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前检测仪大体分为主观性和客观性两种类型。主观法需要被检查者的配合,因此通常耗时较长。被检查者的移动以及需要配合是这种检查方法的缺点。客观性检查法需要用成像系统分析从视网膜上反射回的信息。因为反射回来的信息是从脉络膜视网膜多层次而来的,因此参照焦点平面并不像主观法那样定义的准确,它是由视网膜上光感受器细胞的感光程度而决定的。将光线回射到波前检测仪的那部分脉络膜视网膜在光感受器细胞平面大概占200 ?滋m的空间。眼睛的轴长大约为23 mm,所以,会有大约1%(200 ?滋m/23 mm)的误差。眼睛的屈光度约为60 D。因此,客观性波前检测法可允许有0.6 D的误差。
从我们研究的结果发现以下的情况:对于一般度数组(小于6 D组),像差仪与电脑验光的结果与综合验光的结果一致性非常好,电脑验光结果更接近综合验光结果,而像差仪提供的散光的量和轴向则更有参考价值。而在高度数组,虽然统计分析显示像差仪、电脑验光以及综合验光三者之间的结果无差异,但从一致性方面还是会发现像差仪检查的结果会稍高于综合验光结果。而在超高度数组,散光测量的结果与综合验光的结果相差更大,这种情况与电脑验光揭示的情况相类似。考虑可能是因为高度数组屈光间质会有些变化,包括晶状体的密度、玻璃体的浑浊度都会影响基于光的反射为基础的测量方法的精确性。另外,高度特别是超高度近视由于存在视网膜眼底的一些病变如后巩膜葡萄肿等,会影响眼底焦点平面的定位以及视网膜感光的程度,这些可能都导致测量误差的增加。超高度近视眼轴过长也可能是影响测量准确性的因素。
国内有些研究也发现,波前像差仪能在测量出眼的高阶像差的同时,较准确地测量出眼的低阶像差,而且诱发调节的因素少[4]。但反映的也不是我们所认为的那些超高度近视者的测量情况。我们的研究显示,在一般近视度数情况下,像差仪的测量有很大的优越性,诱发近视性调节的机会少,在测量高阶像差的同时能提供低阶像差即球镜和散光的情况,作为进一步进行主观验光的基础,也作为手术时度数设计的参考,有较高的价值。但在超高度数近视中,测量仍有一定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1] Salmon TO, West RW, Gasser W,et al. Measurement of refractive errors in young myopes using the COAS Shack-Hartmann aberrometer[J]. Optom Vis Sci,2003,80(1):6-14.
[2] 刘岚,唐罗生.波前像差及波前像差仪在眼科的应用及发展[J].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1,19(12):883-886 .
[3] 蒋炎云, 吴德正, 高汝龙. 角膜地形图和波前像差的原理及其在屈光手术中的应用[J]. 临床眼科杂志,2002,10(6):568-571.
[4] 盛艳,杨亚波,付清. 波前像差仪与常规验光法对眼屈光不正测量的对比观察[J]. 眼科新进展,2005,25(1):54-56. 上一页 [1]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