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前沿动态 → 研究进展 → 正文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三种小梁切除术后角膜前后表面地形图的变化

http://www.cnophol.com 2009-12-3 11:10:40 中华眼科在线

  作者:王林农 唐弘    作者单位:(210006)中国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眼科

  【摘要】  比较直线巩膜隧道切口可拆除缝线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A组)、可拆除缝线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B组)、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C组)3种术式对角膜前、后表面地形图的影响。方法:采用眼前节扫描系统(Orbscan Ⅱ)检测3种小梁切除术术前、术后2wk;1,3,12mo角膜地形图。结果:(1)角膜前表面:3组术后早期角膜散光量均明显增加,但A组术后12mo散光量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B组和C组术后12mo时都仍明显高于术前;3种术式术后早期角膜散光呈顺规性改变,随时间延长,向逆规性散光漂移。(2)角膜后表面3.0mm和5.0mm视区:术后三组屈折力平均值与术前相比差异都无统计学意义。A组、B组患者术后2wk散光值显著升高,A组此后逐渐下降,至术后12mo时与术前相比差异无意义;B组此后3.0mm视区散光值逐渐下降,至术后12mo时与术前相比差异无意义,而5.0mm视区散光值至术后12mo时与术前相比仍有显著差异;C组患者术后1mo散光值最高,与术前相比有显著差异,此后3.0mm视区和5.0mm视区散光值均逐渐下降,至术后12mo时与术前相比差异3.0mm视区无意义,而5.0mm视区仍有意义。(3)角膜后表面中央顶点:三种术式术后早期近视球镜值变化不明显,12mo以后A组变化仍不明显,而B组和C组均有升高。A组术后近视散光值变化不明显;B组术后早期近视散光值变化不明显,12mo以后变化明显;C组术后早期和12mo以后变化均明显。A组和B组术后半径早期和12mo均加大,C组早期加大虽不明显,但12mo仍有加大。结论:与传统小梁切除术联合MMC相比,直线巩膜隧道切口小梁切除术联合MMC可以引起术后早期角膜前表面和后表面散光值的增加,但是很快能够恢复;虽然可以引起角膜后表面中央顶点的移位,但是不影响角膜后表面中央顶点球镜和散光值。可拆除缝线不会加剧散光。

  【关键词】  青光眼 梁切除术 切口 手术源性散光 角膜地形图

  0引言

  小梁切除术对角膜散光(surgically induced astigmatism, SIA)的影响已有数例报道[16]。但是,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MMC)、可拆除缝线小梁切除术联合MMC、直线巩膜隧道切口可拆除缝线小梁切除术联合MMC对角膜散光和前、后表面屈折力及形态的影响还未见报道。我们于199908起,采用眼前节扫描系统(Orbscan Ⅱ)等检测了3种不同手术前后角膜变化情况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199908/200308住院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具有小梁切除术适应证者,根据手术时间先后将同期连续病例分为3组,A组:直线巩膜隧道切口可拆除缝线小梁切除术+MMC,44例,53眼;男16例,女28例;平均年龄63岁;急性闭角型35眼,慢性闭角型18眼,术前平均眼压(22.68±13.06)mmHg;B组:可拆除缝线小梁切除术+MMC,79例104眼;男26例,女53例;平均年龄61岁;急性闭角型69眼,慢性闭角型35眼,术前平均眼压(23.65±16.24)mmHg;C组:小梁切除术+MMC,64例78眼;男24例,女40例;平均年龄62.1岁;急性闭角型45眼,慢性闭角型33眼,术前平均眼压(22.73±10.95)mmHg。术前3组间眼压和年龄均无显著性差异。

  1.2方法[7]

