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中花,邢丽君 作者单位:山东省乳山市人民医院,山东乳山 264500
【关键词】 白内障 新生血管 青光眼
病历介绍
例1:女,72岁,有糖尿病史11年,因双眼渐进性视力下降5年,诊断为双眼白内障,于我院行左眼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前左眼视力手动/20 cm,晶体棕黄色混浊,眼底窥不入。术后视力0.3,人工晶体位于囊袋内,眼底检查DRP 4期,术后嘱病人控制血糖,一周后复查。但患者一直未曾复诊,直到一个月后左眼疼痛、视物不见5天复诊。眼科检查:左眼视力无光感,眼压59.4 mmHg,角膜轻度雾状水肿,前房深,虹膜表面布满新生血管,瞳孔圆,直径约5 mm,对光反应消失,人工晶体位置正,眼底朦胧窥不清。给予行睫状体冷凝术,术后眼压控制,视力无光感。 例2:女,68岁,有糖尿病史15年,因双眼渐进性视力下降3年,加重半年于我院诊断为双眼白内障,行左眼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前左眼视力0.02,晶体棕黄色混浊,眼底模糊不清,术后视力0.5,人工晶体位于囊袋内,眼底检查DRP 3期,术后嘱病人控制血糖,一周后复查未再见异常改变。术后一个半月复查,视力0.1,眼压41.20 mmHg,角膜轻度水肿,前房深,瞳孔圆,直径约4 mm,对光反应迟钝,虹膜表面发现新生血管,人工晶体位置正,眼底模糊可见视盘边界清,C/D无明显扩大,DRP 3期。给予药物控制眼压,行小梁切除术,术中应用丝裂霉素。术后两周左眼视力0.12,眼压11.3 mmHg,角膜透明,滤过泡形成良好,前房中深,虹膜表面仍有新生血管,眼底DRP 3期,给予眼底造影后行激光治疗,嘱病人随诊。
讨 论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视力。上述两位病人都有糖尿病,白内障术后继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因糖尿病可引起视网膜、脉络膜缺血缺氧,产生具有活性的血管形成因子,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如果新生血管长于房角则易出血机化,形成新生血管膜,牵拉阻塞小梁网,妨碍房水排出致眼压高,即产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而眼内压升高又可加重眼内组织的缺血、缺氧,使新生血管的生成进一步加重。
糖尿病患者引起视力下降的原因主要是糖尿病眼底病变和白内障。在治疗上,既要做白内障手术,也要进行糖尿病眼底病变的治疗,因为白内障手术会刺激血管活性生长因子的产生,促进新生血管的产生,加重糖尿病眼底病变的进展。上述两位病人就是因为白内障术后没能及时治疗糖尿病眼底病变,继发了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临床中我们常常面临患者白内障手术后,视力不但没能提高,反而下降的情况,有的甚至失明。因此,糖尿病患者的白内障手术要特别谨慎,要选择好手术时机,是先做白内障手术还是先行激光治疗?对糖尿病白内障患者,我们应根据眼底病变的分期及白内障晶体混浊的情况来决定。首先术前要进行详细的眼部检查,主要是散瞳详细检查眼底,明确糖尿病眼底分期,必要时做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检查。如果糖尿病眼底已经发展到需要激光治疗的程度,晶体混浊程度较轻,应于术前尽可能周边网膜光凝后再手术,以减少术后激光区;如果还不需要激光治疗,或由于白内障混浊的程度不能做激光治疗时,则先行白内障手术。白内障手术时术中应做较大的连续环形撕囊、植入光学直径较大人工晶体入囊袋内,皮质冲洗干净,为以后的激光治疗(特别是周边区)做准备[1]。术后要制订及时的眼底荧光造影检查及眼底激光治疗等严密的随访计划,手术后3~30天,合并DRP可行FFA检查。如果需要激光治疗眼底病变,要及时完成全视网膜光凝,因为视网膜缺血缺氧是产生NVG的原因。而全视网膜光凝减少了视网膜的需氧量,使视网膜、脉络膜相对不再缺氧,避免产生新生血管刺激因子,从而减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发生,同时还要控制血糖。
一旦发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眼压升高治疗难度大,药物治疗效果不良,一般的抗青光眼手术效果欠佳,属难治性青光眼,眼组织和视功能往往遭到严重的、不可挽回的损害,最终导致视功能丧失[2],预防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发生意义重大,尚有视功能者多选择引流管植入术,无视功能者可选择睫状体光凝术或睫状体冷凝术。上述两位病人就是忽略了术前、术后的检查及治疗,给病人造成了难以挽回的痛苦,应当引以为戒。而且糖尿病性白内障的手术选择要慎重,一定要做好术前准备,同时也要使病人有足够的重视,以争取更好的检查及治疗的依从性,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崔春梅,张承芬,陈有信,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新生血管性青光眼[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0,21(4):352.
[2]陶 源,周丽霞,王玉国,等.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氩激光治疗[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4(2):165-1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