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前沿动态 → 研究进展 → 正文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高度近视黄斑病变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表现

http://www.cnophol.com 2009-11-13 9:15:31 中华眼科在线

  3  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素质的普遍提高及计算机技术的逐渐推广应用,高度近视发病率呈升高趋势,高度近视引起黄斑病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而高度近视由于自身屈光度较大、散光、玻璃体混浊等特点,使其眼底改变在直接检验镜下不易看清楚。FFA则能动态客观的观察和记录高度近视患眼黄斑区的微小变化,对高度近视性黄斑病变的诊断及指导治疗有一定作用。
   
  本文结果显示漆样裂纹性黄斑病变在高度近视的发病率最高,与李士清[2]等报道一致。漆样裂纹性黄斑病变是高度近视眼Bruch膜最典型的病变,多发生于后极部,一般认为是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Bruch膜和脉络膜毛细血管复合体机械破损修复的结果[1],它的中心视力预后难测,需进一步观察。新生血管性高度近视黄斑病变,其发病率各家报道不一。李士清报道25.6%,有报道高达40.7%[3],本文为28%,其发病机制尚未明了,从FFA显影的动态观察可见新生血管的显影与脉络膜的充盈时间一致,从组织学上可证实新生血管来源脉络膜血管系统。由此推测可能与高度近视眼脉络膜血流迟缓,脉络膜毛细血管严重循环紊乱有关[1],因此在整个造影过程中有荧光渗漏并无明显增加,但由于它反复出血及机化形成Fuch's斑,从而引起视力不可逆下降。FFA可以确定新生血管位置、范围,给予激光治疗[4,5]。漆样裂纹黄斑出血,是由于高度近视漆样裂纹形成的过程中Bruch膜破裂牵拉其下脉络膜血管破裂出血所导致,此型出血吸收后不留瘢痕,视力可好转[1]。与文峰报道一致。但Bruch膜破裂,其完整性遭到破坏,患者存在再次出血和CNV生成的危险[7]。高度近视性Fuchs斑,Cass[8]认为 Fuchs斑的形成可能与脉络膜色素增生形成有关,反复出血,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色素增生形成的Fuchs斑,预后视力较差难以恢复。高度近视性黄斑萎缩是RPE和脉络膜色素变薄后,脉络膜血流供应也相应减低,致使色素上皮萎缩,脉络膜毛细血管闭塞而形成的黄斑萎缩、视力差,预后病情稳定。高度近视性黄斑裂孔视网膜组织萎缩和囊样变性是裂孔形成的基础,高度近视眼玻璃体液化变性和后脱离发生,从而引起玻璃视网膜牵引形成裂孔,需要定期观察治疗[9]。
   
  高度近视患者FFA复杂多变,双眼发病的患者两眼之间的病变程度也不尽相同,因而在造影过程中需要全面的观察并与眼底常规检查时发现的病变相对比,从静态和动态上全面了解眼底视网膜及脉络膜相关情况,以便作出正确的结论,以免造成治疗延误出现严重并发症导致视功能的不可逆损害。而早期对这些病变追踪观察,掌握其治疗时机和适应证,及时进行必要的干预治疗,对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和保护患者的有用视力能起到一定的作用,而是否需要进行干预治疗的重要依据就是FFA检查的结果。

  因此通过对高度近视眼黄斑病变FFA图像动态观察进行分类讨论将有助于我们对高度近视眼黄斑病变进程和预后有一个较清的认识,对我们指导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承芬.眼底医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388-391.

  [2]李士清,文峰,吴为菊,等.高度近视眼黄斑病变及眼底及造影特征分析[J].眼科新进展,2007,27(2):113-115.

  [3]Hotchkiss ML,Fine SL.Pathologic myopia and chorodial neovascularization[J]. Am J Ophthalmol,1981,91:177-183.

  [4]黎蕾,王文吉,袁非,等.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和病理性近视合并脉络新生血管的比较[J].眼科新进展,2005,25(1):49-51.

  [5]陈姚若.氩激光治疗病理性近视脉络新生血管的探讨[J].中原医刊,2006,33:63-64.

  [6]文峰,吴德正,姜利斌,等.单纯型高度近视黄斑出血的眼底特征分析[J].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2,20(2):111-113.

  [7]Ohno-MatsuiK,Yshida T,Futagam IS.Patchy atrophy and lacquer cracks predispose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 in pathological myopia[J].Br J Ophthalmol,2003,87(5):570-573.

  [8]Gass JD.Pathogtheis Of olisfom Cletach ment Of the neuroepithelium[J].Am J Ophthalmol, 1967,63(Suppl):1-13.

  [9]刘豫 郭小健.不同类型黄斑裂孔新进展[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4,22(11):855-858.

上一页  [1] [2] 

(来源:互联网)(责编:xhhdm)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下一条信息: 没有了
  • 更多关于(眼睛,中华眼科在线,眼科,高度近视眼,黄斑病变,眼底荧光造影)的信息
      热门图文

    眼睛永远保持20岁的秘

    秋冬眼部保湿护理

    去黑眼圈最常用方法列

    秋季 阻击眼部干纹蔓延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ad推广
      图话健康
    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中国视力网中国眼网眼镜人久久眼科网华夏健康网健康863阿里医药眼科网首席医学网近视眼治疗寻医问药
    全球医院网保健医生在线眼科中华临床医师杂志平安健康网英智眼科浙江眼科网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