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前沿动态 → 研究进展 → 正文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视网膜色素上皮炎的OCT图像与FAA图像对比性研究

http://www.cnophol.com 2009-11-13 10:12:07 中华眼科在线

    3  讨论

    视网膜色素上皮炎,是一种黄斑区及其周围的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水平的急慢性炎症性病变。其典型损害表现为:成簇的暗灰色甚至黑色的小点,环以浅黄色晕。因其炎症过程中可因色素屏障功能的损害,导致网膜下积液,此时多与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炎<中浆,CSR>病变类似。临床上诊断为中浆的病例中,至少有40%实际上是急性色素上皮炎[2]。这种病变一般情况下很少会出现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3]。但当炎症引起RPE长期代偿失调,而且合并脉络膜的病变时,即发展成为脉络膜炎和色素上皮炎,此时则CNV的形成就较常见[4]。其实大多数观点认同,色素上皮炎是不同于中浆病的独立的疾病,尽管临床表现相似,但病变范围较大,预后亦较差[5]。所以各种视网膜色素上皮炎因病变程度的不同及活动性的有无,病理改变也有较大差别。仅从检眼镜下或造影检查的渗漏很难明确,需要OCT联合FFA加以鉴别。

    3.1  OCT区别于FFA的图像的特征  OCT是超声模拟品,依据组织的光学反射而不是声学反射的差异,敏感而定量地发现视网膜的各层结构病变,在矢状剖面上不同角度,测定病变的范围。OCT的特性是精确度高,相当于其他断层成像(如CT、MRI和B超)的10倍以上。OCT的另一特性是轴面分辨力只取决于光源的相干特性,与光学数据孔径或光束聚焦的质量无关。因而不受瞳孔径和眼像差的限制。因此OCT不需要扩大瞳孔,不同于FFA。而FFA是数字化荧光造影系统,通过进行连续拍摄而得到循环各时段视网膜动态图像,分析其循环各期荧光变化,确定病变的有无及程度,具有客观性和定位性。

    3.2  OCT与FFA在视网膜色素上皮炎的诊断中,有差别性也有协同性,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3.2.1  OCT鉴别诊断FFA微漏  类似圆形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CNV)及神经上皮浅脱离:(1)FFA图像类似,二者均见高荧光,均轻度渗漏。唯一区别在于前者出现较早,脉络膜循环期或者动脉期,后者出现较晚,在静脉期。(2)OCT图像不同,CNV的OCT表现为色素上皮层或突出于色素上皮层上梭形、哑铃形或不规则形状的高反射团;而神经上皮层浅脱离则见神经上皮小块隆起,下方为穹形的液性暗区。同时可合并色素上皮的浆液性脱离 。(3)发病机制不同,CNV的发病机制不明,目前大致有两种学说。第一种认为各种病理性因素致色素上皮(RPE)细胞无力消化过度的吞噬物,而全身状况不佳,既不能由肝脾承受,也不能由有丝分裂而代谢。因此RPE与玻璃膜分离,玻璃膜皲裂,脉络膜的新生血管通过损害的玻璃膜长入色素上皮下[6]。第二种认为大量堆积的沉淀物使色素上皮断裂,这正是CNV形成的前奏。RPE撕裂端隆起卷曲 ,逐渐包裹脉络膜的新生血管 ,从而引起色素上皮下新生

    血管的形成[7]。 神经上皮浅脱离的发病机制,目前普遍认同的观点如下:Bruch破裂,而且色素上皮连接杆系统亦出现细微破坏,脉络膜下腔积液进入色素上皮下的同时,从连接杆系统的破口处进入神经上皮引起少量的荧光渗漏。

    3.2.2  OCT诊断FFA隐性渗漏  OCT敏感地发现矢状面上,色素上皮浆液性脱离的范围及脱离的角度。而FFA未见荧光渗漏,甚至未见任何异常荧光,但在大量饮水或输液时,可见轻微的渗漏。 检眼镜下看到:窄光带检查时,色素上皮脱离腔中积液相对明显,见环状光晕,Mori称之为“灯笼现象”[8]。其发病机制如下:Gass认为原因是Bruch膜破裂,色素上皮连接杆系统(terminal bar system)结构完好,即RPE细胞间的封闭小带(zonula occludens)具有良好的屏障作用,故脉络膜下腔积液无法进入神经上皮,只能进入RPE以下而致EPD[9]。FFA具有隐匿性,若不用OCT检查,往往误认为“不漏”,给治疗造成偏差。

