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放线菌性泪小管炎的临床特征、诊断方法及治疗手段。 方法 回顾分析20年来所遇见的5例放线菌性泪小管炎病例,5例均施行了泪小管切开术,清除泪小管内结石。 结果 泪小管切开术后,5例放线菌性泪小管炎皆治愈;结石病理检查均发现放线菌菌落。
结论 泪小管结石的形成,是放线菌性泪小管炎的特征,及时发现并清除泪小管结石,对本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结石的病理检查是确定致病菌的可靠方法。
临床上,放线菌性泪小管炎较少见。1984年以来笔者遇见5例,现分析、讨论如下。
资料和方法
1. 资 料
(1)一般资料女性3例,男性2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55岁,平均66.8岁;右眼2例,左眼3例;3例上泪小管患病,2例上、下泪小管同时患病;3例病程为1~6年,1例为4个月,1例为半个月;2例院外诊断为“慢性结膜炎” ,1例为“慢性泪囊炎” ,1例为“眼睑肿瘤”;1例曾行泪囊手术(术名不详)。
(2)症状与体征
① 全部病例主诉分泌多,其中3例伴流泪,1例伴轻度痒感。 ② 4例表现为慢性炎症;1例表现为亚急性炎症。 ③ 本组全部病变泪小管的泪点部潮红,2例3支泪小管的泪点部呈乳头样凸起;4例泪小管的泪点部有少量分泌物附着,其中2例为白色粘丝状,1例为黄色,1例为脓血性。④ 2例挤压泪囊部有少量脓性分泌从病变泪小管的泪点溢出。⑤ 泪道冲洗:4例通畅,1例示鼻泪管阻塞(曾经泪囊手术病例)。冲洗过程中,所有病变泪小管均有少量分泌物从泪点返流。⑥ 本组5例中,1例2支病变泪小管泪阜侧稍凸起;1例病变泪小管部肿块,约5mm×4mm×3mm,质中,边缘清,局部皮肤轻度潮红,该例泪道冲洗时,冲洗针尖触及到肿块物;其余3例泪小管部无明显异常。⑦ 2 例内眦部球结膜局限性充血;3例睑结膜充血。⑧ 1例结膜囊内见2枚黄白色的硫磺颗粒,约芝麻大小。
2. 方 法
本组5例均行泪小管切开术( 3 例术前疑似病例,拟泪小管切开探查 )。
手术在局麻下进行,扩张泪点,插入探针至泪骨,依附探针,从泪点开始切开泪小管,搔扒出结石及粘液,搔扒后泪小管壁涂以碘酊,缝合泪小管及皮肤,结石标本送检,术后眼部滴抗生素眼水。
泪小管内搔扒出的结石,数量在10枚以上的有4支泪小管,6~8枚的有3支泪小管;结石小者如鱼卵,大者5mm×4mm。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