者有一定的指导意义。20世纪60年代Goldmann指出的:“大多数高度近视眼的最后失明不是由于黄斑变性,而是没有被诊断出青光眼”,这是一种警示!眼科工作者应时刻记着这一名句。
【参考文献】
[1]徐亮,陈建华,李建军,等.北京农村及城市特定人群原发性开角青光眼的患病率调查及其筛查方法评价[J].中华眼科杂志,2004,40(11):726732.
[2]余敏斌,冯光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和正常眼压性青光眼危险因素的研究[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1,19(5):360.
[3]傅培.高度近视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关系及临床误诊分析[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5,23(2):97.
[4]吕慧验,林丁,付婷婷.高度近视与青光眼[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6,24(7):769.
[5]赵家良,瞧瑞芳,贾丽君,等.北京市顺义县50岁及以上人群中青光眼患病率和正常眼眼压的调查[J].中华眼科杂志,2002,38(6):335339.
[6] 王蓉芳,郭秉宽,褚仁远.高度近视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J].中华眼科杂志,1986,22:349.
[7]吴小影,刘双珍,胡生发.影响近视眼眼内压的多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3,21(1):34.
[8]田莹,朱秀萍,苏思源,等.近视人群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早期诊断[J].Chin Ophthal Res,2003,21(6):636.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