  (1)直线巩膜隧道切口可拆除缝线小梁切除术+MMC:以穹隆部为基底结膜瓣,结膜瓣下置含0.4g/L(MMC)棉片,4min后20mL生理盐水冲洗,12点子午线处,距角巩膜缘1.5mm,直线巩膜隧道切口,长4mm,瓣厚1/2巩膜,内切口位于透明角缘内0.5mm,宽3mm,巩膜下咬切3mm×1.5mm,90Ethicon尼龙线缝1根可拆除缝线(图1),90尼龙线间断原位缝合结膜切口3针。(2)可拆除缝线小梁切除术+MMC:巩膜瓣4mm×3mm,1根可拆除缝线,1根固定缝线(图2),余手术方法同上。(3)小梁切除术+MMC:巩膜瓣4mm×3mm,2根固定缝线(图3),余手术方法同上。术后4d~4wk,一般是术后7~14d,眼压高于20mmHg时拆线。术前、术后0.5,1,3,12mo用Orbscan Ⅱ测量角膜前表面相互垂直两条主径线的屈折力、散光量,并计算角膜前表面极向散光值;测量角膜后表面直径3.0mm和5.0mm视区平均屈折力、散光值,角膜后表面中央顶点的屈折力(球镜值)、散光值极其位置。Naeser法极向散光值计算公式:PolarK=M[sin2(α)cos2(α)],PolarK:极向散光值,正值为顺规性,负值为逆规性;M:散光值;α:轴位。同时用Topcon CT60非接触眼压计测量,非接触眼压计测不出时用Topcon Goldmann压平眼压计测量。

  2结果

  2.1角膜前表面散光值

  三组患者术后2wk角膜前表面平均散光值均明显升高,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t=2.191,P<0.05;B组:t=6.919,P<0.01;C组:t=5.817,P<0.01)。2wk以后,散光值逐渐下降,至术后12mo时A组角膜前表面平均散光值与术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04,P>0.05);而B组和C组的仍然高于术前水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t=3.561,P<0.01;C组:t=4.004,P<0.01,表1)。表1小梁切除患者手术前后角膜前表面散光值(略)
 
  2.2角膜前表面极向散光值

  A,B,C组患者术后2wk角膜前表面极向散光值平均升高1.17,1.14,1.31D,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t=2.536,P<0.05;B组:t=7.019,P<0.01;C组:t=5.357,P<0.01)。2wk后逐渐下降,至术后12mo时,平均下降0.19,1.1,0.32D。术后早期角膜散光呈顺规性改变,随时间延长,向逆规性散光漂移(表2)。表2小梁切除患者手术前后角膜前表面极向散光值(略)

  2.3角膜后表面屈折力和散光值

  A组患者术后2wk 3.0mm和5.0mm视区角膜后表面屈折力平均值下降,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mm视区:t=1.832,P>0.05;5.0mm视区:t=1.177,P>0.05),此后逐渐回升,至术后12mo时接近术前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mm视区:t=0.567,P>0.05;5.0mm视区:t=0.571,P>0.05)。B组患者3.0mm视区和5.0mm视区角膜后表面屈折力平均值分别于术后2wk和术后1mo时升高达最高水平,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mm视区:t=1.611,P>0.05;5.0mm视区:t=1.773,P>0.05),此后逐渐下降,至术后12mo时接近术前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mm视区:t=1.939,P>0.05;5.0mm视区:t=1.792,P>0.05)。C组患者术后2wk 3.0mm和5.0mm视区角膜后表面屈折力平均值升高,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mm视区:t=1.612,P>0.05;5.0mm视区:t=0.488,P>0.05),此后逐渐下降,至术后12mo时接近术前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mm视区:t=0.648,P>0.05;5.0mm视区:t=0.674,P>0.05,表3)。表3小梁切除患者手术前后角膜后表面屈折力(略)

[1] [2] 下一页

(来源:互联网)(责编:xhhdm)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下一条信息: 没有了
  • 更多关于(眼睛,中华眼科在线,眼科,青光眼,梁切除术,切口,手术源性散光,角膜地形图)的信息
      热门图文

    如何做双眼皮手术更自

    干燥冬季教你如何抵抗

    我的冬季眼周护理心得

    眼睛永远保持20岁的秘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ad推广
      图话健康
    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中国眼网眼镜人久久眼科网华夏健康网健康863阿里医药眼科网首席医学网近视眼治疗寻医问药全球医院网保健
    医生在线眼科中华临床医师杂志平安健康网卫生法制网英智眼科浙江眼科网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