    3.2.3  OCT鉴别诊断FFA不漏  即RPE脱失和RPE脱离(EPD)。(1)FFA的图像类似,均表现为无荧光渗漏。二者均在静脉早期出现荧光,而且大小形状均不变。但后期区别以下:RPE脱失是窗样缺损,后期随脉络膜背景荧光消退而减弱;而EPD特点是荧光积存,即后期背景荧光消退后 ,仍有强烈荧光。(2)OCT图像不同。前者未见色素上皮脱离腔;后者则有脱离。(3)发病机制不同,RPE脱失,属RPE限局性色素减低,因而透见脉络膜荧光。而EPD是Bruch膜破裂,脉络膜下腔积液进入RPE以下而致EPD(如上3.2.2所述)。(4)临床意义不同。色素上皮脱失,是RPE的陈旧性改变,而EPD则为RPE慢性活动性病变。

    3.2.4  OCT追踪病情及判断激光疗效的独特性  如上所述,在治疗“微漏”及“隐性渗漏”中,FFA表现不明显,OCT的定量检测,能敏感地、准确地测出脱离腔的高度,因此可判断治疗后积液吸收情况。

    3.2.5  OCT检查的安全性  对于合并有其他疾病,如心血管系统疾病、精神病和青光眼等,不允许注射药物或应用扩瞳药时,OCT则不需扩瞳即可检查,具有安全性和快捷性。

    3.2.6  OCT与FFA的替代性  当同时合并其他有渗出和水肿的疾病时,FFA表现高荧光,OCT渗出时表现为高反射区,积液时表现为弱反射区,此时OCT可以替代FFA。当然在激光治疗中,必须借助FFA可以定位病变区,即对渗漏点准确地进行光凝治疗。此时OCT无法替代FFA。

    OCT检查简便快捷,相对FFA能更敏感的发现视网膜色素上皮炎临床病变,而且还具有可量化测量、重复性好等优点,与FFA的定位作用相结合可以更好地提供病因根据,寻找最佳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吴德正.吲哚青绿血管造影的临床应用.沈阳:辽宁科技出版社,2002,169.

    2  黄叔仁,张晓峰.眼底病诊断与治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20.

    3  李凤鸣.眼科全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270.

    4  杨培增.临床葡萄膜炎.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59.

    5  梁树今,廖菊生,高育英,等.眼底荧光血管造影释义.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4,200.

    6  孙心铨(译).色素上皮的吞噬溶酶体系统.视网膜疾病的关键.国外医学参考资料,1978,3:9.

    7  Machemer R,Heriot W.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tears through fover with preservation of good visual acuity.Arch Ophthalmol,1991,109:1492-1493.

    8  Mori N.In Fluorescein Angiography.proc.Int.Symp.on Fluorescein Angiography.Tokyo 1972.ed.Shimizu K,Igaku Shoin Ltd Tokyo,1974,174.

    9  Gass JDM.Idiopathic 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Stereoscopic atlas of macular diseases.Diagnosis and Treatment,4th ed.St Louis,Mosby,1997,52-70.

   作者单位: 430060 湖北武汉,武汉爱尔眼科医院

上一页  [1] [2] 

(来源:互联网)(责编:xhhdm)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下一条信息: 没有了
  • 更多关于(眼睛,中华眼科在线,眼科,视网膜色素上皮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信息
      热门图文

    眼睛永远保持20岁的秘

    秋冬眼部保湿护理

    去黑眼圈最常用方法列

    秋季 阻击眼部干纹蔓延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ad推广
      图话健康
    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中国视力网中国眼网眼镜人久久眼科网华夏健康网健康863阿里医药眼科网首席医学网近视眼治疗寻医问药
    全球医院网保健医生在线眼科中华临床医师杂志平安健康网英智眼科浙江眼科网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