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翠玲,赵仲平,欧波 作者单位:海南省中医院海南省眼科中心,海南 海口 570203
【摘要】目的:探讨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中常见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施行171例185眼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对术中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术中悬韧带离断2例,后囊膜破裂3例,晶状体核脱出囊袋困难10例,虹膜脱出3例,虹膜出血12例,术中前房维持不良9例,术毕上方切口渗漏4例,角膜不同程度水肿11例。结论: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不需要昂贵的特殊设备,但术中可能发生各种并发症,而良好的手术操作和熟练的技巧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白内障摘除术 小切口 并发症
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因具备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效果优势和常规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的成本优势,现已成为根治白内障的重要手段之一,特别在基层医院和批量化扶贫扫盲中,其作用更为显著。对2007年9月~2008年4月开展的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进行总结,现将术中常见并发症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白内障病例171例185眼,年龄52~89岁,其中老年性白内障141例,糖尿病性白内障37例,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7例,核硬度2~5级。患者术前视力在光感~0.3。
1.2 方法
距上方角膜缘1.5 mm处作直线状巩膜隧道切口,长约5.5~6.5 mm,深度约1/2巩膜厚,分离至透明角膜内1 mm,15度穿刺刀在3点和9点钟角膜缘作侧切口,从侧切口注入黏弹剂充盈前房,再从上方隧道穿刺入前房,环形撕囊或开罐式截囊,扩大内切口至6.0~7.5 mm,边注入黏弹剂分离晶体核和后囊,边逐渐旋转晶体核,并使核上方翘起, 使用1/2碎核器把晶状体一分为二,用注水圈匙分2次拖出晶体核。灌注抽吸残留皮质,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术毕从侧切口注入少量BSS形成前房,检查上方切口有无渗漏。
2 结果
术中前房出血15例,6点虹膜损伤6例,悬韧带离断2例,虹膜反复脱出2例,后囊膜破裂3例,角膜水肿7例,术毕上方切口渗漏2例。本组病例术中无晶体核坠入玻璃体腔和暴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发生。
3 讨论
我国是世界上盲人最多的国家之一,防盲治盲工作是各级政府目前和今后相当长时间内的工作重点。据李树南1997年海南省盲和低视力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海南省双眼盲患病率为0.71%,单眼盲患病率为0.50%。推算海口人口168多万,双眼盲人数达1.2万,单眼盲人数为8 400,白内障低视力(双眼最好矫正视力0.1~0.3)约为患盲率的3倍,再加上每年新增的白内障,这个数字还会显著加大,粗略估计约有6万多人[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白内障患者对术后视力的恢复提出更高的要求。 理想的白内障手术应具有切口小、恢复快、术后散光小的特点,传统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切口大,约10~12 mm,术后角膜散光大,视力恢复受到影响。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的快速开展,已使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的恢复得到明显的提高。但是在目前,要求我国各地使用昂贵的设备进行手术,仍有一定的困难。而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式摒弃了大切口,避免由于超声能量对角膜内皮的损伤,吸取了超声乳化摘除术的手术技巧,具有切口小、恢复快、术后散光小等优点[2],不需要昂贵的设备和很高的手术操作技术,却能达到几乎同等的效果,值得普遍推广。但对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中的并发症预防十分重要,我们体会到,在运用本术式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可预防手术中并发症的发生,取得满意的手术效果。
3.1 前房出血
一般发生在隧道内切口过深,增加术中出血;或碎核器碎核时误夹住6点瞳孔缘引起虹膜损伤出血。
3.2 悬韧带离断
常发生在悬韧带脆弱或有眼球挫伤的病例,术中撕囊口太小,强行脱核可引起悬韧带离断。
3.3 术中虹膜反复脱出
主要是巩膜隧道切口制作不佳所致,如隧道切口过早进入前房,因影响操作,回纳虹膜后缝合切口1~2针,从侧切口注吸皮质。
3.4 后囊膜破裂
常见于眼内压增高以及操作错误引起。硬核在脱出囊袋时,核边缘划破后囊膜,因此,硬核在脱出囊袋时要注意用力方向,注水圈匙插入晶体后方刺破后囊膜,娩核前在晶状体后方注入足够黏弹剂可以保护后囊膜,注吸皮质和植入人工晶体时未发生后囊破裂。术中前房维持不良:一是由于灌注压不够,可适当提高灌注瓶高度。另一原因是由于玻璃体压力过高,后囊膜和虹膜前移,前房空间明显减少,给手术带来困难,后囊膜破裂的危险也大大增加,需立即寻找原因,包括开睑器或其他器械压迫眼球,牵拉上直肌牵引缝线力量过大;咳嗽、屏气;眶内压或眼内压升高等。去掉原因,经侧切口注吸皮质,应用足够黏弹剂,可使前房充盈。脱核困难原因:一是晶状体核很大,而撕囊口较小,此时应作几个前囊膜松解切口;二是小瞳孔,遇到这种情况,可用双手法脱核;角膜轻度水肿,主要因术中处理并发症,手术时间延长,操作较多或内皮轻微损伤引起,术后5 d内水肿基本消退,未发生角膜内皮失代偿。
3.5 上方切口渗漏 一是因切口处理皮质嵌顿,冲出残留皮质后切口立即闭合;二是因隧道切口制作不良或切口太长,需缝合切口1~2针,如轻微渗漏,只需在切口两端角膜基质层注入适量BSS即可帮助切口闭合。
3.6 充分运用黏弹剂的作用
黏弹剂有良好的弹性和涂敷能力,能保护角膜内皮免受机械损伤,其维持空间的性能有利于避免误伤周围组织,晶状体硬核后注入黏弹剂,运用黏弹剂隔离衬垫、分离推压的功能保护后囊。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中机械刺激的主要环节是撕(截)囊、出核、注吸皮质和植入人工晶状体[3]。及时足量注入黏弹剂,用黏弹剂将核包裹,保护角膜内皮和后囊,可以减少出核时可能引起的角膜水肿、后囊破裂等手术并发症发生,提高手术效果。 虽然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不需要特殊的设备,技术操作相对简便,已被证实是安全、有效的白内障手术,但术中仍可能发生各种并发症,成功处理好术中并发症,有赖于及早发现、术者手术技巧和正确的决断。总之,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是治疗白内障的有效术式之一,在广大基层医院有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树南,刘汉生,刘名皎,等. 海南省盲和低视力流行病学调查[J].眼科,1998,7(2):123.
2 吴仲新.适于基层医院的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1999,21(6):614.
3 魏华,牛晓江,胡旭峥.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并发症临床分析[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2,8(3):371-3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