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前粘连至巩膜突,然后爬行到小梁网致房角粘连关闭。因此,我们认为此型PACG包括数个房角关闭机制,如瞳孔阻滞、虹膜堆积及睫状体前移。这些因素可同时存在,如瞳孔阻滞与虹膜堆积共存,瞳孔阻滞与睫状体前移共存,或3种机制共存。
此型PACG经周边虹膜切除术解除瞳孔阻滞因素后,膨隆的虹膜也可变平。然而在房角镜和UBM观察下,仍可见窄房角或功能性房角关闭。用UBM检查和UBM暗室试验可揭示和分析同时存在的非瞳孔阻滞因素。因此,多种机制共存型PACG实际上是一个不典型的非瞳孔阻滞型PACG。如前所述,单纯性非瞳孔阻滞型PACG多见于年轻、低度远视和中央前房较深的患者。由于前房深度随年龄变小,故睫状体前移、虹膜根部附着点靠前及周边虹膜肥厚患者,房角关闭机制中,将有瞳孔阻滞因素参与。如果瞳孔阻滞是主要因素,那周边虹膜切除术后房角将变宽,但变化不及单纯性瞳孔阻滞型那样明显;如果非瞳孔阻滞因素是主要因素,那周边虹膜切除术后房角仍窄或关闭。
六、按房角关闭机制建立新的青光眼分类体系的可能性
1.以往的分类体系:建立PACG分类体系对进一步认识PACG,指导PACG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学术交流均十分重要。由于缺乏对不同临床类型PACG的系统命名,导致这一领域用语混乱和对文献的理解困难。Congdon等也曾强调这一问题。目前将青光眼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虹膜膨隆型及虹膜高褶型,尚无按病因进行全面、系统分类者[8,11]。
80年代早期,周文炳教授根据裂隙灯和房角镜对虹膜形态的观察结果,将PACG分为两类:虹膜膨隆型及虹膜高褶型。这是PACG最早的病因分类法,但因未能针对具体机制进行明确的分型,因此尚不是一种理想的分类法。
2.新的分类体系:随着近年对PACG房角关闭机制的深入研究,我们参考了以往的分类命名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分类法,此分类法旨在突出PACG房角关闭的不同机制及相应的治疗方法[10]。
我们认为PACG,尤其是我国的PACG,可分为3型:单纯性瞳孔阻滞型、单纯性非瞳孔阻滞型、多种机制共存型。此外,还可对多种机制共存型及非瞳孔阻滞型做进一步分型。如非瞳孔阻滞型可分为:睫状体前移型和虹膜肥厚型。多种机制共存型可分为:瞳孔阻滞和虹膜肥厚共存型,瞳孔阻滞和睫状体前移共存型及3种机制共存型。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